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物资生产背后的江门担当 已基本形成应急医疗物资产业链,覆盖一般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需求

南方日报 2020-12-15 06:56

开平市红日制衣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加紧生产防护服。董有逸摄

近日,位于江门新会的中集模块化建筑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新会中集”)举行香港竹篙湾隔离中心3A项目发运仪式,启动项目首批248间建筑模块的发运,为香港竹篙湾隔离中心添砖加瓦。

新会中集助力香港抗疫,是江门企业积极参与抗疫大局的一个缩影。疫情发生以来,江门企业主动担当,一批批防疫产品源源不断驰援各地,彰显了“江门制造”医疗物资产业链的实力。目前,江门已基本形成了一般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所需的应急医疗物资产业链,可生产的防疫产品类型遍及口罩、口罩机、防护服、消毒液、测温仪、救护车、呼吸机、汽车设备等多个领域。

在此过程中,民营企业表现尤其突出,在江门市认定的53家防疫物资企业中,民营企业达到52家,占比超过98%。对此,国务院和省政府多次发来感谢信,央视新闻也于上月中对此进行了报道。节目中指出,江门民营经济逆势突破,在疫情中主动担当作为,在创新驱动中标杆示范,推动了江门高质量发展。

记者从江门市工信局获悉,作为江门经济的重要力量,该市民营企业不仅在疫情中作出了突出贡献,还成为侨乡前三季度经济回暖的主要拉动力量。数据显示,今年1—9月,江门市民间投资共完成849.73亿元,增长3.0%,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61.7%;1—10月,江门地区民营市场主体的税收占比为53.38%。

南方日报记者董有逸

敢担当

“江门制造”防疫物资驰援各地

今年5月,位于江门的广东南大机器人有限公司(下称“南大机器人公司”)总经理周志强接到一笔特别的订单:澳门东方永富有限公司经向当地政府部门申请,获批生产一次性医用口罩,但该公司并没有相应的生产设备。经多方协调,该企业从南大机器人公司紧急采购了一条成人口罩生产线设备,成为澳门首家生产口罩的工厂。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江门市圣亚缝制科技有限公司短短数日便紧急改装3条生产线,从服装厂变身胶条生产企业;江门市多快好省机械有限公司克服原材料供应困难,短时间内将产能提升到80万米/天,短短1个月生产胶条达1574万米……

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地在抗疫医疗产品方面的需求暴增,口罩、防护服等成为了紧俏的战略物资。在有关部门的积极协调下,江门的医疗物资和生活必需品企业及时组织了复工复产、扩产、转产,使口罩、酒精、消毒液、防护服等易耗品得到快速恢复供应。

这些防疫物资大部分由民营企业生产。据不完全统计,江门生产防疫及医疗物资的企业超过7400家,绝大多数都是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其中,江门市认定的53家防疫物资企业中,民营企业达到52家,占比超过98%。

“全市民营企业为全国抗击疫情大局生产、捐赠了大量防疫物资,包括防护服、口罩、消毒杀菌器和通风设备等。”江门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举例说,在海外疫情蔓延时,舒尔美、绿岛风等民营企业累计向26个国家和地区的170多个侨团捐赠多批防疫物资,驰援口罩超过95万只。

其中,江门市盈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下称“盈丰智能公司”)是广东省唯一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的民营企业,并被推荐为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其累计向全国各地供应1700台热风缝口密封机,份额占广东省一半以上。其母公司广东盈通新材料有限公司更是全球产量第一的防护服胶条生产企业,累计生产供应热封胶条超过8.7亿米,满足了超过8700万套医用防护服的生产需求。

“我们仅用了17天就完成了国家紧急调拨任务16批次,为全国各地供应了279台压条机,约占广东省调度总量的近三成、全国调度总量的近两成,相当于盈丰智能公司以前近半年的总产量。”盈丰智能公司相关负责人不无自豪地说。

硬实力

“隐形冠军”彰显侨乡产业底蕴

在今年9月举行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盈丰智能公司获得了一项殊荣——“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作为行业“隐形冠军”,盈丰智能公司将自主研发的热风缝口密封机设备整套技术无偿捐献给国资委和5家央企、国企,协助提升全国防护服产量。

