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侨乡百年儿歌记忆 还记得那些年一起唱过的儿歌吗?

江门日报 2021-03-24 14:13

张丽娟经常哼唱儿歌。 《听我说谢谢你》在江华小学传唱度很高。 马福泰很喜欢唱歌。 李汉生回忆起童年儿歌,忍不住哼唱起来。 蓬江幼儿园的孩子们课间操齐唱粤语儿歌。 江门市教育一幼大班的孩子们快乐歌唱。 孩子们齐唱红歌《国旗国旗红红的哩》。 百岁老人梁冬菊和侄孙女们。 培英小学的学生们在唱粤语儿歌《山野间》。 扫描二维码 看相关视频

是什么曾经伴我们一天天长大?是什么滋润过我们闪亮的童心?是什么让我们拉起彼此的小手?是儿歌。

3月21日不仅是世界睡眠日、世界森林日,还是世界儿歌日。还记得那些童年的歌谣吗?

“月光光照地堂,虾仔你乖乖瞓落床……”

“哗啦啦啦落雨大,哗啦啦啦水浸街……”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小螺号,嘀嘀嘀吹,海鸥听了展翅飞……”

……

温暖纯美的歌声曾伴随我们整个童年,一代又一代人口口相传。有人说儿歌中有历史,有人说儿歌是时代变迁的记录。近百年来,五邑人都曾唱过哪些儿歌?世界儿歌日,让我们一起见证普通江门人的“百年儿歌记忆”。

策划/统筹:娄丹文/图娄丹梁丽琴张翠玲吕中言陈慕欢

那些年那些儿歌

梁冬菊:依然记得《月光光照地堂》

年龄:103岁

出生地:江门

“我最记得《月光光照地堂》,那是妈妈教会我的。”说起儿歌,103岁的梁冬菊说,妈妈哄弟弟睡觉的时候,常唱这首歌,她慢慢地就学会了。

“月光光,照地堂,虾仔你乖乖瞓落床……”梁冬菊回忆说,那个年代生活很艰苦,她10多岁就开始出外打工,有时候会唱这首歌自娱自乐。曾经有一段时间在有钱人家里帮忙带小孩,每天都会唱这首歌哄小孩睡觉,有些歌词至今还记得。

梁冬菊说,后来她结婚生子了,也会唱这首歌哄小孩睡觉。再后来,她带孙子孙女,也是用这首歌哄他们睡觉。就这样,全家几代人都学会了唱这首歌。

梁冬菊的儿子说,虽然后来有很多儿歌,妈妈也会唱给孙子孙女们听,但只有《月光光照地堂》这首歌,陪伴妈妈走过了一个世纪。

周春锋:上学路上常唱《读书郎》

年龄:42岁

出生地:湖北宜昌

42岁的周春锋是湖北宜昌人,2008年来到江门打拼,如今已是两个孩子的爸爸。“陪伴我长大的都是一代代人口口相传下来的经典儿歌。”周春锋说,他小时候唱得最多的是《读书郎》《小燕子》《卖汤圆》等几首儿歌。

“小嘛小儿郎,背着那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周春锋清楚地记得,他小时候每天走在上学路上只要心情好都会哼起《读书郎》这首歌。

“后来有了孩子,哄孩子睡觉的时候不由自主就会唱起这些儿歌。”他说,“现在,两个儿子也很喜欢唱儿歌,我经常唱给他们听的那几首,他们现在也唱得很熟练。”

“现在回想起来,儿歌给我们带来的影响真不小,那时的课外教学内容没有现在那么丰富,大家也都爱唱儿歌,那些儿歌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能潜移默化地构建起孩子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周春锋说。

马福泰:童年小伙伴常一起唱儿歌

年龄:79岁

出生地:江门

“月光光,照地堂;年卅晚,摘槟榔……”“落雨大,水浸街,阿哥担柴上街卖……”“鸡公仔,尾弯弯,做人新抱甚艰难……”采访时,79岁的马福泰忍不住哼起了他小时候唱过的儿歌。

马福泰回忆说,小时候村里有很多同龄人作伴,唱歌就一起唱,玩也是一起玩。“一个孩子唱起儿歌来,大家就会跟着唱,开心极了。”马福泰说,他还没上学读书,就已经学会唱《月光光照地堂》《落雨大》《鸡公仔》等儿歌了,这些儿歌伴随他走过了美好的童年。

“《月光光照地堂》有很多版本,我唱的是以"食"为主的版本,歌词中讲到了槟榔、子姜、猪肚、牛皮、菱角等食品,孩子们都喜欢唱。”马福泰说。

“小时候,爸爸妈妈教我们唱《落雨大》和《月光光照地堂》,我和哥哥很小就会唱了。”马福泰的女儿说,这些粤语儿歌很容易唱,她教过女儿唱,现在哄外孙的时候也会唱,她觉得这是一种传承。

