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将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农业科技创新高地等七大工程打造高质量农业合作发展平台
江门重视用5G等新科技为农业产业赋能
江门将打造50个“菜篮子”基地
文/图羊城晚报记者陈卓栋通讯员谭耀广
记者22日从江门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日前,江门市出台《粤港澳大湾区(江门)高质量农业合作发展平台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下称《行动方案》)。据悉,江门将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农业科技创新高地工程等七大工程,将江门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省农业生产、加工、流通、贸易和相关高端服务的集散地和现代农业产业高地。
根据《行动方案》,江门将实施包括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工程、粤港澳大湾区农业合作发展窗口工程、粤港澳大湾区经营主体培优基地工程、粤港澳大湾区绿水青山生态涵养工程、粤港澳大湾区农业科技创新高地工程、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农业装备示范工程、粤港澳大湾区“蓝色粮仓”发展工程等七大工程,共30项工作任务。目标是到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江门)高质量农业合作发展平台管理体制机制基本健全,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生产认定体系、农产品便利流通体系、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农产品品牌体系等相关配套体系基本完善。粮食生产功能区实现高标准农田全覆盖,培育200个供港澳广深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50个农产品加工企业、50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信誉农场),力争形成5家涉农企业在境内外上市或股权交易市场挂牌,培育1个跨区域的采购商联盟。完成江门市渔港经济区建设规划编制,初步建成江门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打造省级乡村旅游精品线路5条、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点)18个,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2%,成果转化率达60%以上。
建设50个“菜篮子”基地
根据记者观察,七大工程涵盖了平台打造、经营主体培育、农业科技、环境保护、江港澳合作等方面。
在平台打造方面,江门将建设多个具备生产、交易、冷链物流、创业孵化等功能的平台基地。《行动方案》提出,江门将打造培育供港澳广深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到2022年培育200个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在台山市建设集农产品生产、加工、仓储、物流、配送、交易、商务、会议会展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农产品交易流通中心;在台山市、开平市、恩平市打造业态先进、功能完善、全国一流的现代化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园;到2022年建设50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信誉农场)。
《行动方案》对江港澳农业合作作出了部署。记者了解到,江门将加强与香港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总会、香港青年协会、澳门江门商会、澳门江门青年会等院校社团开展学习交流,吸纳港澳企业参与江门农博会、粤港澳大湾区(江门)农产品展销会;组织江门市企业参与香港“国际蔬菜合作社节”“亚洲农产品展销会”“香港美食博览会”“粤澳商品名优展”等系列展会;并以江门市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为主体,打造江港澳农业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
推动涉农企业上市融资
同时,江门也致力于培育经营主体。《行动方案》提出,江门将培育50个农产品加工企业,促进江门农产品加工产业集聚式发展;到2022年,省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增至53家、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增至130家以上;并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以上示范社40家、市级以上示范社150家,支持新会区、开平市依法组建农民合作社服务中心各1家;创建省、市级家庭农场示范县,培育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150家以上。记者注意到,江门将支持有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引导和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发展,到2022年,力争形成5家涉农企业在境内外上市或股权交易市场挂牌。
记者也了解到,《行动方案》重视以新技术、新科技为农业赋能。方案提出以江门现有省级农业科技创新及新型研发机构为载体,深化与中国农科院等农业科研机构及五邑大学等高等院校产学研合作,建设水稻良种繁育院士工作站、航天育种院士工作站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载体,重点开展农产品深加工、生态环境修复、天然药物提取、功能保健品研制以及绿色饲料开发等五大领域的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到2022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2%,成果转化率达60%以上;积极将智慧农业新模式、5G等新技术引入到江门水产、新会陈皮、开平家禽等为代表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初步建设江门市特色优势产业农业大数据,打造江门市5G智慧农业科创园。
新闻推荐
现场展出了江门各类特色产品。昨日举行的2021江门市商业发展大会内容丰富、亮点纷呈。活动中还举行了以“夏日缤纷乐享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