在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脱颖而出的江门民营企业,不少都是长期深耕行业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一批“小巨人”企业纷纷走进公众视野,擦亮了“江门制造”的招牌。比如,舒而美是全省八家医用口罩生产企业之一;广东盈通新材料有限公司是全国第一、全球第二的防护服胶条生产企业;海鸿电气公司是世界最大的立体卷铁心变压器生产企业,曾参与港珠澳大桥建设……

“江门民营企业行业门类齐全,例如全市制造业企业已覆盖97%的大类行业、77%的中类行业和55%的小类行业,企业链基础扎实,供应链体系健全,产业配套能力强。”江门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尤其是这次疫情期间,一批民营防疫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带动一批中小企业迅速转产和扩产防疫物资,涌现出一批“专精特新”企业。

“这不仅体现了民营企业的发展韧劲和活力,也展现了江门深厚的工业底蕴和扎实的产业基础。”该负责人分析,目前,江门已基本形成了一般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所需的应急医疗物资产业链,可生产的防疫产品类型遍及口罩、口罩机、防护服、消毒液、测温仪、救护车、呼吸机、汽车设备等多个领域,“在各防疫物资的生产环节,从小至一根口罩的松紧带,到大至整辆医疗救护车,江门都有企业参与其中。”

从细分产业来看,目前江门已形成以江门市迈德非织造材料有限公司、广东南大机器人有限公司、江门市舒而美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主的口罩产业链;以广东盈通新材料有限公司、江门市盈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江门市江海区铁金刚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主的防护服产业链;以广东恒健制药有限公司、江门市广悦电化有限公司、江门市新时代外用制剂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主的消杀品产业链……

数据显示,这些“隐性冠军”企业的经营规模持续扩大,成为侨乡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目前,全市民营企业注册资本超过千万元的有7826家,超过5000万元的有1504家,超过亿元的有605家,分别比2019年增加730家、186家和52家。

冷思考

医疗产业链附加值有待提升

在南大机器人公司的生产车间,一台刚下线的口罩生产设备正在测试,而新一批口罩生产线正在加紧生产中。“自今年转产以来,我们的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其中口罩生产设备的销售额占公司总销售额的比例达到七成左右。”该公司总经理周志强说。

作为一家长期深耕锂电池生产设备、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和机器人教育装备等领域的企业,南大机器人公司依托自身在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控制的技术积累,仅用了18天就成功研发出新型全自动口罩生产线,成为江门率先成功自主研发出口罩生产设备的企业之一。

从此次防疫阻击战来看,尽管江门众多民营企业中涌现了一批像南大机器人这样的创新能手,但总体而言,全市医疗物资生产企业多为中小企业,部分企业甚至没有达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标准,生产的产品大多处于原材料供应、中间加工等产业链的中上游环节。

“以此次防疫物资生产为例,崇达电路、奔力达等电子企业只生产PCB板,为海康威视、TCL、富士康、华为等红外测温仪、平板电脑生产企业配套。”江门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分析,虽然江门拥有多家压条机生产企业和胶条生产企业,但疫情发生前并没有防护服的生产企业。全市虽有一批熔喷布、无纺布、松紧带等口罩原材料生产企业,但疫情发生前全市只有1家医用口罩生产企业,且规模不大,年营业收入只有约900万元。

该负责人认为,这些情况反映出江门以往对医疗物资产业重视程度不够,大部分企业生产附加值较低的原材料、初级产品、中成品,缺乏生产高附加值的终端产品企业,产业链发展存在诸多不足。接下来,江门医疗产业链发展除了要补短板、提高产品附加值抢“话语权”外,更要思考产业融合、开放合作,同时加快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把整个产业链“串珠成链”。

值得期待的是,不少企业都在这次疫情中深刻体会到创新的重要作用,正在采取实际行动挺向产业价值链上游。“公司的胶条业务之所以可以在抗击疫情中能释放巨大能量,一大原因就是我们拥有相关的技术积累。”广东盈通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玉清透露,目前该公司已与北京化工大学在内的多所高校联合设立研发中心,并拥有一支由数十名高技能人才组成的研发团队,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上述负责人介绍,目前江门拥有158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110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其中民营企业占比均超过95%,是全市创新驱动发展的主体。“目前,我们正积极引导企业"上云上平台",率先在全省成立工业互联网联盟,已加入该联盟的110多家成员以民营企业为主,并涌现了一批工业互联网示范标杆企业。”

