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岸成景观 公园多功能 旧区大变脸投资176亿元!提质行动让江门更“精致”
改造后的育德社区增设了许多娱乐设施
配合喷雾装置,马山公园更具古典气息
江门河两岸夜景
文/羊城晚报记者陈卓栋
通讯员江讯谭耀广
图/江宣
来江门工作10年的张志钊没想到,老旧的江门城区这几年变化得如此之快:“我住的那幢旧楼加装了电梯,小区里也规划了停车位,环境整洁了很多。”最近每逢周末,张志钊总喜欢带着小孩到龙溪湖公园去玩,“刚来江门时这些公园都没有的,现在感觉江门可玩的地方多了很多。”
张志钊眼中的变化,起源于2018年江门市开展的城市品质提升工作。记者26日获悉,当地用了三年时间,投入了176亿元,将原本老化的城市面貌修葺一新。老城区、公园、道路、河岸……处处都透着新意。张志钊形容说,江门更加“精致”了。
“一河两岸”换新颜
提起变化最大的地方,张志钊第一个就想到了江门河的“一河两岸”,“原来两边都是旧楼旧厂房,现在成了‘网红打卡点’。”
江门市住建局人士介绍,江门河是侨乡人民的“母亲河”,围绕“一河两岸”进行景观提升是江门城市品质提升行动的重要内容。
记者了解到,2018年起,南岸的高新区(江海区)着手将大片的旧楼旧厂旧公园进行整体提升。城央绿廊、釜山公园改造、江海云道、白水带体育公园改造、儿童公园、横坑“彩虹村”、西江外滩湿地公园、城市阳台……一个个新景点“串珠成链”,沿着江门河南岸形成一条既适合休闲运动、又适合观光拍照的城市河滨休闲景观带。
南岸景观提升的同时,北岸也逐渐开始变化。据悉,北岸是江门城区最早的发源地和城市商业区。蓬江区围绕江门历史文化,用“梦回长堤”为主题,对河岸的人行道和亲水公园进行美化、亮化和艺术化,形成了绵延10公里、展示江门城市风貌变化的碧道带状公园,使得市民漫步、慢跑、骑行又多了好去处。
而最重要的改变来自大河之上,横跨两岸的釜山人行天桥与江海云道衔接,让两岸多景点互联互通,“一河两岸”由此成为众多市民游客休闲、运动、“打卡”的最佳目的地。
如今,每天晚上从釜山人行天桥逛到江海云道散步,顺便带着孙子去儿童公园游玩,成为江门市民霞姨固定的消遣娱乐,“感觉江门河一年一个样子,变得越来越漂亮!”
公园升级添新彩
而张志钊经常去的龙溪湖公园,则是近年来江门公园绿地升级改造的其中一个典型。
记者了解到,龙溪湖公园地处江海区麻园河、龙溪河、马鬃沙河三河交汇处,是一个常年水面面积16公顷、绿化面积达13公顷的湿地公园。江海区政府人士介绍,2018年开园的龙溪湖公园拥有漂亮的临湖景观和生态绿植,并布置有儿童游乐设施和环湖道。邻近公园还有龙溪湖阅读中心和运动中心。
现在,每逢周末,江门市区的不少父母都喜欢带着小孩来到龙溪湖公园。市民严先生就说:“在这里,想静一点的可以在附近的阅读中心读书;想亲近大自然的可以绕着公园走一走;小孩子还能顺便到里面的游乐园去玩耍,功能比较齐全。”
江门市住建局人士介绍,三年来,江门市高品质完成12个大型公园、超150个中小型公园和49个“口袋公园”的建设和升级改造,满足群众休闲需求,提升城市宜居品质。
在改造时,每个公园都根据自己的“品赋”进行升级,如龙溪湖公园就发挥亲水的优势。而位于新会区的马山公园,则依托“千年古冈”的历史文化底蕴,精心修缮山顶钟楼、白沙亭等遗迹,利用山地高差新建景观叠水和中式廊坊,配套雾化设备,营造古典园林意境,让市民“零距离”感受公园历史文化气息。
让居民得到实惠
记者从江门市政府获悉,三年以来,江门城市品质提升行动累计完成投资约176亿元,推进项目超760项,实现城市功能、形象、品位和人居环境的全面提升。
在日前的走访中,记者发现,城市品质提升行动既做好“面子”也注重“里子”,不仅让城市面貌更漂亮,也让居民得到实惠。
据悉,江门老城区拥有众多建设于上世纪70到90年代的老旧小区。外墙老化、各种线路乱拉、停车没规矩、垃圾乱扔、公共配套设施不足等问题成为了这些小区的通病。在这三年里,江门花大力气对老旧小区的水、电、气、路、化粪池、公共配套设施和场地等进行一番升级。
以张志钊所居住的育德小区为例。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育德社区,经过改造后划分了停车位,打通了交通微循环,社区中心区域占地6000平方米的文体广场全新升级,提升周边路灯灯光照明,小区的新面貌获得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除了居住的环境有变化外,生活服务方面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记者走访时发现,高新区(江海区)在城市品质提升项目中增加了不少公共服务元素,如釜山公园和下沙水上人家公园里增加了儿童免疫服务中心,让城市公共空间的利用效率得到提高。江海区相关人士表示:“市民在逛公园的同时,也可带小孩到服务中心打疫苗,一举两得。”
新闻推荐
书法家现场挥毫。江门日报讯(文/图记者/严建广)近日,由市文明办、市文联主办的“我们的节日—2021年江门市书法家迎春挥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