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读写结合”策略,提高农村小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江门日报 2021-06-04 11:28

只要我们在开展阅读教学时,结合课标精神和教材特点,因文取材,因材施教,上好每一节课,就一定可以让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不断提高。——新会区睦洲镇新沙小学陈玉琼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要求。作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更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品读好词佳句,学会描写的方法

选进小学语文教材的文本,有许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里面的好词佳句很多,我们在课堂上要通过让学生多读,等学生熟读后,再加以老师的引导,学生就可以及时地运用到写作训练中去。例如教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乡下人家》,我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先让学生通过“自由读”“边读边找”等不同的方式读通课文后,引导他们知道作者在描写“花开三季”图时,按“门前”和“屋后”的空间顺序介绍了独属于农村的景色。作者在描写时,又抓住了“芍药”“凤仙”“竹”“竹笋”等景物,在描写“竹笋”时,还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句子更生动。接着,我让学生们回忆自家门前和屋后的景色,引导他们也来学着课文的样子写一段话。因为有了课文的铺垫,学生很快找出了自己想描写的景物,如有的学生说:“我家门前有一条小河,河边种着龙眼树、黄皮树和芒果树,我也想学课文那样,写这些水果在不同季节依次成熟的情景。”有的学生说:“我家屋子旁边有一块菜地,里面种了很多蔬菜,我想写一写各种蔬菜,写西红柿时,我也要用上拟人的方法,说它笑红了脸。”就这样,在文本的引导下,学生学会了描写一处景物。

先读后写,在写中悟

有些课文在感情表达上特别强烈,我们在跟学生进行阅读学习时,要适当加以运用。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我设计了两个小练笔:第一个练笔是模仿文中用船长挥指救援时与船员的简练对话。在这个练笔前,我先让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了解船长忠于职守、临危不惧的优秀品质,同时让学生明白,在紧急的情况下,语言简练的特点。然后,我给他们设计了一个小情景进行仿写:假如有个同学不舒服趴在桌子上,你想了解一下他的情况,你怎么问?第二个练笔是学完课文后,你有什么对船长说的?

这样,让学生通过先读后写,在写中悟的方式,不但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抓住单元设计特点

开展习作训练

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时,我在教学《猫》等几篇课文时,重点引导学生怎样抓住动物的特点来写。特别是在教学《猫》时,我引导学生通过读,了解作者在写成年的猫时,主要抓住了它的“古怪”特点来写,而写它的“古怪”时,作者又分别从三个方面来具体描述。教学《白鹅》时,我重点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是从三个方面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学完两篇课文后,我引导学生仿写动物:观察你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它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通过哪些事例看出来?

有了文本的指引,学生很快就找到了写作的对象,有的学生写自己家负责任的狗;有的学生写爷爷家里养的又懒又可爱的小乌龟……这时,我再加以引导:“课文在描写时,是先写动物的特点,再写具体的事例,我们也可以学着课文这样来写。”

总的来说,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不能急于求成,只要我们在开展阅读教学时,结合课标精神和教材特点,因文取材,因材施教,上好每一节课,就一定可以让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不断提高。

新闻推荐

棠下也有个“小鸟天堂”

在弓田村、虎岭村一带的鱼塘上,经常能见到成群的鹭鸟在觅食。弓田村一带农作物和鱼类繁多,生态链十分丰富,加上山上有茂密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