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今年有四人分别获评全国劳模、省劳模及省先进工作者 新时代“最美奋斗者”演绎实干的力量

江门日报 2020-12-03 08:47

全国劳动模范李海全 广东省劳动模范黄小红 广东省劳动模范钟景良 广东省先进工作者杨炳华

昨日,2020年广东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表彰大会在广州举行。新会区共有三人受到表彰,其中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最美逆行者”钟景良和中车广东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技术骨干黄小红荣获广东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以贴心服务获得群众认同的会城街道北门社区党委书记杨炳华荣获广东省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另外,江门市润宇传感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技术总工李海全在11月24日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今年,新会区共有四人获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广东省劳动模范、广东省先进工作者,他们都是新时代“最美奋斗者”。探寻他们背后的故事,记者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竭尽所能将每项工作做到极致、做到最好。记者带你走近他们,一起学习、弘扬劳模精神。

全国劳动模范李海全

攻坚克难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我相信,荧荧之光能聚集光芒万丈,只要脚踏实地,平凡的工作岗位一样能创造无限辉煌。”

江门市润宇传感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技术总工李海全说道。今年,李海全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李海全在2001年从重庆大学自动化专业毕业后,回到江门工作,于2003年加入康宇公司(江门市润宇传感器科技有限公司的母公司)。随后,他多次带领创新团队攻坚克难,填补了国内传感器领域的技术空白。

“2003年,康宇公司只是国内一家普通的传感器代理商,那时候,传感器的核心技术被美国等发达国家垄断,中国不仅要花费巨大的代价购买进口传感器,还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安全威胁。”李海全回忆说,他加入康宇公司时,恰逢公司提出实现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国产化的战略目标,25岁的他毛遂自荐,主动提出组建设计团队,开发国产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

“那时,我们每天趴在电脑前做原理图优化设计、做软件设计,遇到磁致伸缩效应等不懂的专业知识,就看书查资料重新学习。”李海全说,为了解磁致伸缩效应、压磁效应等原理,他硬啃下了几百篇英文版专业文章,同时,为了获得最优的波导丝线装配工艺,他带领团队进行了上万次实验,“经常通宵达旦,为测试传感器在低温下能否正常运作,我们还远赴东北高寒地区,在-40℃的高寒地区做实验,坚持了一个多月”。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海全的团队最终完成了一套完整的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其产品技术和质量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并于2005年批量生产,目前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60%。

过去10多年,李海全坚守在科研一线,先后负责40多项高新科技产品的技术开发项目,产品广泛应用于军工航天、煤矿机械、工程机械、高铁桥梁、油品化工、风力发电等行业。

他带领技术团队研发的SSI输出磁致伸缩线性位移传感器采样频率达到2.5KHz,具有如闪电般迅捷的响应速度,填补了国内多年来的技术空白,属于国内首创的产品;开发的“KYDM-F数字输出磁致伸缩液位传感器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在2019年为公司创出1500万元净利润;开发的双位置测量磁致伸缩线性位移传感器申报实用新型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5项,获得多项市级、区级的科学技术奖。

李海全还成立了江门市首个劳模创新工作室——李海全劳模创新工作室。该劳模工作室先后为集团公司培养输送了超过30名高层次人才。其领导下的江门市润宇传感器科技有限公司,2016-2019年,经营规模保持年均31%的增长。

近年来,李海全先后获得了广东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模多项荣誉称号。李海全表示,这些荣誉是对他的肯定,也让他有了更多的责任,“作为全国劳动模范,我有责任发挥带头引领作用,为企业的发展、社会的建设贡献更多的力量”。

广东省劳动模范黄小红

设法提升生产效率完成“不可能的”任务

“我并不特别,只是比大部分同龄人更为幸运,单位为我提供了一个学习技能、展示才能的好平台。”

中车广东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制造安全部车体车间工段长黄小红荣获广东省劳动模范称号,他将成绩归功于单位给予的机会,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劳模”这个称号他是名副其实的。

黄小红2012年毕业后随即进入中车广东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成为该公司制造安全部车体车间的一名技工。过去7年,他快速成长,入职第三年就成为车体车间的班长,去年又成功晋升为车体车间的工段长。

