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岗位上,昼与夜的不凡坚守 直击江门市中心医院护士的十二时辰
从辰时清晨到酉时日暮,从夜深人静到晨光熹微,医院就是一台永动机,十二个时辰,每一个都与生命息息相关,每个时间刻度上都是厚重的生命符号。
在“5·12”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本报记者蹲点江门市中心医院,记录下该院护士的“十二时辰”,近距离见证、记录该院白衣天使们在党建引领下,如何在危难中挺身而出,于细微处护佑生命。
文/江门日报记者邓榕通讯员廖欣区秀丽图/邓榕龚静
丑时
(1:00—3:00)
急诊科护士——为生命接力
夜幕下的城市静谧而深邃,但对29岁的急诊科男护师梁财相来说,今夜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他所在的急诊科,是五邑地区急危重症的急救中心,也是市临床重点专科。每年急诊人次18万多,日急诊人次近500。身为护士,他除了要接收、处置新的病人外,还要负责留观与治疗工作。
此刻,一位外伤病人进来,梁财相快速的迎向前,熟练地安置病人,测量生命体征、清创、包扎一气呵成,并不停地和家属交流和安慰,然后告诉病人和家属接下来可能需要的监护和处理。随着同伴的一声呼叫,他又快步走向另一个病人……对于工作了7年的他来说,这样像“打仗”般的工作是每天上班的常态。
梁财相说,在急诊科工作,轻重缓急必须要分清楚,救命必须摆在第一位。尽管看尽人间百态,但他依旧保持一颗温暖之心,对病人温柔相待。他希望用实际行动,让病人和家属感受到来自医院的温暖。
寅时
(3:00—5:00)
ICU护士——不放弃一线希望
4:00,是人在一天中最为困乏的时刻,但此时的ICU(重症医学科)依旧紧张忙碌。心电监护仪的滴滴声不绝于耳,医护人员个个脚下生风。
39岁的姚小红是ICU的“老人”,身为副主任护师的她,已在ICU工作19年。此刻,她正在为一位因暴发性心肌炎上ECMO的患儿采集血标本,监测凝血及血氧情况。
“孩子虽然处于恢复阶段,但ECMO管路的血流非常大,若一不小心管子反折或脱落,可能两三分钟就会丧命。”姚小红说,因此,需要护士具有高度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对待每个细节都必须认真细致。
ICU收治的都是急危重症的病人,往往前一秒风平浪静,后一秒惊心动魄,整晚忙碌抢救已成为该科医护人员的工作常态。虽然工作辛苦,但姚小红无怨无悔。
“但凡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竭尽全力。”这位有着20年党龄的老党员说道。
卯时
(5:00—7:00)
产科护士——守望生命花开
5:30,“哇哇哇”产房传来一声清脆的啼哭声,43岁的助产士黄春花面带幸福和喜悦的神情,快步走出了产房。
新生命来“敲门”从来都不分昼夜,因此,助产士没有固定上下班时间。为迎接新生命的到来,黄春花是24小时随叫随到。
“我们科是省、市临床重点专科,也是市急危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从事助产工作有22年的黄春花说,普通的护士执行医嘱进行工作,而助产士则相当于半个医生,要主导产程管理、独立完成顺产接产、配合医生完成难产接生、危重孕产妇的抢救护理等一系列工作。
产房护士长汤妙雅说,助产士的专业要求非常高,要有一双“火眼”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为保证安全,助产专业毕业后的护士,要经过半年到一年的系统培训,才能独立操作。
“夜班是最难熬的,但一听到新生儿的哭声就疲劳尽散了。”黄春花说,看着一个又一个的小生命在自己的努力下诞生的那一刻,感觉一切辛苦都值得。
辰时
(7:00—9:00)
门诊部护士——妙手仁心传温暖
阳光普照,忙碌的一天就此开始。上午8:30,在PICC专科护理门诊,已有不少病人在排队等候,一张张面孔焦急地探向诊室。
此时,副主任护师曾惠洁刚刚给一位病人做完PICC导管维护,紧接着又给另一位输液港病人扎上专用针,让他去接受治疗。
忙起来的时候,她一个上午要处理56位病人,有时不仅连水都难喝上一口,甚至连午饭都吃不上,为此,她养成了自备干粮的习惯。
