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太文化传薪火 中泰一家谱新篇

南方日报 2018-06-22 08:49

曼谷新育民公学的学生学习冼夫人文化。

?始建于1965年的曼谷正顺圣娘庙。

湄南河奔流不息,自北向南纵贯泰国全境,汇入南海。

过去千余载,一批批华人逐水而来,迁居今泰国境内,繁衍生息,开枝散叶。各式各样的中国庙宇也成为了族群的图腾、精神的寄托。

在首都曼谷,有一座特殊的庙宇——正顺圣娘庙,里面供奉着冼夫人的神像,是来自海南、广东等地的华侨华人们祭祀祈福的一个重要场所。每逢节庆时节,这里热闹非凡,甚至吸引了泰国其他族裔的人们。这是冼夫人文化在泰国薪火相传、落地生根的生动写照。

尽管中泰正式建交只有43年,但两国友谊源远流长,地理相近,血缘相亲,文化相通。“一带一路”春风吹拂,中泰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正在结出新的硕果。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胡良光龚春辉王长庚刘俊顾大炜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龚春辉

曼谷冼夫人庙香火炽盛

曼谷帕拉玛六路,“正顺圣娘庙”五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在旁边的海报上,冼夫人骑马挎弓,英姿飒爽。

迈进正门广场,一座古色古香、巍峨堂皇的中国式建筑伫立眼前,庙外金龙盘柱、灯笼高挂,庙内雕梁画栋、香火炽盛。

正殿供奉有正顺圣娘和冯冼圣娘的神像。“两个神像都是指冼夫人。”72岁的正顺圣娘庙前管理者辜兴说。

“圣迹溯高凉安百越晏诸州功绩辉煌凭正气,庙宫镇网赐凌九霄朝活水香烟鼎盛兆中兴”——正殿柱子上的这副楹联,歌颂了冼夫人的功德以及建庙的目的,横批“一片娘心”。

正顺圣娘庙是由海南籍华侨华人所建立的。冯冼家族的后代、泰国海南会馆理事长冯尔真介绍,这座庙始建于1965年,当时找地皮大费周章,华人冯姐隆女士慷慨捐出位于越衫攀佛寺后、近自来水港的一块地皮,加上侨胞乡亲们踊跃捐款支持,庙宇得以建成。历经多次修缮,正顺圣娘庙保存完好。

自史书中有明确记载的汉代开始,中国与今泰国领土上的国家就有一定的往来。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位于今泰国境内的盘盘国、狼牙修国、赤土国等均与中国封建王朝保持着友好的交往关系。

那个时期的南海贸易中始终有岭南大族的身影,冯冼家族便是其中的代表。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指出,冯冼家族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有巨大的能量,也把族系向北延展至中原,向南延展至海南、东南亚。

当众多华侨华人从海南、广东等地出发,冒着生命危险乘风破浪,安然抵达泰国彼岸后,他们逐渐开始设神坛、建庙宇,答谢神恩,中国民间信仰由此生根发芽。

半个多世纪以来,正顺圣娘庙膜拜者众,香火不断。年过八旬的吕梅英老人是一名“侨二代”,尽管腿脚不便,仍专程到庙里拜祭冼夫人。“小时候妈妈常常带我来拜祭。受她影响,每年我都要到庙里来四五次。”吕梅英用中文说。

不止华侨华人,当地一些其他族裔也成了虔诚的信众。

辜兴告诉南方日报记者,每逢农历十一月冼太夫人诞辰日和中国农历新年,庙里都会举办群祭仪式,上演琼剧等节目,求福祈愿者络绎不绝,十分热闹。信众们多数来自曼谷和泰国其他地方,也有从海南、广东、上海等地远道而来的中国人。

年轻华人接力传承文化

今年是林栩移民到泰国的第三十个年头,60岁的他祖籍广东汕头,目前担任泰国中国和平统一促进总会副会长、曼谷吞武里大学助理校长。

谈到中泰两国的历史文化,林栩兴致勃勃。他说,泰国在1939年6月24日之前称“暹罗”,是世界上华侨华人最多的国家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华人占泰国人口总数的15%—20%,来自广东、海南、福建、广西、云南等地的居多,尤其是潮汕地区。

这背后有深厚的历史渊源。1767年,有潮汕血统的郑信带兵打败缅甸军队,收复失地,建立吞武里王朝。郑信统治时期,潮汕人大量移居暹罗,并很快参与各个领域之中。如今在湄南河西岸,美轮美奂的郑王庙便是为了纪念郑信而建。

“自古以来,暹罗对华人基本上奉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来自中国的民间信仰也比较兴盛。”林栩说。

在泰国,由海南籍华侨华人创立的庙宇有50多个,主要供奉水尾圣娘、正顺圣娘、泰华圣娘、天后圣母、关圣帝君、观音菩萨等。其中,水尾圣娘最盛,在泰国凡有海南同乡的县市,皆有其庙宇。广东籍华侨华人,则多信仰盛行于潮汕地区的宋大峰祖师、三山国王等。

“冼夫人文化在广东、海南、广西等地有很大的影响。但现在曼谷地区只有一座冼太夫人庙,影响力还有待提升。”冯尔真坦言。

在泰国北部、距曼谷约700公里的清迈,华侨华人同样众多。不过,据清迈中华商会副主席林明兰介绍,当地还没有冼夫人庙。

近年来,随着老一辈渐渐老去,曼谷正顺圣娘庙面临着理事会会员减少、人员老龄化的境况。令人欣慰的是,陆续有新鲜血液注入。

在管理正顺圣娘庙20多年后,辜兴将接力棒交给了最年幼的儿子辜梦琼。这个名字寄托了他对故乡海南的情感。

“我从小在庙里长大,接触过很多前来参拜的信众,他们有讲泰语的,有讲普通话的,有讲广东话、海南话、上海话的,也有讲英语的。”辜梦琼年方廿一,曾到广州、北京、上海、天津等地交流学习,普通话十分娴熟,平时他还兼职做导游、翻译等工作。每年都有信众不远万里而来,他会在现场进行讲解。

