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新策 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江门深化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激发经济内生动力
市民周先生在公司附近的银行网点领到了营业执照。李霭莹摄
“两平台”的拍照功能方便执法人员现场取证。杨兴乐摄
如果没有疫情,江门华津集团(下称“华津”)古井厂区会在今年5月正式投产。2018年立项,2019年盖厂房、装设备,华津距离开工投产只剩下厂房验收这一步。然而,面对疫情,华津常务副总经理谢冠明也没有底气:“这下肯定误了工期,不能如期完成订单了。”
令他欣喜的是,新会区自然资源局主动联系上了企业,为他们开启绿色通道,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不动产登记手续。6月,华津古井厂区正式投产,短短两个月,厂区已为集团带来3.5亿元营业额的纯增长。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近年来,江门市深化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多项行政管理体制和社会治理体制改革领跑全国,实现了向全面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跨越。如今,江门正在政府职能转变、国资国企改革、农村综合改革、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谋划实施一批战略性改革,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努力在新征程上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李霭莹任龙
强动能
暖企安商助力经济逆势增长
翻开江门经济社会发展的版图,民营经济表现格外亮眼:近8万家民营企业占江门企业总数的八成以上,民营市场主体55万多家,税收占比超五成……一定程度上,民营经济既是推动江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又是观察江门改革事业的风向标。
今年,为推动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江门全面实施省、市“实体经济新十条”“民营经济十条”,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持续降低民营企业成本负担,大力推动民营企业转型发展。江门市先后出台一系列阶段性降低企业用水、用电、用气价格的政策,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全年预计降低企业负担超过7亿元。前三季度,全市累计新增减税降费超过60亿元。
用好用活改革之策,助力民营经济发展,是江门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侧面。今年以来,江门市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继续着力深化国资国企、民营经济、财税金融、土地管理、公共资源交易、现代服务业发展等重点领域体制改革,加快推动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全面加快涉企扶持政策兑现,确保改革成果切实惠及广大企业。今年来,江门通过全方位开展“暖企安商”行动,第一时间响应、解决企业诉求,为企业送政策送福利,让企业实实在在享受到改革红利。
2018年起,江门率先开展“暖企安商”行动。今年,该市进一步扩大暖企范围,形成市、县、镇三级领导班子挂钩规上工业企业的三级暖企网,市四套班子领导到重点企业开展暖企安商行动110多次,交办后续工作清单350多项,各市(区)四套班子领导走访企业达2000多家次,为企业解决问题1370多项,各镇(街)班子成员逐一走访本地规上企业,问需解难,有力推动企业发展壮大。
改革红利持续释放,江门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1—10月,江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内首次由负转正,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当月正增长,经济持续恢复。
“复工复产以来,我们深深感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对企业的关心和支持,随着暖企政策落地,企业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帮扶。”广东富华铸锻有限公司总经理高为君说,江门采取暖企安商措施,为企业迅速恢复增长和经济持续恢复创造了条件。
增配套
“数字政府”刷新营商体验
“我公司就在附近,走路过来不到5分钟就办好了营业执照。”周先生是江门市蓬江区港口路一家中介公司的员工。最近,他惊喜地发现,公司几百米外的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江门分行就能办理营业执照。提前在手机上完成信息填写和“秒批”流程,他在银行的商事智能打印一体机确认身份后,立刻拿到了彩印的营业执照。他说:“将政务服务延伸到银行网点,免去了到办证大厅扎堆办事的麻烦,省时又省力!”