“他的性格坚韧,从不轻言放弃;做事专注,喜欢研究,而且常常能够带给人们惊喜。”黄小红的上司、车体车间主任莫凌峰介绍说,“车体车间接到了广珠城际动车组项目的生产任务之际,面对生产任务重、交付周期短的双重压力,黄小红主动带领一班技能骨干进行研究、试验,最终成功提升了生产效率,帮助我们顺利完成了任务”。

“按照我们当时的人员配备,理论上可以实现一天生产一辆车的目标,但现实生产过程中很难达到理论所需的条件,所以我们刚开始时需要约1.5天才能生产一辆车。”黄小红坚信,实际生产一定有办法无限地接近理论时间。

那段时间,黄小红组织了一批技能骨干对生产的各个工序进行分析、研究,最终他们发现A1209这个工序之前有三分之一的焊接工作无需做反变形便可达到工艺要求。“只需要进行合理的工序拆分,人员调配,就可以消除工序等待、人员动作等环节的浪费。”黄小红说,经过多次实验,他们最终成功实现了每天生产一辆车的目标,最高峰时曾在6天内生产了8辆车。

不仅如此,生产广珠城际动车组项目过程中,黄小红还组建了车体“青年先锋队”,该先锋队共完成了1500多项广珠城际动车的技术更新整改,提交了20余份改善提案,为整个项目的生产作出很大贡献。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去年3月,黄小红带领团队进行铝合金地铁车体线的生产试制,用一个月时间完成了公司第一辆深圳地铁6号线的车体试制,用实力证明了中车轨道交通车辆公司具备铝合金地铁车体的生产能力;去年5月,黄小红组织人员对地铁车体生产线的全工序进行优化,大幅度提高了公司车体的生产效率;去年11月,黄小红立下生产任务“军令状”,带领动车大部件工段所有生产人员“白+黑”“5+2”进行深茂动车车体生产,解决了各种生产瓶颈难题,高效完成深茂项目的车体生产任务。

这就是黄小红,能做到100分绝不要99分。他说:“作为一名老员工,我们对公司有一份感情,更有一份责任,当公司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就要主动站出来,为公司贡献自己的力量。”

广东省劳动模范钟景良

舍小家顾大家支援武汉抗疫

“面对陌生的病毒,肯定害怕,但作为一名医护人员,这种时候必须挺身而出。”

新会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钟景良今年2月9日至3月20日期间,带领江门市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支援武汉,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书写下了一个个奋不顾身、舍小家顾大家的动人故事。钟景良今年荣获了广东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故事从2月9日开始。当天上午8时许,钟景良查看医院微信群的工作信息时,发现了召集医护人员支援湖北的信息,于是,马上报名参加,随后被任命为江门市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长。“武汉封城后,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陆续支援湖北,我一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只要国家需要,我随时愿意到前线去。”钟景良介绍,报名当天,他们便从江门出发赶赴武汉,被安排到武汉客厅方舱医院。

2月12日晚上,钟景良成为江门市支援湖北医疗队第一位进舱的医生。“方舱医院防护物资够不够、方舱内外的温差大不大、方舱内开展医疗工作难不难等问题,在大家正式进舱前都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钟景良说,第一次进舱,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他承担着为队友“探营”的任务。

“当晚8时进舱,我提前两个小时不敢吃喝。”钟景良说,首次进舱,他和梅州的队员负责B仓的b区,分管200位病人,“进舱后,他没有正式交班完毕,病人就开始围着医生提出各种问题,部分病人还有些焦虑。我们首先用笔记录好每位病人的需求、安抚他们的情绪,然后慢慢摸索用电脑开医嘱”。

首次“探营”,钟景良发现了一些困难。如因为穿着防护服,眼镜特别容易起雾,他进舱不到一小时,眼镜就全模糊了;再比如,因为戴着两层口罩,还要把防护衣和口罩用透明胶带粘在一起,因此,人容易出现缺氧现象,需要经常性地深呼吸等。钟景良及时地将这些信息告诉了队友,让他们有了更好的心理准备。

