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奋斗精神擦亮青春底色 五邑青年,好样的

江门日报 2021-05-04 08:18

努力和坚持成就了区俊炫的篮球梦。 冯永勇吹响“镇濠泥鸡”。 余嘉琪(右)在“此间”研学基地建设现场。

旭日始于旦,奋斗青年时。伟大的时代赋予当代青年更多的机遇与梦想,一代又一代青年,弘扬五四精神,以信仰为歌,以奉献为歌,以奋斗为歌。

1922年3月14日,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举行成立大会,执行委员会设立“地方分团”工作机构,加快在全省各地发展建立青年团的组织。同年三四月间,执行委员会派人到会城、江门,指导新会的建团工作,随即建立了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新会分团。这是五邑地区首个诞生的青年团组织,也是全国最早建立的17个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之一。

五邑地区青年的开拓创新精神在传承中不断发扬,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本报记者分别采访了CBA“选秀状元”欧俊炫、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镇濠泥鸡”的冯永勇、正在努力实现“碉楼梦”的余嘉琪,倾听这些五邑青年以奋斗精神擦亮青春底色的精彩故事。

文/张浩洋图/张浩洋皇智尧

区俊炫:有梦一定要去追

快攻暴扣、急停跳投、篮下强打……即使挥汗如雨也不放松懈怠,“嚓嚓嚓”,一声声篮球空心入网构成了球场上最美的音符。

“经历了首个CBA赛季,我也发现了自己很多短板,休赛期我要好好提升自己。”由于所在球队上海大鲨鱼未能进入2020—2021赛季的季后赛,区俊炫的休赛期训练一早便开启。目前,他正在家乡潮连街道豸冈社区进行休整、训练。5月中旬,他还将前往海南,与专业篮球团队一起进行针对性训练。

首个赛季,区俊炫场均出场14.9分钟,获得5.5分、3.8个篮板的数据,距离自己定下的两双目标有一定的差距。“我也意识到自己攻防两端的不足,休赛期我将着重提升自己的投篮能力以及防守能力。”

“小时候我的身体素质比同龄人高出不少,小学毕业我的身高就超过1.7米了。”初中时,在父亲的建议下,区俊炫进入到东莞篮球学校,就此开启了自己的追梦之路。

“由于接触篮球比较晚,篮球基础很差,我便用更多时间来提升自己。”12岁才接触篮球的区俊炫,为了弥补差距,潜心于磨炼篮球技术、探求篮球理论、研究篮球战术。“在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过程中,我对篮球的感情也更加深厚,篮球就像我的伙伴,让我有源源不断前进的动力。”他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区俊炫逐渐成为东莞篮球学校表现最突出的学生之一,最终在16岁的时候收到了来自美国盟诺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并获得半额奖学金,区俊炫就此独自前往异国他乡。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等重担一下子压到这位少年身上。“过去我们每天都会和他语音或者视频交流聊天,鼓励他坚持下去。”区俊炫的母亲曾月娉回忆道。在父母鼓励与支持下,区俊炫打球、学英语两不误。“白天打球,晚上我就学英语,在那样的语境下我进步很快,一年后就能够流利地和所有同学用英语沟通交流。”区俊炫表示。

努力和坚持是区俊炫成就梦想的秘诀。高中生涯,区俊炫连续3年获得新墨西哥州最佳球员(2016—2018年),高中毕业之前,区俊炫被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主教练看中,开始迈上篮球之路的新台阶。在NCAA磨砺后,区俊炫选择参加2020年CBA选秀大会,并被上海队首轮第一顺位选中,成为CBA“选秀状元”。

对于侨乡爱好篮球的青少年,区俊炫表示:“有梦就一定要去追,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最重要的是坚持以及从中寻找乐趣。”

“同为江门老乡的易建联一直以来都是我的偶像,阿联也给了我许多鼓励。我也想将这一份鼓励传递下去,让更多青少年参与到其中。”

冯永勇:“镇濠泥鸡”吹响童年记忆

“泥鸡一响,黄金万两”,开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镇濠泥鸡”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曾经,“镇濠泥鸡”是风靡开平的儿童玩物,亦是镇濠村村民第一副业,可到了上世纪90年代,随着儿童商品的多样化,“镇濠泥鸡”因为缺乏新颖性和多元性,渐渐地从市场上消失,老一辈的艺人也就此放弃了手工制作。

2016年,开平市非遗展示馆计划展出镇濠泥鸡,因知晓冯家是泥鸡制作“世家”,便将寻找20只泥鸡之事委托于冯永勇。“镇濠泥鸡是镇濠村的标志,不该就此消失。”就此,制作泥鸡的想法就在冯永勇心里扎根。

“小时候村里特别流行玩泥鸡,每个小朋友至少人手一只,过年期间,"咯咯咯"的鸡叫声响彻整个村子。”冯永勇笑着回忆到。“镇濠泥鸡”是冯永勇童年美好记忆的印记,因此他才会“一意孤行”重觅它的踪影。

