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山宅梧镇 有条“一人村”城镇化过程中,村民都渐渐迁走,因不爱城市喧嚣,78岁的老人隐世于山林之间

南方都市报 2021-01-15 06:26

[摘要]城镇化过程中,村民都渐渐迁走,因不爱城市喧嚣,78岁的老人隐世于山林之间

枫叶铺满的山路上,叶伯巡山归来,摘了一把野果和茶花。

时代变迁,城镇化发展,村里人都走向了城市,叶伯独自守着昔日热闹的小山村。南都记者 谭伟山 摄

鹤山市宅梧镇,彩虹岭在此绵延10多公里,这里曾有许多因种茶而形成的村庄,在时代变迁中逐渐消亡。然而,在这深山之中,有一位78岁的老人仍独居其中,一座瓦房,一座亭子,一个人组成了一个人的“村子”,隐世于山林之间。日前,南都记者前往彩虹岭探寻这座隐藏在大山里的“一人村”,了解背后的故事。

崎岖山路寻找“一人村”

日前,南都记者来到鹤山市宅梧镇白水带村委会,在村委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前往“一人村”。一行人从白水带村委会石门村出发,跨过村旁的溪流,沿着山坳的一条泥石路前行,沿途长满了杂草和灌木,不太好走。据介绍,以前泥石路两旁都是田,村民散居在山上,每天上下山耕作,后来很多人都迁走了,便渐渐丢荒。

这里四面环山,与鹤山彩虹岭古驿道相连。继续向山上爬行,兜兜转转,行进逐渐变得困难,泥石路变成泥路,乡村小道变成山间陡坡。翻过了一座大山后,路沿着山边往前延伸,只能一个跟一个地慢慢前行。大约走了30分钟,来到一片杨桃林,穿过林洞,眼前豁然开朗。一间简陋的泥砖瓦房屹立在山坡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站在门前,正拿着盆给鸡投食。

78岁老人独居深山

所谓“一人村”,其实只有一座瓦房,一座亭子和一个人。

南都记者上前跟老人说明来意后,他热情地带着记者参观他的村子。老人名为叶光明(以下简称“叶伯”),1943年出生,已经独自在这山里生活了数十年。叶伯居住的房子是一座几十平方米泥砖屋。泥砖屋左边是厨房,有一个同样用泥砖砌成的灶台,旁边放了几捆柴。泥砖屋右边是杂物房,但南都记者发现里面除了些农具和箩筐外也没有什么杂物。而泥砖屋中间是叶伯的房间,屋内阴暗潮湿,屋内只有一张用两张木凳及几块床板搭起来的床,地上放了许多杂物,没有太多的家具。

屋内唯一的电器是一个磁带机。里面放着一首客家歌曲,这是叶伯最喜欢的歌。在山上没有娱乐,叶伯经常独自坐在门前听歌,有时一听就是半天。叶伯说,这样挺好的,不会无聊,也不会寂寞。

村民外迁 老人成“村长”

叶伯告诉南都记者,这座村原本叫冼马潭村,清朝咸丰年间,他的祖先从梅州迁到这里种茶,最多人口的时候有300多人。那时为方便种茶,房屋都是依山而建。后来,很多人迁走了,有的迁到山下,也有的搬到广州、佛山、中山等地。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后,冼马潭村就剩下叶伯一人留守,他也就成为这座“一人村”的“村长”。

“我们客家人迁到彩虹岭这里就是种茶的,以前(清朝)政府鼓励客家人种茶,后来就没人种了”,叶伯带着南都记者参观他的“茶园”。在他房子的左边不远处有几株老茶树,“这是油茶,那是大叶种……”叶伯如数家珍地介绍道,“祖辈是茶农,我很小的时候就跟着大人种茶,不过现在种得少,都是自己喝或者送朋友。”

继续往“茶园”深处走,叶伯种了一些黄皮、荔枝,还有柑树。突然,叶伯一跃爬上一个小土坡,敏捷地从柑树上拽下几个柑橘,热情地递了过来。南都记者尝了下,有的甜,有的特别酸。叶伯见状高兴地笑起来。

不喜欢城市喧嚣

在这山上没有电,也没有信号,叶伯家没有电视,也没有手机。

南都记者问道,“您是怎么和外界联系?”叶伯说,他每隔几天都会下山,到山脚的石门村买油米和菜,到村委会找报纸看,了解外面的时事。

南都记者再问道,“其他村民都迁走了,您为什么还留在山上呢?”叶伯说,他去过广州,去过其他大城市,“去城市没什么意思,又多人又吵,还是山里安静。”说完,叶伯翻出一本记事本,小心翼翼地从里面翻出两张早已泛黄的照片。“你看,这是我以前去广州海珠广场拍的照片,这是我表弟,这是我表妹,这个长得最高的是我”,叶伯说道。

原来,叶伯一生没有结婚,没有子女,兄弟姐妹也早已搬到外地。亲人们也曾让他住出去,但他总是说,“城市太喧嚣,还是在山上住,安静。”早过古稀之年的他,或许是不舍得离开这座生活了一辈子的山林。

成为驴友必经之地

叶伯家旁有一座木制的亭子,亭柱上的木板写着“报恩亭”三个字。他介绍道,这是他的堂弟很多年前回来建的,堂弟父母在很多年前被匪贼打死了,叶伯父亲将堂弟带回家抚养长大,后来堂弟到外面闯荡,赚了钱就回来建了这座亭子。

亭子很大,底下放了三张大桌,还有许多木椅。叶伯让南都记者在亭子下休息,不一会儿又从厨房里拿出一大壶热水,冲了茶。他说,这几年经常会有驴友到这里玩,每次有驴友造访,叶伯都会像这样煲好一大壶茶水,让他们在这休息,邀请他们看看附近的山林美景,聊会天。在“报恩亭”不远处,有一片枫树林。正值冬季,成片枫叶被染红,一阵风吹过,枫叶簌簌作响,美不胜收。叶伯说,这么好的景色,怎么舍得离开呢。

叶伯介绍说,距他居住地400多米的地方有一条名叫“彩虹岭”的古驿道,全长约15公里,最高处海拔660米。有些驴友在登山时,逞强走捷径,很容易出事。所以有时候,叶伯会主动给驴友们带路,“别看我年纪大,但走这里的山路,年轻人都不够我快。”据介绍,南都记者走了30多分钟的山路,叶伯只需要20多分钟就能走一个来回。

就这样,久而久之,叶伯的家变成许多驴友到此游玩的必经之地,这些驴友也成为他了解外界的朋友。

统筹:南都记者 曾育军

采写:南都记者 罗忠明

新闻推荐

用双耳聆听群众呼声,以行动彰显警察风采 他们坚守110调度室,甘当“幕后英雄”

吴志豪钟国建李永强“您好,鹤山110。”这一句简单的话语,鹤山市公安局指挥中心110调度室的接警员们已经说了无数次。一直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