将市场监管、人社、税务等涉企政务服务“搬”进银行网点,是江门“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改革试点”和“数字政府”综合改革试点的突出成绩。
今年5月12日,江门在全国率先上线运行市场监管智能许可平台,《食品经营许可证》核发、变更、延续、注销全流程实现了智能审批,办事平均用时从原来3个工作日压缩至20分钟左右。8月底,中央依法治国办发布《关于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命名的决定》,江门市“多证合一”“证照分离”改革项目位列其中,市场监管智能许可平台得到了认可和推广。
在此基础上,江门联合多家银行,在300多个银行网点开通了“政银通办”服务。市民通过智能柜员机、“侨都之窗”自助服务终端、综合服务专窗,累计办理超过120项政务服务事项。
江门是著名侨乡,在全市5706家外商投资企业中,港澳投资企业占62.5%。3月,香港居民李巍领到了全国首张“智能湾区通”外商投资企业营业执照。在微信公众号登录系统后,她依次完成填写企业信息、电子签名等流程。完成自主申报后,系统立即进行智能秒批,她当场领到了营业执照正副本。
程序繁、材料多,曾经是办理商事审批业务的难点和痛点。如今,江门正依托“数字政府”技术支撑,以商事制度改革打造优质营商环境,以“放管服”提升城市服务品质,全力推进“智能秒批”“一网通办”“一次办成一件事”等改革工作,走出了一条独具侨乡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优服务
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红利
走进江门恩平市大槐镇中心卫生院,新建的医院大楼宽敞明亮,各类科室一应俱全。“和以前相比,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带儿子来接种疫苗的吴女士说,该卫生院不仅服务水平提高了,设备设施增加了,市里还有专家定期来坐诊,看病非常方便。
这是江门市不断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落实惠民政策措施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江门聚焦民生领域深化改革,坚持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红利。
看病就医是群众最关注的民生话题之一,也是江门推进民生领域深化改革的主要发力点。江门市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入手,健全医保、规范医药、创新医疗,形成改革合力,加快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全面建设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降低群众就医门槛,提升群众获得感。
例如,江门市中心医院与蓬江分院,市人民医院与蓬江区杜阮、棠下、潮连、荷塘等镇(街)医疗单位签订协议,在管理、技术、服务等方面深度融合。全市3家升级建设中心卫生院、2个县级公立医院升级建设项目投入使用,3个县域急救体系建设项目全部完成,97家村卫生站完成公建规范化建设。
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同时,江门将改革焦点投向社保领域,联合实施医疗保障“一站式”结算,让困难群众享受“改革红利”。
具体实施中,医保部门对重点医疗救助对象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行“绿色通道”服务,允许中途参保,实行“先登记参保、后补助缴费”,重点医疗救助对象在完成参保登记、做好身份识别之日起即可享受医保待遇,并对医疗费用实行“一站式”结算。
据了解,今年,江门市在实现市域内医疗救助和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同步结算“一站式”服务的基础上,同步实现了省内和跨省异地住院医疗救助“一站式”直接结算。通过优化参保缴费流程、简化医疗费用报销程序,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有效减轻困难群众的医疗费用负担,进一步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聚焦
江门通过信息化手段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
执法全程网办监督智能透明
近日,江门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执法人员胡庆联和同事来到一家不锈钢店进行行政检查。打开手机“粤政易”APP,他根据系统提示,完成了当事人信息、执法人员信息、检查情况、证据附件等流程,一步不漏高效提交了检查结果。同一时刻,城管部门相关负责人和指导监督单位在系统上全程监控着他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的情况。
江门是广东省“数字政府”综合改革试点和“互联网+监管”试点城市。今年4月22日,江门在全省率先启动行政执法信息平台和行政执法监督网络平台(下称“两平台”)省市一体化部署实施工作,通过信息化手段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11月1日,江门73个镇街正式以自身名义统一对外开展综合行政执法,并同步应用“两平台”,使江门成为全省首个在市、县、镇三级全面铺开该平台的地级市。
掌上执法规范高效
“在城管部门败诉的行政诉讼案件中,不少都是因为程序上出现问题。”胡庆联表示,行政执法全流程程序繁复,执法人员稍不注意就会漏掉执法步骤。数据显示,去年,江门市、县两级法院共受理行政案件1191件,其中行政机关一审败诉案件数量增幅达83%。
“两平台”的部署应用将大大改变这一现状。以广东省政务服务事项目录管理系统为基础,“两平台”建立了行政执法事项库,固化了执法流程,实现案源处理、现场勘查、证据收集、案件审批、决定送达、公示归档全过程在线办理。同时,“两平台”导入了2846部法律法规,并开发了收藏法律条文的功能,方便执法人员随时查阅和普法,杜绝随意执法。
行政执法人员只需跟着“两平台”提示的步骤,一环扣一环完成执法,就能确保整个过程合法规范。截至今年12月14日,江门全市开通行政执法“两平台”单位账户232个,同步个人账户6056个,通过平台办理执法案件近7000宗,共产生执法文书近13000份。
除了规范执法流程,“两平台”在提升办案质效,为执法人员减负方面也发挥了突出作用。
在纸质办公时代,执法人员需要在不同表格上反复填写当事人信息,不仅耗费时间和精力,还很容易出现错漏。而如今,“两平台”依托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电子证照、电子档案等“数字政府”成果的支撑,实现了业务全闭环管理,有效避免数据重复录入,提高了案件处理效率。例如,执法人员扫描任意一张营业执照上的二维码,就可以在APP上即时调取当事人的经营信息,并自动填入执法文书相关栏目。