林颖青:粤语儿歌很精彩

年龄:41岁

出生地:江门

41岁的林颖青是土生土长的江门人,她说小时候唱的儿歌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幼儿园老师教的,普通话儿歌为主,她印象最深刻的是《让我们荡起双桨》和《一分钱》;一类是通过看电视自学的,以粤语儿歌为主,包括《IQ博士》《叮当》等。

林颖青上幼儿园时,家里有了第一台电视机,那时香港影视文化在内地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我和姐姐最爱看的是香港翡翠台,最喜欢的节目是周星驰主持的《430穿梭机》,大部分朗朗上口的粤语儿歌都是从那里学到的,像《IQ博士》《叮当》等。”林颖青说。

“灵感IQ称得上十分之高超,创作力量同幻想会吓你一跳,小云和小吉好重要……”林颖青熟练地哼起自己熟悉的粤语儿歌。她感慨道:“不知不觉30多年过去了,真的很感激那一首首粤语儿歌,让我的童年充满回忆和色彩。”

张丽娟:回忆儿歌忍不住哼唱

年龄:67岁

出生地:江门

67岁的张丽娟深刻记得,她会唱的第一首儿歌是5岁那年在幼儿园学的,是和普通话儿歌《两只老虎》相同旋律的《打开蚊帐》。“打开蚊帐,打开蚊帐,有只蚊,有只蚊,快啲攞把扇嚟,快啲攞把扇嚟,拨走佢,拨走佢。”说着说着,张丽娟情不自禁哼起了这首她当年在幼儿园里的“饮歌”。这首《打开蚊帐》至今仍被她的孙子所传唱。

除了《打开蚊帐》外,还有一首粤语儿歌让张丽娟印象深刻,就是《月光光照地堂》。“这首歌有好几个版本,而我所熟知的是"虾仔版"。”张丽娟说,该版本很符合当时的年代特点,那时家家户户生活条件一般,很多家庭都要同时养育多个孩子,这首歌表达了父母希望孩子听话,尽快长大的一种心情。

周银换:儿歌是最美好的回忆

年龄:24岁

出生地:江门

“有只雀仔跌落水,跌落水,跌落水……”“世界真细小小小,小得真奇妙妙妙……”说起儿歌,周银换脱口而出,一边哼唱一边微笑。今年24岁的周银换是土生土长的江门人,她说儿歌是童年最美好的回忆。“这些粤语儿歌大多是奶奶教的,几乎人人都会唱,我和小朋友常常一边玩游戏,一边唱儿歌,特别快乐。”周银换说。

在周银换眼中,儿歌还意味着温暖:“小时候上小学,都是天没亮就出门,我特别怕黑,妈妈就一边和我唱歌,一边送我去上学,莫名地让人生出一股亲切感。”

周银换表示,后来随着学校全面推广普通话教学,她也学了不少普通话儿歌,如《外婆的澎湖湾》《春天在哪里》等。“现在反而很少听到粤语儿歌、岭南童谣了,还是很怀念小时候我们手拉手大声唱歌的时光。”周银换说。

李汉生:儿歌可以增进家人感情

年龄:65岁

出生地:武汉汉口

65岁的李汉生是在江门定居多年的新江门人,出生在武汉汉口。小时候他最爱唱的儿歌是《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此外还有《让我们荡起双桨》《小燕子》等。

“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是李汉生至今仍经常唱起的一首儿歌。“这是一首可以打动人的歌,是一首可以增进家人感情,教育孩子学会孝敬父母的歌。那些坐在妈妈身旁,哼着这首歌,有说有笑的日子至今想起仍觉得很幸福。”李汉生说。

由于父亲工作调动的缘故,5岁那年,李汉生和父母搬到了云南生活,当地民歌《小河淌水》成了他和很多身边小伙伴最爱唱的歌。“这首歌不仅好听易唱,还帮助我学习到了一些云南风俗,从而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活。”李汉生说。

刘德明:看国产动画片学儿歌

年龄:19岁

出生地:湖南郴州

“白龙马,蹄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仨徒弟……”“葫芦娃,葫芦娃,一根藤上七朵花……”问及刘德明小时候最爱唱的儿歌,这位来自湖南郴州的小伙子马上就唱起来。

今年19岁的刘德明,现在江门读大一,在他记忆中,最喜欢唱的儿歌基本都是来自国产动画片。“小时候,每天放学后,我总会守候在电视旁,津津有味地看动画片,比如《西游记》《黑猫警长》《聪明的一休》《葫芦娃》等,这些动画片的歌曲都深深镌刻在我的脑海里。”刘德明说。

刘德明认为儿歌是童真童趣最好的体现,唱起这些动画片儿歌时,常常能从中获取勇气和力量。“这些优秀的儿歌冲破年代、地域的限制,几乎人人都会唱,成了不少人童年最美的旋律。”刘德明说。

新生代都唱哪些儿歌?