“护理工作,不仅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一双妙手和一颗仁心。”有着22年党龄的曾惠洁说,每天面对的基本都是肿瘤病人,希望通过自己的服务,让他们在这短短的几分钟里,感到安心、舒心,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温暖。
巳时
(9:00—11:00)
神经内科护士——奋战无数个“不眠夜”
窗外,骄阳似火;室内,神经内科病房里忙而有序。
“您好!我是江门市中心医院神内一区的阿婵护士,为促进您的康复,现在和您做一个健康随访,请问您......。”见到温咏婵时,她正在做卒中随访工作,热情认真。
42岁的温咏婵,是一名脑心健康管理师,副主任护师,有着12年党龄。2019年9月,医院组织部署创建“国家高级卒中中心”,为积极配合医院战略规划,护理部设置卒中健康管理师岗位,经遴选后聘任温咏婵护士,从此,温咏婵被誉为该院高级卒中中心健康随访管理“代言人”。
卒中为突发性疾病,且进展迅速,因此,温咏婵经常会在半夜、节假日接到紧急介入手术的电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虽然奋战了无数个“不眠夜”,但是看到患者正常的行走在病房走廊、随访时患者流利的言语交流时,温咏婵觉得一切都值得。
午时
(11:00—13:00)
手术室护士——站功只是基本功
日中时刻,手术室里,医护们正争分夺秒地与时间赛跑。
此刻,副主任护师马丽芳正在负责一台肺叶切除术。52岁的她,从事护理工作已有31年。
“最忙的时候,要从早上8点站到第二天凌晨,而站功只是基本功,还需要有力气。”马丽芳说,以最常见的关节置换手术为例,一台手术要用到200多件器械,大概要三四盒,每盒的重量都有10多公斤,一台手术所用的器械就有超50公斤的分量。
为了保障病人的安全,手术室护士必须将专注和专业进行到底,将“快、准、细、慎、稳”执行到位。马丽芳说,只有对手术操作流程烂熟于心,才能更好地配合医生完成手术。
手术室是外科系统的中心枢纽,承担了全院所有外科的日常手术和急诊手术。手术室的工作有多忙,没有人刻意统计,但是计步器记录了真实的情况,每天至少要走七八千步,甚至一万五千步。两脚之间丈量的是距离,传递的是她们对工作的热爱。
未时
(13:00—15:00)
小儿外科护士——每位患儿都是小天使
午后,是一天惬意之时,但在小儿外科,更多的却是忙碌。
“小朋友,阿姨要给你抓虫虫了,很快就好了。”该科副主任护师徐艮有,在寻找一圈确定没有肉眼可见适合穿刺的血管后,用手反复触摸患儿的大隐静脉,扎止血带、消毒、进针,一气呵成,瞬间见到回血,然后小心翼翼地送针,取得成功。
46岁的徐艮有,从事护理工作29年。她所在的小儿外科病房,收治的是0—14岁的手术患儿,年龄跨度大,个性差异大,病种多,因此在日常工作上,不仅对护理技术要求高,护理服务也要充满耐心和爱心。
在徐艮有眼中,每位患儿都是一个可爱的小天使。在护理小病号时,她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般疼爱和细心。“打针时,孩子爱哭闹,加上血管细,因此,"一针见血"需要相当的技术,要稳、准、快。”徐艮有说,此外,还不能一副冷冰冰的表情,要和蔼可亲。为了鼓励孩子更好地配合治疗,她还会买一些贴纸等孩子喜欢的小礼物奖励给孩子。
“我喜欢孩子,看到他们开心,自己也很开心。”有着3年党龄的徐艮有说道。
申时
(15:00—17:00)
康复医学科护士——让生命更有“宽度”
15:00的康复医学科,忙碌而有序。如果说,抢救是让人活下来,而康复则是让人更体面地活下去。
为病人吸痰、翻身拍背、鼻饲、指导病房延伸康复训练,32岁的护师尹雪梅一边做,一边向家属讲解注意事项。听到病人的呼吸变得平稳,她才离开。
“为了让病人获得良好的结局,康复理念贯穿在护理全过程。”从事护理工作10年的尹雪梅说,我们科的病人多为生活不能自理者,护理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因此,他们更需要来自医护工作者的关爱和鼓励。每次,面对昏迷的病人,她都会先打招呼,再治疗,希望让他们感受到来自护理的温度。
过去,尹雪梅觉得,这只是一份工作。而今,她觉得这是一份责任,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认真去对待。