31岁的许自立祖籍为广东普宁,现任正顺圣娘庙理事会副理事长,参与日常工作。尽管是第四代华人,他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和潮汕话,这得益于家中长辈的悉心传授。在中学毕业之后,他赴云南大学中文系学习,进一步加深了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可。每年他都会返乡探亲祭祖,对广东的很多东西也耳熟能详。

目前,正顺圣娘庙的经费来源主要是信众捐献的香火钱。此外,泰国海南会馆也会提供部分资金用于日常运营。

辜梦琼一直利用脸书、微信等网络社交工具宣传推广冼夫人,努力吸引更多粉丝。“我们要把圣娘庙传承下去,希望有更多人支持庙里发展,弘扬冼夫人文化。”他的语气坚定。

乘风而行中泰共赢

“泰国有传承发展中华文化的肥沃土壤,下一步可以共同商议,在清迈等地筹划建设冼夫人纪念馆,加强交流合作,促进民心相通,助推中泰命运共同体建设。”海南省冼夫人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茂名市俚人文化研究会会长郑华星介绍,冼夫人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巾帼英雄,其开放、包容、和平的精神,与“一带一路”倡议高度吻合,值得进一步弘扬。

冯尔真的意见与此不谋而合:“冼夫人文化需要加大推广力度。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冼太夫人庙,覆盖泰国南部、北部、东北部等地区。”

以文化为纽带,促进中泰全方位合作,也是受访华侨华人们的共同心愿。

作为东盟的重要经济体和交通枢纽,泰国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一大节点。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中泰两国不断推动、扩大和深化彼此间在贸易、投资、人文、旅游等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广东则是中泰合作的“主力”。泰国驻广州总领事瓦信·兰巴替盛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2016年泰国和广东的贸易额达到了229亿美元,占中泰两国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中国赴泰国旅游的人数接近900万人次,其中四分之一来自广东。

近几年,泰国海南会馆副理事长云天鸿频繁往来于泰国和中国内地之间,切身感受到了“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诸多利好。“除了文化交流,不少华人把泰国的榴莲、龙眼销到中国,把中国的电子产品、服装鞋帽等运到泰国,互通有无,做大事业。”

从汕头到曼谷发展已有十几年,泰中深圳总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周昭耿坦言:“我离开的这些年恰好是中国快速崛起的时期,电子商务、制造业等发展迅猛,"一带一路"建设也让我们在泰国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以休闲、清新著称的古城清迈,也在发生新的变化。

清迈中华商会主席成荣波介绍,清迈可以说90%以上的华人从事经商活动,如酒店餐饮、建筑、成衣制作、农产品加工等。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中国人到清迈投资发展、创办企业,为当地作出了新的贡献。“仅广州与清迈之间,一天就有几趟直达航班。”

在他看来,中国日益强大,华侨华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应该抓住机遇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深化中泰交流合作。当务之急是尽快推动华人新生代融入商会的运作主轴,鼓励其组团“走出去”与国际平台对接,特别要与“一带一路”和东盟一体化等对接,实现共创共赢。

■链接

以华文学校为平台

弘扬冼夫人文化

“中泰一家亲……”位于曼谷挽叻素里翁路的新育民公学里,在中文老师史玥然的领读下,肤色不一的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学说着中文。

从中国山西来到这所学校工作不满一个月,史玥然还处于适应期,但可爱乖巧的学生们让她感到开心且有动力。

新育民公学的前身是由泰国琼籍华侨于1921年筹资创办的育民学校,后由泰国海南会馆承接并壮大。

“海南会馆还与中国内地多所大学签署了交流合作协议,为华侨华人子女回乡寻根问祖、学习中国语言文化等提供支持。”云天鸿说。

新育民公学校长吴清容告诉记者,学校目前开设幼儿园到小学六年级的课程,实行中英泰三语教学,共有9个班约200名学生,华裔和其他族裔各占一半。此外,学校还面向成年人开展汉语培训教学。

为守住中华文化之根,泰国华侨华人社团一直不遗余力地兴办教育。

林明兰介绍,泰国华侨华人最早正式开办华文学校是一个多世纪前的事。而在那之前,华人社区一般在家庭或祠堂庙宇里以私塾形式开办学堂,聘请教师为后代教授中国语言文化。

1901年,清迈侨商设立了一所华英学校,现已发展为泰国北部最大的华文学校——崇华新生华立学校,对华文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这里有3000多名学生,其中80%为非华裔。

林栩说,泰国华文教育也曾经历低谷,是近20年迅速发展起来的,目前泰国大约有两三百家华文中小学校。

“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文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清迈其他族裔也踊跃学习中文。”林明兰说。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永卫认为,冼夫人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素材。广东可与孔子学院、华文学校等平台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让冼夫人事迹走进泰国校园,广泛宣传冼夫人文化,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新闻推荐

“临时姐姐”守护出生命奇迹 记“揭阳最美护士”、普宁华侨医院ICU护理组长李静珊

在11年的护理生涯中,李静珊无怨无悔地守护着病患。林洁松摄□全媒体记者郭琼瑜通讯员黄爱楠作为一名ICU护士,自20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