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桶一类”“一车一类” 古城区基本实现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全覆盖

潮州日报 2020-12-29 11:00

位于昌黎路文化公园前的手绘宣传栏。 本报记者 詹嘉鹏 摄

本报讯(记者詹嘉鹏)去年,古城区被选定为潮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为提升古城区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形成自觉接受、认同并主动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市区环卫处努力创新工作方式,多措并举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发放11000组家庭

分类垃圾箱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垃圾分类要从家庭做起。在古城区开元路某住宅楼刘女士家中,记者见到了一个由市区环卫处发放的家庭分类垃圾箱,这是一款可以伸缩的分类垃圾桶:长约31.5厘米,宽约26厘米,高约35.5厘米,打开垃圾桶盖后,内部被分为左右两个区间。另外,垃圾桶外壁前后两侧各装有一根伸缩杆,展开后,可将垃圾桶长度延展为46厘米,相当于一个三分类垃圾箱。

“这个垃圾箱设计很人性化,也很实用。平时,我会将厨余垃圾放在垃圾桶内部左区间,其他垃圾放在垃圾桶内部右区间。电池、灯泡等平时生活产生概率较低的有害垃圾,则放在垃圾桶展开后的延伸区间。”刘女士说,在投放垃圾的过程中,她不断巩固了自己的垃圾分类知识。

据市区环卫处人秘处股长廖莎介绍,在采购这批家庭分类垃圾箱前,他们深入古城区居民家中,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依照居民日常生活产生各类垃圾的概率、产生垃圾时的场景等,才选定了这款家庭分类垃圾箱。目前,市区环卫处已经向古城区居民发放了11000组这样的家庭分类垃圾箱。

结合手绘、民俗节日

创新宣传理念

垃圾分类知识比较琐碎,学习起来确实比较费劲。另外,古城区又是潮州市老年人较为集中的居住区域,古城区内还有多所幼儿园、小学。如何让老人、小孩也能轻松弄懂垃圾分类?市区环卫处提出了“手绘民俗接地气,垃圾分类贴民心”的创新宣传理念。

在古城区昌黎路文化公园前,一幅长约40米,高约2.35米的手绘宣传栏,将垃圾分类知识与元宵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冬至等传统民俗节日结合起来,还融合了潮剧、工夫茶、红桃粿、鼠壳粿、卤鹅等潮州元素,形象生动,宣传内容浅显易懂。“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手绘宣传栏,让古城区居民特别是老人和小孩能够从日常民俗节日中学会垃圾分类知识,逐渐养成垃圾分类意识。”

家住昌黎路的吴奶奶说,她每天上街买菜都会经过这幅宣传栏,经常看到,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垃圾分类知识。附近小学的一位学生家长说,她每天到这里接小孩放学时,经常看到自己的小孩和其他小孩一起站在宣传栏前讨论。“我家小孩现在的垃圾分类知识储备比我还好。”

垃圾分类硬件设施逐渐完善

除了发放家庭分类垃圾箱和设置手绘宣传栏,市区环卫处还在古城区开元路、中山路、滨江长廊等热门路段投放了400个“古亭”造型分类垃圾箱和200个四分类垃圾箱。另外,在北门大院小区内和开元路开平文明一小区附近,还投放了两台智能柜式垃圾箱,市民通过正确投放垃圾可获得积分,未来这些积分有望兑换礼品。

如今在古城区,我们还经常可以看到绿、红、蓝、黑的环卫作业车上路作业,这些环卫作业车分别对应收集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廖莎向记者介绍,随着垃圾分类与收集工作的稳步推进,古城区已基本实现“一桶一类”、“一车一类”的分类作业方式,做到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全覆盖。

新闻推荐

五邑慈善会连续11年开展 助学助困助残走访慰问活动 汇聚慈善力量助力扶贫帮困

江门日报讯(记者/毕松杰)12月27—28日,五邑慈善会在江海区开平市恩平市等地分组开展助学助困助残低保家庭走访慰问活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