“重建生活为本,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理念。”尹雪梅说,我希望通过康复训练,让病人生命不仅有“长度”,还有“宽度”。
酉时
(17:00—19:00)
四肢关节骨科护士——治愈疾病也温暖心灵
18:30,万家灯火初上之时。此时的四肢关节骨科,依旧忙碌。
“明天回家后要继续康复疗养,可逐步拄拐下地行走锻炼,尽量保护好伤口,敷料隔天换药……”35岁的主管护师莫小燕向一位病人细细叮嘱道。
她所在的四肢关节骨科病房,收治的多是车祸外伤、多发伤病人。这些病人除了要承担躯体的疼痛外,心灵上受的打击也非常大。“在护理上,我们不仅要关注他们躯体的康复,还要给予心灵的照顾。”莫小燕说,因此,对待病人,要多一份温柔、多一份理解。
尽管时常要面对各种血淋淋、触目惊心的伤口,但莫小燕依旧选择了坚守。“曾经有个术后病人,翻完身后,突然叫不醒了,脸色发紫,四肢发绀,我和同事立刻开展心肺复苏术,不用5分钟,就把病人给救回来了。”莫小燕说,这也让她意识到工作的价值所在。每次看到病人的痛苦在治疗护理下得到缓解时,就特别有成就感。
戌时
(19:00-21:00)
心血管内科护士——穿厚重铅衣负重前行
月上柳梢,燥热散去,城市渐渐安静下来。
心血管内科的导管室内,灯火通明,一台冠脉造影手术正在进行。伴随着滴答作响的心电监护仪,该科主管护师魏炳惠双眼紧盯监护仪上的各项参数,密切关注着病人的病情变化和手术进度,不敢有一丝马虎。
心内科的疾病以“急”“险”著称,收治的大多是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的危重病人,抢救需要争分夺秒。
在导管室里,所有的操作必须在X光线下进行,而X线对人体是有伤害的。为了抵挡辐射,魏炳惠必须穿着20公斤重的铅衣工作。在这个闷热的空间里,有时,他一站就是五六个小时,等做完手术后,全身都已湿透。“解开腰带,感觉腰都不是自己的了。”魏炳惠说,这感觉,只能用“酸爽”来形容。
尽管如此,他依旧甘之如饴。这位有着12年党龄的男护士说,当看到病人带着新的希望,健康地走出医院时,这一刻,他觉得再苦再累都值得。
亥时
(21:00—23:00)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医院开启了夜间模式,但白衣天使的脚步依旧匆匆。
吸痰、换泵、看心电监护、打针、换药、协助病人翻身、巡视、查看生命体征、外出协助其他科室进行气管插管抢救工作……33岁的护师杨小玲,几乎没停过。
这里,重症、年长病人多,工作强度和难度相对较大。“很多病人需要采动脉血,化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从事护理工作11年的杨小玲说,由于动脉血管位置深,从皮肤表层根本看不到,因此,要想精准地在搏动的动脉上“一针见血”,离不开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技术。
呼吸内科的病人,夜班发病最常见。作为夜班护士,不仅要眼观六路,还要耳听八方,动态观察全病区的病人病情变化,及时协调处理各种紧急事件。
虽然工作很累,但杨小玲并不后悔。她说,救死扶伤就是自己的职责和担当,更是自己学医的初心与使命。
子时
(23:00—1:00)
胃肠外科护士——对恶臭味习以为常
万籁俱静,劳累了一天的人们酣甜入梦。对于31岁的护师贾盈盈来说,这只是忙碌工作的开始。
在胃肠外科,不少病人因肠道疾病丧失了正常的排泄功能,他们必须随身携带一个“肠口袋”。此时,贾盈盈正在为一位肠造口突然发生渗漏的病人更换“肠口袋”。因粪便污染,一掀开被服,一股粪臭味扑鼻而来,但她并未有一丝嫌弃,立刻帮病人清洗、保护皮肤、粘贴造口。更换完毕后,老人舒心地笑了。
贾盈盈说,为更好地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该科护理团队勇于创新,构建肠造口全程规范化的护理管理模式,并从院内延伸至院外。虽然工作中常需面对恶臭的排泄物,但大家早已习以为常。
由于经常上夜班,贾盈盈基本没时间陪孩子。“选择了这一行,就等于选择了奉献。用心去护理,绝不是一句空话,需要我们用行动去践行。”有着9年党龄的贾盈盈说。
新闻推荐
江门日报讯(记者/傅雅蓉通讯员/张文宝)如何做好快递小哥等新业态从业人员工伤预防培训?如何降低制造业、建筑行业的工伤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