“制作泥鸡最重要的是鸡头鸡尾的模具,模具决定了泥鸡的形状,形状决定了发声。”冯永勇表示。过了这么多年了,模具还能找得到吗?冯永勇一次次叩响村民的门。“泥鸡现在做出来有什么用”“现在的小孩谁还玩这个”“20年没做了,全都找不到了”……面对村民们几乎如出一辙的回答,冯永勇并没有就此止步,终于在拜访完全村村民后,冯永勇得到了仅存的破旧模具,并立即找到水口的模具师傅进行复原。最终,冯永勇克服了技术上的困难,那一声声“咯咯咯”再次在镇濠村响起。

“将田泥用木锤捣烂,去除杂质,模具里倒入花生油,填入并压制黄泥,压成鸡头、鸡尾……”冯永勇熟练地介绍起制作泥鸡的每一个步骤:“竹哨是泥鸡的灵魂,每一道工序我们都很讲究,至少经过18道工序才能制作完成一只泥鸡。”

制作泥鸡易,传承发展难。“制作出泥鸡只是传承的第一步。”冯永勇表示。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镇濠泥鸡”成功转型为开平市极具代表性的旅游纪念品。

为了让文化遗产注入新动力,在更广泛人群间引发关注。2018年初,冯永勇成立了集党建、团建、文化于一体“镇濠泥鸡”文化传承基地,首创泥鸡DIY课堂,推出以“镇濠泥鸡”为主题的非遗文创旅游纪念品,深受本地市民及各地游客的欢迎。同时,他还创办了开平市冯氏工艺品制作中心,让村民参与泥鸡制作,带动其居家就业,增加收入。

如今,冯永勇与他的团队以“镇濠泥鸡”为主题,创新开发了一系列文创纪念品、食品,打造了“镇濠泥鸡”制作技艺体验馆,并且通过“走进校园、走进课堂”的形式,在青少年群体中进一步推广“镇濠泥鸡”制作技艺及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

余嘉琪:“碉楼梦”正在绽放

“作为土生土长的开平人,从小受到碉楼文化的影响,毕业的时候我就想回乡创业,传播我们的碉楼文化。”201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余嘉琪,放弃了在一线城市的发展机会,将所学倾注于家乡旅游。

“我对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成功那天记忆犹新,那?晚举办了一场非常盛大的晚会,那一片区所有的街道全是人,大家一起庆贺申遗成功。”余嘉琪表示,从那之后,她开始深入去了解身边这个“大东西”。

高中时期,余嘉琪积极参与开平和香港共同举办的一个文化遗产考察项目,用5天的时间去到香港多个文化遗产区域。“我们当时去的地方并不是很宏大的世界文化遗产,而是散落在香港各个地方的遗址,包括炮台、古墓等等,每一项都保存得很完好,这和开平碉楼挺像,都是散落在一个地区内的各个角落。”余嘉琪表示,此行给她带来诸多思考:“碉楼还有更加精彩的东西可以去挖掘,去了解。家乡有的碉楼已经荒废许久,没有人住,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它们可能会被逐渐遗忘。想到这里我就觉得非常可惜。”

高考的时候填报志愿,余嘉琪选择了中山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填报志愿时,有一些小小的萌动在自己的脑海里,选择此专业?不是说我毕业回乡一定要做多大的贡献,只是想着我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去了解自己的家乡,哪怕只是为它写一篇宣传的文章,我也非常高兴。”

“毕业返乡创业对于我来说是一件很明确的事情。”余嘉琪表示,“大学期间,我去过多个大型旅游公司实习,并参与了一些大型文旅项目,积累了不少经验,结合大学所学以及对碉楼文化的了解,毕业后我毅然决定返乡创业。”

“很幸运遇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4位外地的中山大学同学也和我一同到开平创业。”余嘉琪表示。2020年,以余嘉琪为代表的文旅项目开发团队引进本土投资,成立广东此间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此间”)并入驻塘口青创基地,获得了一系列政策扶持。

“项目将依托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以及塘口文化旅游资源,通过活化碉楼、粮站等独具侨乡特色的历史建筑,注入主题研学、文化展示、自然体验、特色民宿等多项新功能,将历史建筑及周边稻田改造为国际研学旅游主题空间、中国侨乡文化展示平台与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文化交流基地。”余嘉琪说。据介绍,“此间”已修建完毕,研学之旅将于6月底正式开启。对于余嘉琪来说,属于她的“碉楼梦”正在绽放。

余嘉琪表示,随着创业平台逐步完善,以及一系列政策的扶持,越来越多青年的创业创新能力得到提升,江门成为了青年创业发展的热土。

新闻推荐

101岁老寿星李彩意: 日子一年比一年好

寿星档案姓名:李彩意年龄:101岁住址:开平市长沙街道三联村感悟:日子一年比一年好,我从来没有想到会有今天这么好的日子。开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