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门市累计完成投资220亿元 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交通会战拓新局

江门日报 2021-01-21 08:11

开春高速建成通车,让开平、恩平和阳春三地原本3个多小时的车程缩短为40多分钟。 江门高新港运营后可使全市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能力增长近1倍。 黄茅海跨海通道的建设者们全力施工。

2020年,是江门交通的“丰收年”:开春高速建成通车、中开高速白沙互通至凤山互通段、开阳高速改扩建项目全线开放双向八车道通行、广中江高速三期正式通车(除公铁共建段外)、江门高新港竣工落成……

一条条大道书写交通为民的情怀,一个个港口站场寄托城市发展的梦想,一座座桥梁隧道改写翻山越江的窘境,精彩演绎大交通建设的“江门速度”。

过去一年,江门市交通大会战累计完成投资220亿元,超额完成215亿元年度目标任务,创历年新高,一举扭转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不利态势,打出一场漂亮“翻身仗”,为江门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发挥重要作用。

交通事业是运输路网的“主心骨”,是城市品质的“助推器”,是转型升级的“主引擎”。愈发清晰的内联外通现代交通体系,正助力江门以更开放、更包容、更主动的姿态全面融入“双区”建设,充分释放江门广阔的土地发展空间和潜力,在新经济浪潮中“乘风破浪”。

文/毕松杰

图/毕松杰周华东

陈胜江交通

扩大“高铁城市朋友圈”

2020年11月16日,全省第四大轨道交通枢纽——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正式开通运营,助力江门昂首迈入“枢纽时代”。近日,江门站增加始发车辆前往岳阳、柳州等地,进一步扩大“高铁城市朋友圈”。未来,还将增加成都、昆明、郑州等方向的始发车,实现更多“说走就走”的高铁速度。

通达四海,门迎八方。既有的江湛铁路、广珠城际、广珠铁路,在建的深江铁路,进行开工动员的珠肇高铁江门至珠三角枢纽机场段和规划中的深南高铁、广佛江珠城际等轨道交通线在此交汇,加速江门全面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发挥缩短江门与沿线城市的时空距离、加速融入区域合作、推进新发展的多重效应。

大地为琴路作弦,纵横捭阖总是歌。以江门站为代表,去年,随着交通大会战持续推进,江门与大湾区其他城市互联互通水平进一步提升,呈现出大道通衢、铁龙交织、百舸争流的交通盛景。

开春高速、中开高速部分路段建成通车,开平、恩平和阳春三地原本3个多小时的车程缩短为40多分钟,随着未来对接深中通道,从江门到深圳车程只需1个小时。

开阳高速改扩建项目全线开放双向八车道通行,会同已经完成改扩建的佛开南高速,宣告沈海高速江门境内全线完成八车道拓宽,彻底摆脱交通长期拥堵的困境。

广中江高速三期正式通车(除公铁共建段外),会同已经通车的一期、二期工程,江门到广州南站由原来的85公里缩短至68公里,到广州南沙区由原来的85公里缩短至70公里,到佛山市区由原来的70公里缩短至60公里,到顺德由原来的62公里缩短至45公里。

华南地区最大的内河智慧港口——江门高新港竣工落成。江门高新港占地面积约40万平方米,首期工程设计岸线732米(目前已建成432米),设计年吞吐量120万标箱,运营后可使全市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能力增长近1倍。

与此同时,黄茅海跨海通道、银洲湖高速全线动工,中江高速公路改扩建启动建设,江鹤高速扩建完成立项计划今年上半年启动建设,南新高速、广台高速开平至台山段等项目加快推进。

展开江门交通规划图,江门市向北积极拓展通道对接广佛都市圈,向东主动联通珠江口东岸以及深港澳核心区,向西加强与粤西及大西南片区的联通,向南挖掘深水港口优势推动通江达海,缩短与大湾区核心城市的时空距离,“一枢纽、两中心、三通道”基本建成,加快融入大湾区“1小时城市圈”。

城市品质再提升

市民生活更美好

品质城市,交通先行。近年来,江门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优化城市路网布局,以加强交通建设为城市品质提升“铺路”。

五邑路扩建工程主线试通车,南山路、江侨路、西区工业桥等多条道路先后完成建设和升级,让城市路网与途经江门市的多条高速,以及江门大道、江门站等重要交通节点快速连接,同时,打通新中大道、江门河南岸道路、紫雅路等多条“断头路”,畅通“微循环”。

江门市还对道路空间设计进行“全要素”打造,提升道路颜值和功能。如桥南大道在“白改黑”基础上,结合临街建筑外立面粉饰、招牌广告整治、绿化提升等内容改造;白沙大道西、龙湾路、圭峰路等绿化、亮化及街角小品等配套则与道路主体一同提升。

