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领头雁”诞生背后 新会区扎实推进村级组织换届,提升教育培训精细化水平
木江村党总支部书记伍美浓,计划盘活寅初学校为“侨胞之家”。黄绍侦摄
“如何走出一条适合本村的乡村振兴之路?”2020年7月,伍美浓与廖健文分别当选江门市新会区双水镇木江村党总支部书记、睦洲镇东向村党总支部书记,这个问题就一直萦绕在他们的心头。
近年来,新会区委组织部扎实推进村级组织换届工作,提升教育培训精细化水平,既锻造了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又打造了全面过硬的基层组织体系。由无从下手,到摸出门道,两位“90后”村党总支部书记都经历了“头雁”培育工程、“导师制”、干部大学堂、专题轮训班等一系列锤炼。这些举措有力强化村“两委”干部队伍的素质水平和执行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支撑。
短短半年,木江村的“烂泥路”变成了水泥路,“死水塘”漂满了菱角苗,村容村貌得到极大的提升;东向村村道建成为“四好农村路”,也打开了一条年轻人的“回村路”,村常住人口实现翻一番……
撰文:黄绍侦李霭莹
“手把手”带
村级党组织书记实行“导师制”
走进屋舍俨然的木江村,不少人为村口的寅初学校驻足。这栋风格迥然的欧式建筑,据《新会县志》记载,由木江村旅马来西亚华侨简寅初之子简又文捐资创办。
幼时就读寅初学校的伍美浓同样心怀桑梓。2014年本科毕业的她,决定回乡当一名大学生村官。“我来自单亲家庭,村委会一直很照顾我们家,同时农村的发展需要年轻人,于是我就回来了。”
去年,成为村党总支部书记的伍美浓,倍感肩负木江村发展责任的压力。在双水镇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任务中,木江村排名“吊车尾”了。
“三年前,我们村"两委"干部的平均年龄是53岁,经过换届已降至39岁。”伍美浓表示,班子配齐配强了,大家都干劲十足,并把首个整治目标锁定在莫家大道。
整治启动不久,就遇到了重重阻碍:分配不到位,导致进度缓慢;面对长者哀求,不忍清拆违建、杂物……“好在,我们快速调整执行方案,一干到底,摆脱末位。”伍美浓坦言,完成清拆后,村道改造资金短缺等难题却接踵而来。
近年来,新会区委组织部深化“头雁”培育工程,建立村级党组织书记“导师制”,安排区、镇两级干部“2+1”指导帮扶31名村(社区)书记。“太好了,终于有师傅了!”就在伍美浓一筹莫展的时候,新会区委组织部部务委员、四级调研员陈溢利成为了她的导师。
陈溢利几乎每个月都走访木江村三四次,每次都带着伍美浓“扫街式”巡村。经过调研分析,他们总结出加强“党建+侨建”的发展之路。
“师傅带着我,拜访华侨乡贤,动员周边厂企,筹得资金及物资近20万元,推动了村道硬底化改造、口袋公园建设,以及村闸门口修葺等。”伍美浓特别提到了本地商人棠叔,“棠叔非常支持我们改善人居环境,他免费提供了相关工程的石材、水泥、护栏等材料。”
木江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为30万元,土地资源匮乏、产业基础薄弱、人口日渐老龄化等,都成为增收创效的“拦路虎”。在陈溢利的指导下,伍美浓科学地规划村经济社会发展。比如,通过整改村内农贸市场环境,使该市场发包价格增幅逾100%。
伍美浓总是带着问题去学习。她参加了农村女性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巾帼头雁”素质提升培训班,新会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班等,并把先进的经验做法结合木江村的实际用起来。“我把学习总结整理成册,及时跟"两委"干部分享讨论。”
去年,伍美浓跟着陈溢利到睦洲镇南安村学习,该村的鱼塘改造让她深受启发。伍美浓随即与“两委”干部商讨,在村内“死水塘”种植成活率高且具观赏性的菱角。“如今正待春暖花开,效果好的话将作为其他鱼塘改造的参考样本。”
“导师们阅历足、站位高,他们"手把手""面对面"地指导,让我们对"做不做""如何做"一下子有了底。”伍美浓介绍,陈溢利在深化党建引领、创新基层治理等方面为木江村提供了很多新思路。
“我在"大老树头"附近,这里的树木要修剪了,消防通道必须要畅通。”近日,陈溢利又再次来到木江村,除了与伍美浓跟进盘活寅初学校为“侨胞之家”的项目,他还关心着该村的大小事宜。
“多对一”教
区、镇、村三级结对帮扶
“东向村有新村没新貌,连条好走的路都没有。”自任职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以来,廖健文总是听到村民这样抱怨。
去年,睦洲镇投入300万元启动东向村村道建设工程,落实“四好农村路”的建设目标和要求。廖健文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村道杂草丛生的泥路面貌。
