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岁退休教师潘伟华 热情传播诗词文化
江门日报讯(记者/易航)“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12月9日,73岁退休教师潘伟华同柳桥诗社的诗友们相约在蓬江潮连,吟诗作对,分享诗词歌赋给人生带来的种种乐趣。潘伟华拿出一本薄薄的软面抄,对着麦克风,面向众人,富有感情地吟唱起诗歌来。
戴上老花镜,潘伟华给记者展示了这本软面抄,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这些年他与诗歌的经历,有抄写学习的诗歌,也有自己创作的诗歌。这样的软面抄在他随身携带的背包里,有十多本。“这种笔记本很薄很软,方便随时携带记录,也方便随时拿出来温故知新。”潘伟华说。
潘伟华与诗歌结缘要追溯到1996年。当时还在潮连中学教书育人的潘伟华正面临着全校语文教学改革。作为教务长兼语文教师的他,一直在寻找语文教学的落脚点和突破口。“我们的传统文化,特别是诗词文化里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这些国学知识不仅影响着语文教育,而且对孩子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帮助。”潘伟华回忆起20多年前的决定,眼神里依然透露着坚定,他回忆道:“我每天都会和同学们读诗歌、讲诗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帮助他们文学积累。在写作上,我也会要求学生多引用古诗词在作文中,并鼓励他们多用文言文进行创作。通过这样的改革,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越来越高。现在我仍然保留着每天读诗写诗的习惯。”
退休后的潘伟华,在2011年3月和诗友们成立了柳桥诗社。带着对诗歌的热忱,他们经常去学校指导学生写诗、作文,使学生们更多地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我们每个暑假都会协助社区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免费开设为期十天的诗词学习班,学习班虽设在潮连街坦边社区,但吸引了潮连街六个社区的孩子参加。”潘伟华说。
为了交流诗作,激发灵感,诗社设定每月的9日为诗歌交流日。这一天,诗社成员集中于西江畔的柳桥诗社,分享最近的趣闻与新作。正是有着一群爱诗爱生活的人,蓬江诗词才经久不衰,流传永恒。
新闻推荐
激活中医药发展“一池春水” 江门中医药文化守正创新,焕发新光彩
市民参观中医药展馆,接受中医药文化的熏陶。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制作的中草药标本。江门的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元末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