从“胶己人”到“自己人”
吕含茵
潮汕这个地方,既有很多让外地朋友“心动”的风物人情,也不乏令人“头疼”之处,其中一项就是潮汕方言。
之所以这么说,原因大致有三。一是语音难懂。潮汕话比较完整地保留了唐代的语音体系。对掌握了普通话的人来说,北方方言尚算是一衣带水,可以连猜带蒙:“潮八音”却叫外地人猜都无从猜起。二是语义晦涩。潮汕方言口语中保留了很多古汉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本地人自然信手拈来,外地人却难以理解。其三是潮汕话复杂多变。在潮汕话里,也有所谓的“南腔北调”,有时两个地方仅隔几公里远,其口音和表达习惯却大相径庭;同一个物品或者事件,在潮汕话里常常有多种说法。难怪一些外地朋友精通外语,对我国各地方言也学得很快,来到潮汕还是犯了难。
西方传说,人类曾经共谋建造通天的巴比伦塔。上帝为了阻止此事,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断其交流;后来人类才有了不同的族群和文化。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语言不通是人类交流和进步的阻碍。世上万难莫过“理解”二字。不通便生疏,生疏则易生隙。哪怕相安无事,人们也有学习与合作的需要。除非我们可以靠“拈花一笑”完成思想上的交流,否则就需要通用的语言来作为媒介。春秋时期诸国都有自己的方言,如果不是“雅言”这门通用语的存在,孔夫子怕是做不到有教无类,中国几千年传承发展的儒家思想也无从说起。由此可见,语言的相通事关人类发展、历史命脉,不能不说是件大事。
今天,普通话作为中华民族共同语,是不同民族、讲着不同方言的13亿多人口赖以交流的工具。可惜,不少潮汕人不爱说普通话。这尚且是“用不用”的选择,此外,还有“会不会”的问题——青年一代倒基本能够掌握,中老年人群中不会讲甚至不会听的却大有人在。因而多年来,交流障碍以及紧随其后的文化隔阂如同无形的壁垒,成为外地人走进来、本地人走出去的一大障碍,这对双方都是巨大的损失。
诚然,潮汕话自有其魅力所在和宝贵之处,值得传承,但这并不妨碍潮汕人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余光中曾说自己是“右手为诗,左手为文”,潮汕人也大可以“左手潮汕话,右手普通话”。考虑到开放、融合与发展的实际需要,“胶己人”又应以“右手”的使用为主,在整个潮汕地区形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氛围,用普通话凝聚起来自五湖四海的“自己人”。
近来,揭阳大力建设“贤德揭阳、文明揭阳”,意在打开大门,招才纳贤。市委书记李水华要求机关干部带头,在揭阳大力推广普通话,可谓极具远见。如果没有彻底打通语言关,锦心无绣口,何以诉衷肠?一个外地人背井离乡来到潮汕,如果总觉得当地人在用方言讲“悄悄话”,就更有“独在异乡为异客”之感。交流无碍,才说得上“宾至如归”,然后才能生出定居的吸引力。而这,就有赖大家共同努力,从讲普通话做起,把大门敞开来。
新闻推荐
揭阳市国防动员委员会牵头汇编《揭阳市党政领导干部国防动员工作常用法律法规读本》 提高全市国防动员建设规范化法制化水平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林宝凤通讯员阎英)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经报市委、市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