江门河贯穿江门市,围绕“一河两岸”进行景观提升是城市品质提升行动的重要内容。大河之上,横跨两岸的釜山人行天桥与江门市首条大型空中景观廊道——江海云道衔接,实现“两区”(蓬江区江海区)“四园”(釜山公园、白水带公园、体育公园、儿童公园)的互联互通,“一河两岸”成为众多市民游客休闲、运动、“打卡”的最佳目的地。

连日来,江门市城区多个品质提升项目陆续完工,向市民揭开“神秘面纱”。下沙水上人家公园一期工程、江门河北岸景观提质工程(良化大道至江门桥段)、天沙河碧道启动段、江门河北岸碧道启动段……多点开花的品质提升工程,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另一方面,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品质提升重要一环。江门市共推动50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开工建设,涉及居民近4.5万户,其中28个已完成改造。累计启动加装电梯项目共198个,其中68个投入使用。在示范项目的带动下,目前三区四市均已出台加装电梯补贴政策。

当前,江门市老旧小区改造普遍面临空间不足与居民休闲需求增长之间的矛盾,建设“口袋公园”成了解决这一矛盾、用好存量空间、实现腾笼换鸟的“金钥匙”。“原来这里杂物、杂草很多,乱糟糟的,建了"口袋公园"后整洁、美观、大方,附近很多居民都喜欢来这里休息聊天。”谈及社区的“口袋公园”,新会区北园新村居民梁伯赞不绝口。

目前,江门市已有49个“口袋公园”完成建设,按照一园一特色的理念,利用城区功能单一、设施陈旧或只有纯观赏功能的小公园或公共绿地、边角地、零碎绿地等地块,融入当地文化元素与精神内涵,“公园+停车场”“公园+公厕”“公园+健身设施”等功能组合见缝插针,提升民生的温度。

“十四五”力争投资2000亿元

每逢节假日或周末,恩平市大田镇的陈氏酒家座无虚席。2016年,家门前开始规划开春高速后,陈诗诺毅然辞掉工作回家开办餐厅。“餐厅的业绩逐年攀升,镇上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入驻和居民回流,大家发展热情都高涨了起来。”陈诗诺表示,自己也制定了扩张计划,对未来充满信心。

人来车往的江门站周围,珠西枢纽新城正拔地而起,定位为“珠西中央活动区城市客厅”“江门南部公共中心”,以“T轴、一核、七片区”空间结构着手建设,统筹布局医疗、教育、文化、休闲、商业等服务配套,成功引进30多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超400亿元。

小到平民百姓,大到城市规划,交通既能帮助实现百姓致富奔小康的期待,也能承载一座城市腾飞的梦想。高效便捷的交通是撬动城市发展、重塑产业经济地理的重要杠杆,也是从“交通枢纽”转身“产业枢纽”的重要基石。

“十三五”期间,交通作为产业发展的“先行官”,拉动了“1+6”园区和五大万亩园区等经济发展主战场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珠西)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中心城区产城融合示范区、江门人才岛、银湖湾滨海新区、广海湾片区的规划与建设,引进投资超亿元项目735个,总投资超过4500亿元。随着越来越多的交通建设项目落子,城市发展引擎将进一步点燃。

深江铁路是构建珠江口东西两岸互联互通的第一条高速铁路;珠肇高铁江门至珠三角枢纽机场段是加快构建“双区”沟通大西南的高速铁路新通道;南沙港铁路是形成南沙自贸区第一条对外货运新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构筑起港澳地区连通珠海、直达江门、辐射粤西乃至大西南地区的主要东西向高速通道;银洲湖高速填补银洲湖两侧没有南北向高速公路的空白,带动并支撑银洲湖沿线产业带的发展;中江高速公路改扩建与同期建成的南中高速对接,并通过中山东部外环高速、南中高速万顷沙支线,连接深中通道。这些项目将让江门的区位优势大大加强。

展望未来,“十四五”期间江门市预计建设交通项目超260个,力争投资达到2000亿元,基本形成立体高效优质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强化江门对大湾区高端生产要素资源的集聚能力,主动接受大湾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承接大湾区中心城市产业转移和外溢,形成“广深总部+江门基地”“广深研发+江门制造”等产业协作新模式,推动江门市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

数说

2020年江门市交通大会战累计完成投资220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创历年新高。

2020年江门市高速公路建设投资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07.5亿元。总里程达591公里,通车里程较前一年增长21%。