然而,施工队进场前,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一些村民不舍门前的自种作物,进而阻拦;一些村民担心施工会震裂自家的墙壁、窗户等,以此索赔。“新会区委组织部为我们指派了驻村领导、驻村组长、结对单位等,给我们提供了程序及法律等方面的指导。”村民说。
廖健文与村“两委”干部展开了“地毯式”家访,挨家挨户地了解村民的诉求。“大部分村民都是以村集体利益为重的,我们团结了部分"中立派",说服了少数"反对派",施工最终得以顺利进行。”廖健文说。
“现在东向村靓了很多,走路再也不怕颠簸到我的腰了。”村民仲姨对新建的村道赞不绝口。
不久前,东向村有序推进村级组织换届工作,该村党群服务中心门前空地搭起了一个个“小帐篷”,以保障村民投票时的防疫安全。选举公示该如何落实?廖健文一边嘀咕着,一边拨通了睦洲镇党建办的电话。电话那头的余荣鑫,对公示的资料规范、具体流程、时间节点等问题均详尽回应。
去年,新会区委党校现场教学点增至16个,实现基层党员在“家门口”培训。廖健文每次都把培训所学理论应用到实际,“我们利用村内广播大喇叭和流动宣传车,营造公平公正的选举氛围。”
廖健文表示,在新会区委组织部、睦洲镇党委等的指导与安排下,整个选举过程依法依规,党员、村民积极参与,投票率高、支持率高、得票率高。
真叔是东向村的一名老党员、退役军人。和其他村民一样,他曾对年仅25岁的廖健文能否做好村党总支部书记心存疑虑。“看到他为建设村道熬出了白发,看到他为团结村民苦口婆心,看到他为孤寡老人争取保障……我看到了年轻一辈的担当与魄力。”真叔表示,在党组织的培育下,廖健文把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全面激活了东向村的发展活力。
“接下来,我们将依托南方职业学院落户的优势,全力配合睦洲镇委、镇政府做好工业项目落户、商业配套项目建设等,进一步提高我村经济收入。”廖健文清晰地规划着东向村的发展之路,且信心十足。
村级组织换届
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生力量
近年来,新会区委组织部扎实部署村级组织换届工作,严格对照资格要求提前物色人选,严把选人用人政治关,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生力量。
一方面,深化“头雁”培育工程,建立村级党组织书记“导师制”,安排区、镇两级干部“2+1”指导帮扶31名村(社区)书记。另一方面,联合区纪委、区委农办制定新会区村级编制五年工作规划,出台“头雁”权力清单、责任清单、风险点清单,以“一规划三清单”机制助力乡村振兴。
目前,全区233个村(社区)党组织和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已全部完成。值得一提的是,新会区在全市率先实现妇女发展规划目标,选配“一肩挑”女性村书记、主任20人。
通过锻造全面过硬的基层组织体系,新会区推进农村“三基四化”专项治理,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其中,司前新建村获评“全国文明村镇”,崖门京梅村获评“广东文化旅游名村”,会城茶坑村获评“广东特色产业名村”、全省《乡村振兴大擂台》优秀村,大泽同和村获评市级“红色村”。
此外,新会区以第一名的成绩成功创建江门市基层党建示范市(区),并指导6个镇(街)和52个村(社区)成功创建基层党建示范点。尤其引人关注的是,新会区创新开展农村积分管理,通过积分兑奖方式调动基层党员、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该项目获省“先锋杯”工作创新大赛优秀奖。
成绩喜人,但也存在短板,故此,提升教育培训精细化水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会区开展干部大学堂、专题轮训班等培训15期,培训干部3600多人次,推动理论学习全覆盖。同时,充分发挥区、镇、村三级党校理论教育主阵地作用,区委党校现场教学点增至16个,实现基层党员在“家门口”培训。
“区委组织部多措并举培育村干部的做法,启发了我如何解决基层干部青黄不接的问题,今后我会更注重年轻后备干部的培养,通过"老带新"的模式让他们迅速成长起来。”伍美浓说。
新闻推荐
新会区抓“六稳”促“六保”,精准做好服务 为群众托起稳稳的幸福
南粤家政(江门)护理学院挂牌,培养更多优秀家政服务人才。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群众稳定增收的根本。去年以来,新会区把稳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