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上车、适量点餐、使用公筷公勺…… 文明健康渐成市民生活新风尚

江门日报 2021-05-05 08:48

□江门日报记者张华炽

“我们是23号,前面还有两桌,估计很快就到了。”昨日,在汇悦·大融城一家餐厅排队的张小姐说。记者在现场观察发现,虽然假期人流量较大,但市民均有序排队,并且注意安全社交距离。

5月1日起,《江门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记者昨日走到街头、公园以及餐厅等地发现,文明健康逐渐成为市民生活新风尚。

在公园唱歌会注意音量

虽然“五一”假期天气不稳定,但仍然阻挡不了市民出门游玩的热情。清晨,还有些水珠挂在东湖公园的树木枝叶上,大爷大妈们已经跳起了广场舞,动感的舞蹈吸引了部分公园游客驻足欣赏。

离开“舞池”,不远处还有两队唱歌“发烧友”。这里的“常驻发烧友”文叔告诉记者,他们在这里唱歌,一般都会注意音量,以不影响他人为主。

作为江门市首部规范和约束个人行为,提升城市整体文明程度的地方性法规,《条例》深受市民欢迎。其中,《条例》第十三条在维护公共场所秩序方面作了相关规定,如等候服务时自觉依次排队,有序礼让,遵守公共场所经营管理单位设置的文明引导标识;开展娱乐、健身、宣传、庆典、营销等活动时,应当遵守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有关规定,不得影响他人正常生活等。

住在东湖公园附近的赵秀珍表示,住在这里,或多或少会受到广场舞、合唱团的噪音干扰,现在有了《条例》,市民行为就有了基本规范,“将大大改善我们的居住环境”。

在东湖广场旁的公交站,大家则戴着口罩,有序排队上车。“早就成为习惯了,排队有序上车是基本素质。”常来锻炼的老人吴博说。

公筷公勺成“标配”

记者走访了蓬江区院士路、白石大道以及江海区东城路一带的餐厅,发现公筷公勺已经成为餐饮行业上菜时的“标配”。“我们会同时配上公筷公勺在餐桌上,供消费者使用。”一家火锅店的服务员介绍说。

《条例》第二十四、二十六条分别从崇尚健康饮食、崇尚绿色健康生活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文明行为规范。

“聚会使用公筷公勺,已经是我们一家人的共识。”市民张小姐表示,自从江门市倡导使用公筷公勺后,他们家就积极响应。“分餐还需要努力,老人不是很习惯。”张小姐说。

打包也成了许多人的选择。“点菜时觉得自己胃口很好,谁知道还是剩了些。”在天河中路,某家潮汕菜馆的食客说,因为来江门许久,每次吃家乡菜总会点多几个,不过即使有剩菜,也会打包回去。“回去热一热,放点家里寄来的特产,味道很不错的。”此外,记者走访几家餐厅发现,适量点餐,反对铺张浪费也是大部分人的选择。顾客会主动询问服务员菜的分量,当客人点菜较多时服务员也会主动提醒。

不过,采访中也有市民指出,平常偶尔还是会看到过量点菜和剩菜较多的情况,希望随着《条例》的深入施行,类似行为会越来越少直至彻底消失。

新闻推荐

江海区党史知识长廊今日启用 党史学习课堂“搬”到城央绿廊

江门日报讯(记者/李雨溪通讯员/郑锡威)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了让党史知识宣传“飞入寻常百姓家”,引导干部群众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