2020年城市快速路完成投资13.9亿元。等级公路完成投资32.3亿元。港口航道完成投资1.6亿元。市政道路完成投资42.7亿元。

江门

样板

黄茅海跨海通道

跑出重大跨海

工程建设新速度

2020年12月16日,黄茅海大桥主塔首个直径3.3米、长28米、重达60吨的钢护筒被大型振动锤稳稳打入海中,开启了黄茅海跨海通道全面施工的新征程;仅半个月后,2021年1月3日,黄茅海大桥中塔主墩顺利完成首根桩基施工及混凝土灌注,深度达107.3米,为项目建设取得“开门红”。

这样的速度,在黄茅海跨海通道建设中是“家常便饭”。从2018年底谋划项目建设,到仅筹备一年半时间就实现开工,到提前1个月完成11.2公里长的海上钢栈桥施工,再到半年后全线动工大干,黄茅海跨海通道跑出了重大跨海工程建设的新速度。

大道跨江海,汇联大湾区。黄茅海跨海通道起于珠海市高栏港区,东连港珠澳大桥,西连新台高速并与西部沿海高速相交,止于台山市斗山镇,线路全长约31公里。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设计使用寿命100年。该项目计划2024年建成通车,将成为港珠澳大桥西拓的重要通道。

建设世界跨径最大三塔斜拉公路桥

黄茅海跨海通道飞架江珠两地,跨海路段约14公里,设700米级超大斜拉桥2座。其中黄茅海大桥采用钢箱梁三塔双跨斜拉桥设计,跨径720米,建成后将成为世界跨径最大的三塔斜拉公路桥。

“跨海桥梁选址位于珠江口西部,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区域之一,且跨越万吨级航道,通航条件复杂、防撞等级较高。修建过程中,会遇到台风正面袭击、超宽海域船撞、超强浪流冲击、海洋腐蚀严重和超厚淤泥覆盖等五大技术难点。”黄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主任潘放说,黄茅海跨海通道从设计阶段就融入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理念,提出了全寿命周期建设要求,可抗17级台风。

黄茅海大桥主桥塔柱结合中国美学和西方极简文化,创新采用纤腰型独柱式形式,外形简洁、动感柔美,与黄茅海自然景观相映成趣,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新的地标性建筑。

T5合同段负责黄茅海大桥中塔和西塔施工,该标段项目副经理高骏告诉记者:“黄茅海大桥中塔和西塔高度都将超过250米,平均打桩深度超过100米。我们在每个主墩点布置了3台国内先进的TR580旋挖钻机,单台造价超过千万元。另外,全面动工后,我们全标段将投入近千人,预计2022年年底实现主塔封顶。”

高骏表示,以黄茅海大桥中塔主墩为例,为确保桥梁的承载能力和结构需要,设计了40根群桩基础,每根直径3米。而桩基础施工需要经历定位勘测、钻进成孔、清孔并检查成孔质量等众多工序,为了抢抓工期,海上施工人员都是24小时连轴转。

“我们平常都住在海上的生活区,物资饮食全靠运输,信号也不太好,有时想和家人视频见个面都很难,海上施工的艰苦常人难以忍受。”技术员林志杰说。

打通大广海湾经济区“生命线”

黄茅海跨海通道建成后,将与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南沙大桥、虎门大桥等共同组成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构筑起珠江口东岸及港澳地区辐射珠江口西岸、粤西乃至大西南地区的主要高速通道。

目前,从经济总量、产业层次看,珠江口西岸与东岸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然而,如果从发展空间看,珠江口西岸明显大于东岸。其中,仅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规划面积就有3240平方公里,且土地开发强度不超过10%,拥有粤港澳大湾区中唯一可以连片大规模开发的土地,是大湾区难得的“处女地”。黄茅海跨海通道的建设,更是直接打通了大广海湾经济区的“生命线”。

“港珠澳大桥打通了香港—珠海—澳门的连接,黄茅海跨海通道的建设,会让珠江东岸对珠江口西岸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省社科院区域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原主任丁力表示,在此背景下,加大引进超大型产业项目和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双管齐下,将为江门实现经济大发展创造难得契机。

推进黄茅海跨海通道建设的同时,一个大规模的高端产业平台——粤港澳大湾区(珠西)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也正冉冉升起。下一步,将全力培育引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努力为粤港澳大湾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提供支撑。

江门也将聚焦建设“一极点两片区”,增强大广海湾区蓝色发展动力,面向全国、服务港澳,突出海陆统筹、港产联动,让大广海湾区成为承载江门向海发展的重大平台,助力把海洋经济打造成江门的新增长极。

新闻推荐

讲述基层民警真实故事 塘口镇警察主题微电影 斩获江门市大赛一等奖

江门日报讯(记者/翁丹萍通讯员/余广鸿胡翠云)近日,记者获悉,塘口镇警察主题微电影《价值》获得江门市“我和110的故事”微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