回忆起支援武汉的40多天经历,钟景良说,有困难,但留下了很多感动的瞬间。比如2月9日出发当天,市、区各级领导的鼓励及媒体和乡亲们通过网络平台发出的祝福和关心;撤离武汉那天,武汉人民在街道两旁、楼房的阳台上向他们挥手道别、道谢的瞬间……

“最难忘的是病人对我们的信任、肯定。”钟景良说。

“2月17日,我第一次查房时,有位64岁的女病人,因为感觉症状加重显得有些焦虑,我跟她聊了一段时间,并根据她的症状给她开了些药,后来她主动加了我的微信,给我发了一封四五百字的感谢信。”钟景良说,很多病人最后都成为了他的朋友,他感觉支援湖北的医生和武汉人民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医患关系,而是并肩作战的战友,大家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也在战斗中逐渐从互不相识到知心,再到患难与共,“回江门后,还有很多病人通过微信告知他们的最新情况,能够获得他们的信任,我很高兴”。

如今,钟景良已经回归自己熟悉的工作岗位。他说,今后将以加倍的努力,站好每一班岗。

广东省先进工作者杨炳华

扎根基层为群众解烦事难事

“居民对社区工作人员从认识到认同,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认识你,可能只是见过面,但认同你,就必须接受了你的服务,确认你是做实事的。”

会城街道北门社区党委书记杨炳华,通过一件件实事,将社区居民凝聚起来,成功将北门社区打造成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杨炳华今年荣获了广东省先进工作者称号。

杨炳华从事社区工作逾30年,与北门社区结缘时间最长。“2008年,我刚到北门社区就碰到了一件棘手的事情。”杨炳华回忆,他走访社区时,发现北门社区里有个石油气钢瓶检测站擅自安装了一条旧气瓶翻新生产线,生产过程中,将旧瓶里的废气直接排放,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居民打算租用泥头车运泥堵塞检测站的大门。

“我到现场协调解决问题时,有些居民起哄说新来的书记来"作秀"了。”杨炳华说,一开始居民并不相信社区干部,因此,他一方面继续耐心做好群众工作,劝阻大家不要有过激行为;另一方面,他积极联系相关部门到现场办公,研究解决办法,“2008年底,新会区人民法院依法查封了该生产线,此时,居民认同我们的工作,给社区送来写有"营造和谐社区群策群力净化空气环境同心同德"的锦旗”。

获得居民的肯定后,杨炳华没有因此满足,他下决心要为居民办更多实事,并确定了“以服务促和谐、以创新促发展”的工作思路。

北门社区在编工作人员有18人,社区居民却超过2万人,要实现“以服务促和谐”的目标并不容易。杨炳华的“妙招”,在于将党建工作作为社区建设工作的龙头核心,以党员作为居民义工队的核心,培养党员义工的骨干,带领群众参与社区建设。

目前,北门社区已建成“党员群众服务街”,成为全市首个党建服务综合性示范平台。此外,为了让服务更加精准、精细,杨炳华还带领北门社区干群积极响应市、区号召,在全市首推立体式“网格化”管理,并依托圭峰会城社区居民综合服务信息平台,为居民提供了“互联网+”服务,通过“线上+线下”服务的方式解决居民生活的琐事、难事,让居民逐步形成“有危难找警察、有困难找社区”的新观念。

“我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社区干部还会主动上门帮我家洗手间装上扶手。”北门社区70多岁长者陈长胜说,如果可以给杨炳华带领的这届社区党委打分,他会打100分。

“社区工作,干的是"芝麻事",谋的是"民心计"。”杨炳华说,社区工作面对的是管道堵塞、噪音扰民、路灯不亮等琐碎事,这些却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做的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却依然很有成就感。走进社区,群众会主动跟我们打招呼、聊家常,把我们当成家人,这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认可和鼓励”。

文/图林润开邹景云黄泽彬

新闻推荐

崖门出海航道二期工程力争年内动工 通航标准将大幅提升

崖门出海航道二期工程走向示意图。江门日报讯(文/图毕松杰匡雷)昨日,崖门出海航道二期工程标段举行签约仪式。建设单位江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