■焦点

4月以来,江门防疫物资出口呈明显增长态势

全市21家企业

进入出口“白名单”

走进康迈斯(广东)医用品有限公司的无尘车间,伴随着轰鸣的机器声,几台全新的口罩生产设备正在开足马力生产。该公司总经理戴劲文告诉记者,该公司此前已有一部分产品尝试出口到国外,接下来将力争抢占更多出口订单。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趋于稳定、防疫物资库存相对充盈、市场需求下降,如何避免转产企业昙花一现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面对新形势,江门积极引导企业结合全球口罩、防护服需求仍处于高位的情况,推动生产企业转向出口对冲产能过剩。在政企合力推动下,4月以来,江门市防疫物资出口呈明显增长态势,目前共有21家企业进入商务部防疫物资出口“白名单”。其中,13家企业进入医用“白名单”,8家企业进入非医用“白名单”。

15家企业参加广州国际防疫物资展览会

“目前,我们的产品主要出口到欧美、东南亚等地区。”广东金优贝健康用品有限公司是江门市成功进入商务部防疫物资“白名单”的企业之一,该公司董事长王贤文介绍,该公司可生产熔喷布、耳带、平面口罩、KN95口罩、熔喷机器、熔喷料、口罩机等,几乎囊括了口罩生产过程中的全产业链产品。

得益于完善的产业链条,江门民营企业生产的防疫物资在出口市场颇具竞争力,这在今年6月举行的广州国际防疫物资展览会上得到了印证。记者获悉,江门共有15家企业参加本次展览会,共成功申请展位57个,展位面积达到513平方米。“该展会为全国性展会,展位数量共850个。按比例算,江门企业的展位占了6.8%,远远高于全市贸易额占全国的比重。”江门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江门市民营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例如,维达纸业实现逆势增长,前三季度实现产值38.63亿元,同比增长12.73%;而江门市圣亚缝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俊杰则表示,疫情防控常态化后,该公司防护服胶条生产虽有减产,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仍增长10%左右,产品主要出口东南亚等国家。

如今,越来越多涉及防疫物资生产的江门民营企业正将业务重心向出口市场转移。铁金刚机械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国内疫情防控形势稳定后,国内防护服需求降低,但海外疫情仍不稳定,“接下来,我们将视野投向海外市场,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

引导防疫物资出口行业有序发展

要大量出口防疫物资,除了具备完善的产业链条和快速整合产业资源能力外,企业还须办理医疗器械生产许可、出口许可等手续。针对这种情况,江门市有关政府部门走访防疫物资生产出口企业、听取企业需求、及时为企业解答疑难,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加快了全市防疫物资出口的步伐。

其中,协助企业办理有关出口资质成为关键。对此,江门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积极协助有意愿加入“白名单”的企业做好申报工作,目前全市已有21家企业进入商务部防疫物资出口“白名单”。“同时,我们还联合市市场监管局走访防疫物资生产出口企业,听取企业需求,及时为企业解答疑难,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江门有关政府部门多次到我们企业,现场进行指导和监管,解决了我们很多问题。”广东百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金耸说,在政府的帮助下,该公司顺利进入商务部防疫物资出口“白名单”,在出口环节能够顺利快速通过海关,省去了不少繁琐程序,缓解了企业主营业务受到的冲击。

上述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江门将做好政策宣讲工作,及时将国家下达的最新政策要求传达给企业。“随着防疫物资生产企业的增多,防疫物资的质量监管要求将会更加严格,出口该类物品的秩序将会更加规范。我们将加强企业调研走访,为企业提供资质认证方面的详细辅导,引导全市防疫物资出口行业有序发展。”

新闻推荐

江门日报社城管工作室 挂牌成立

江门日报讯(记者/严建广朱磊磊)12月11日,江门日报社城管工作室挂牌成立。在当天下午举行的江门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与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