“00后”“10后”:

经典仍是主流新歌后劲不足

耳熟能详的儿歌,是一代代人的童年记忆。记者走访江门市部分中小学发现,经典儿歌仍是主流。“现在小学音乐教材上还是以这些经典儿歌为主。我们以前小时候都会唱的儿歌,现在孩子们也在学。新的儿歌确实比较少,而且传播率也不如经典的儿歌高。”农林双朗小学大队辅导员、音乐教师朱霖霖说。

红歌的学习也是中小学生音乐课的“主力”。“学校文艺汇演等活动上,我们都会唱红歌,比如《一二三四》《打靶归来》等。”怡福中学七(6)班学生邓静岚说。为助力文明城市创建,近段时间,不少学校组织学生传唱《文明在哪里》,不但师生倾情歌唱,还录制成视频,带动家长一起唱,一时间唱响了整个江门侨乡。

兼顾地域特色,部分学校也会教孩子们唱粤语儿歌,如《氹氹转》《有只雀仔跌落水》《落雨大》等。景贤小学会通过广播站循环播放、利用粤语儿歌读物等配合开展粤语儿歌传唱。培英小学的“艺术学堂”上学生们会唱《山野间》,江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学了开平儿歌《吹泥鸡》。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初心从未有改变,百年只不过是考验,美好生活目标不断实现……”农林双朗小学最近在教学生唱改编版的《少年》,献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还有《听我说谢谢你》《你笑起来真好看》等也是传唱度比较高的儿歌。不过,从数量上看,新歌明显后劲不足,无法在小朋友的“歌单”中长时间“霸榜”。

幼儿园娃娃:

普通话儿歌已成主流

5岁小朋友李雅晴的妈妈陈女士是新会区一幼儿园教师,她说自家孩子爱唱的歌基本上都是普通话儿歌,大多是从“宝宝巴士”“贝瓦儿歌”里学来的。她说如今幼儿园是普通话教学,平时课堂基本上只教普通话儿歌。“现在的小朋友有的连本土白话都不太会讲,自然不会唱粤语儿歌。”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不少幼儿园,普通话儿歌已是主流。江门市教育第一幼儿园是为数不多的重视粤语儿歌教学的幼儿园之一。走进该园,小班的孩子们围在穿着汉服的老师身边,一边比画一边学唱粤语童谣《落雨大》,大班的孩子则载歌载舞唱着:“有只雀仔跌落水,跌落水……”该园教导主任叶美霞说,我们不希望孩子丢掉本土文化,因此特意在儿歌教学中加入了粤语儿歌,还会设置一些侨乡的主题场馆,如侨味馆、五邑人家等,让孩子们身临其境,更好地感受粤语儿歌的魅力,从而培养其爱家乡、爱国的情感。

蓬江幼儿园在教普通话儿歌的同时,也会兼顾教授粤语儿歌。课间操时间,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或在操场上伴随粤语儿歌《齐齐望过去》一起做操,或围坐草地上,一起唱歌,特别开心。

★声音

江海区景贤小学副校长梁杏茹:

随着外地师生人数逐年上升,粤语儿歌的传唱教学越来越难进行,一是很多师生不会讲粤语;二是粤语儿歌资源匮乏,不少粤语儿歌已濒临失传。我们可以尝试给传统的儿歌融入新的音乐元素及形式,让它们有生存发展创新的空间,能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传承发展。

江华小学音乐教师崔宝玲:

一个时代的儿歌能够反映出时代的变化,经典的儿歌有部分离当下孩子的生活已经有一定距离,作为一名音乐老师,我还是希望以后能有更多新的优秀儿歌出现。

江门市教育第一幼儿园保教主任叶美霞:

目前适合孩子们学习和传唱的好儿歌不是很多,特别是粵语儿歌,主要是结合时代发展的新编粤语儿歌、童谣相对较少。在粤语儿歌教学方面,我觉得要做到几个“借”:借专家引领教学、借游戏创设情境、借故事理解内容,从而促进粤语儿歌的教学与传承。

蓬江幼儿园教师刘武林:

目前我们教授的粤语儿歌主要有《大西瓜》《氹氹转》等。这些粤语儿歌是我们从小听到大的,我们通过玩音乐游戏和手指游戏,以及课间艺术操的方式,把这些好听的粤语儿歌传承下来。

新闻推荐

开平春节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群众就地过年享“文化大餐”

江门日报讯(记者/翁丹萍)春节假期,开平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开平市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文化场馆推出丰富多彩的文化主题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