破解“互联网+监管”难题
在推动规范执法、高效执法的同时,“两平台”也承担着破解“互联网+监管”没抓手、执法办案实时监管难、办案随意性大等问题的任务。
为此,江门按照省市一体化建设模式,坚持集约化建设原则,将“两平台”建设与推进“互联网+监管”工作有机结合,在实现执法程序网上流转、执法信息自动采集的同时,搭建了执法活动网上监督、执法情况网上公示的平台。
在执法队伍内部,部门相关负责人和指导监督单位可以通过监督客户端,对执法事项、执法人员进行管理。同时,所有案件的执法全过程都将在系统呈现,方便监督者及时督促和指导执法人员办案。例如,不同类型的案件都有相应的期限规定,如果监督部门发现某一案件立案后迟迟未办结,就可以及时通过系统予以提醒,敦促执法人员尽快推进案件办理。此外,监督部门还可以在平台上运用案卷评查、案件数据分析等功能,及时掌握相关执法人员的办案情况和“两平台”使用情况。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少不了人民群众的监督。近日,江门市职工群众评议行政执法工作在全省率先开展,全市53.3万名实名注册工会会员通过手机端,对市直26个具备外部行政管理职责的政府部门进行线上评议。据悉,本次评议系统访问量达426475人次,参评人数为93624人,收集意见建议160571条。
“建设法治政府,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依托大数据与互联网技术,每个人都是法治政府的建设者、共享者、监督者和共赢者。”江门市司法局负责人表示,江门借助职工群众评议行政执法工作,将形成一股新的、强大的外部监督力量,凝聚起法治政府建设新动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法治保障的新需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计划
2021年,江门市发展与改革工作主要聚焦四个方面:
1.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全市将持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贯彻落实。持续抓好《江门市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重点工作任务分工方案》贯彻落实,督导各级、各部门严格按工作任务分工,对标对表,完善工作机制和工作措施,确保《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各项政策举措落地并取得实效。
2.继续推进江珠高端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
尽快完成建设方案编制工作。根据省大湾区办工作部署,推动宏观院尽快形成集聚区建设方案,提交省大湾区办和三市研究讨论,并在省的统筹指导下做好修改完善工作。积极探索区域合作新模式。以珠江口西岸城市圈建设为契机,加强与珠海市、中山市沟通衔接,发挥宏观院等高端智库的力量,加快探索区域合作新模式,加强体制机制创新研究,为形成合力加快集聚区开发建设打好基础。同时,推进集聚区银湖湾滨海新区片区和广海—赤溪片区建设工作,开展全球招商活动,借力港澳及国际资本加快银湖湾滨海新区开发建设。
3.强化数字经济对产业发展的驱动引领作用
把握广东省“双十”产业集群建设机遇,以数字经济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强化传统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做好江门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编制和江门市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研究,加强战略谋划和前瞻部署,壮大具有增长潜能和规模优势的新兴产业,集中力量加快打造新材料、大健康千亿级产业集群,构建传统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的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
4.进一步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完善全市信用联合奖惩一张网。在信用联合奖惩系统推广使用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各部门信用数据信息归集,做好奖惩系统与各市(区)、各部门业务系统对接工作,以实现将信用信息查询和实施联合奖惩作为必要环节嵌入到市政务一体化平台、事中事后监管、公共资源交易等业务流程中,确保应查必查、奖惩到位。同时,做好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整改。进一步完善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功能建设,加强部门信用信息数据校验,督导部门对不符合标准数据的更正,控制信息报送质量,加大瞒报、漏报信息整治力度,进一步提升全市信用信息归集质量。
■数读
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成绩单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部署要求,全面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落户限制,江门市委、市政府分别将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工作列入2020年江门市十项重点改革项目、十件民生实事。
江门市公安局牵头制定了《江门市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修订)》,实施一系列“零门槛”、全放开的落户政策。6月5日,江门市政府十五届10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从今年7月5日起,江门全面取消参保要求、居住年限、就业年限等落户限制,成为全省落户门槛最低的地级市。
流程简便
简化落户材料和流程后省外迁入江门群众可在15分钟内出具准迁证省内迁移最快30分钟可打印户口簿
成效初显
截至今年11月22日全市市外迁入共计10240人
同比2019年增加40.26%“零门槛”户籍制度改革成效已初步显现
人口目标
按照《江门市人口发展规划(2020—2035年)》提出的人口总量发展目标
至2025年
江门市域常住人口预计达530万人中心城区常住人口250万—300万人
至2035年
市域常住人口预计达700万人中心城区常住人口预计为300万—400万人
新闻推荐
江门日报讯(记者/张翠玲通讯员/林慧萍莫君华)“我的祖国,地大物博……”为激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集团教职工的爱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