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来路 阔步向前 写在江门一中90周年校庆之际

江门日报 2020-11-27 07:49

建筑面积达9000多平方米的新体育馆。 江门一中校园美景。 江门一中红楼。

九秩风华,薪火相传;滋兰树蕙,杏坛飘香。

打开历史的卷轴,从1930年到2020年,从江门市立中学、新会县立第二中学到江门市第一中学,90年时光流转,成就了江门一中一段波澜壮阔的过往,积淀了丰厚的历史底蕴,也拉开了新时代的序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江门一中在新校区建设、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创建、教育资源重组、新课程改革深化、新高考模式变革、扩容增效工程建设与江门一中教育集团组建七大领域顺时而谋,大胆改革,迸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90岁的江门一中始终不忘她来时的路,不改初心,阔步向前,用智慧与汗水,浇灌出一树花开。值90周年校庆之际,让我们走近江门一中,了解她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文/图江门日报记者娄丹张翠玲

A

风云激荡大浪淘沙

回溯校史,江门一中是由新中国成立前的新会县立第二中学、蓬江中学和缅香中学合并而成的。

1930年,江门一中还叫“江门市立中学”,前身是创办于清乾隆二十五年的景贤书院。1930年,江门市立中学扩建新校舍落成,这是江门一中的纪事元年。1931年间,江门改市为镇,归辖新会县,学校遂改名为新会县立第二中学。后因学生增多,校舍不足,经社会贤达倡议,发动省、港、澳及海外五邑人捐资,1933年,红楼建成,中学部便搬迁于此。抗战期间,为避战火纷扰,学校又被迫迁往新会天马古井、白庙、司前等地。1945年抗战胜利后,学校回归红楼,复名为新会县立第二中学,直至新中国成立。

1951年,缅香中学与蓬江中学合并,改名为“江门市第一中学”;1953年,学校再与新会县立第二中学合并,江门一中学校主体正式“集结”完毕。

回看江门一中的创校之路,那是一段风云激荡的时代。一堆令人眼花缭乱的“曾用名”,一段曲折的办学历程,无不折射出一代代一中人对教育的坚守和执着。分分合合,兜兜转转,有辉煌,有落寞,个中经历虽不免辛酸,但大浪淘沙过后,江门一中始终屹立不倒,延续至今。

B

逐浪扬帆奋楫争先

2005年,江门一中搬迁至新校区,开启了新的篇章。

全校81间教室陆续安装了空调和交互式电子白板,两幢科学楼建有理化生探究实验室、信息中心和科技中心,占地2015平方米的图书馆,建筑面积达9000多平方米的新体育馆……自新校区启用以来,学校的硬件设施和各功能场室不断增加、完善,为教育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除了拼“硬件”外,江门一中还注重在“软件”上下功夫。2013年,江门一中不满足于教学模式的现状,大胆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实施了以导学案运用和小组建设为支点的高效课堂教学,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活跃度。

名师成就名校。在师资方面,江门一中打造了“最强天团”。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杨青兰、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麦剑平、市优秀教师毛永秀,还有以黄丕木、徐先善、蒋嘉骏为代表的思政教育团队等,名师托起了育人的希望和未来。

江门一中全体教师坚守始终不渝的教育理想,也哺育了一批批优秀学子:学科奥林匹克竞赛获奖的学生不胜枚举、历届高考“状元”成就灯塔、考入国内外名牌大学的毕业生难以计数、空军招飞成为学校特色……杰出校友在江门一中的校史上也可谓灿若星辰,有学人名家如梁启业、黄嘉祐、黄军就等,有政商名流如林迪夫、万国江、聂云宸等,更有医护群英如余尚贞、李宇明、区博文、郭禹标、梁彦珊、邓冏睿等大爱无疆、舍己抗“疫”。

在新时代教育的浪潮中,江门一中扬起追梦的风帆,破浪起航,勇立潮头。

C

勇闯新路遇见未来

“用江门一中老书记的话来说,学校前后经历了三次腾飞。”江门一中副校长唐健荣如是说。第一次腾飞,是江门一中的创校史。第二次腾飞,在20世纪60年代,学校被认定为广东省首批重点中学,高考获全省第一,那是一种历史上的高光时刻。第三次腾飞,是在20世纪90年代,1990届毕业生大放异彩,出了两名广东省理科状元;1992年,一中人记住了一个名字——陈涵,他在当年的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夺得金牌,以第一名的成绩为江门一中校史添上了闪亮耀眼的一笔。

新地方,新开始,自搬迁到新校区后,全体一中人都期待着第四次腾飞。而学校扩容增效工程的启动以及教育集团的组建,为腾飞奠定了基础和希望。

去年11月,江门一中的扩容增效建设工程举行了奠基仪式,该工程建设包括新建1幢科学教学楼、1幢科创中心教学楼、1幢教师宿舍,以及地下车库、设备房等配套工程,总建筑面积约42502平方米,项目估算总投资1.8亿元。以上工程有望如期竣工并交付使用,学校日后的发展有了更强有力的硬件保障。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在集团化办学这盘“大棋”上,江门一中也有新动作。据了解,将以江门一中为龙头,整合优质教育资源,组建江门一中教育集团。首期,先由江门市第一中学景贤学校、江门市第二中学、江门市第一中学附属实验学校等三所初中参与组建,着力探索初高中优质生源一体化教育机制,着力创新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合作模式。“集团成立后,我们将与时俱进,顺势而为,逐步强化集团办学的优势,力争实现协同办学、文化融合、资源共建共享,携手共同发展。”江门一中校长蓝斌说。

时光流转,征程漫漫,江门一中挥斥方遒,在侨乡教育史上书写了一段又一段精彩的篇章。步履不停,梦想不灭,90岁的江门一中将在教书育人的大道上,继续阔步向前。

“我”与一中的“独家记忆”

回忆就像赴一场约会,一座城,一所学校,一个人,一段青春,一种回味。

九十载薪火相传、积淀成长,九十载春华秋实、桃李芬芳。对江门一中来说,九十年辛苦耕耘迎来满园桃李艳;流水经年,抚今追昔,对江门一中的学子们来说,久违的时光在心底依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书声琅琅的教室,恋恋不舍的图书馆,浓情依依的红楼……

一朝一中人,永生一中情。值江门一中90周年校庆之际,记者联系了几位校友,一起回忆似水流年,共话母校过往。

20世纪40年代校友区德麟:战火纷飞中圆了读书梦

今年92岁的区德麟,是江门一中1946届校友,彼时学校还叫新会县立第二中学。回忆过去的读书岁月,区德麟坦言,不可谓不难忘。

“我在一中的时候,正值抗战时期,战火纷飞。”区德麟说,“虽然当时的学习条件很艰苦,但是全体一中人都顶住了压力,同心协力,同学之间也互相关心,这是我坚持下来的动力。”92岁高龄的区德麟,时不时还会想起自己的同学。“70多年过去了,如今还健在的同学屈指可数。我很庆幸,自己还可以见证江门一中90岁生日。”区德麟感怀道。

值得一提的是,从区德麟算起,一家三代都是江门一中校友。“我的女儿和三个孙子,都先后考入江门一中,又从江门一中出发,实现了人生的价值,我很感激江门一中对我和我的孩子们的培养。”区德麟说。

如今区德麟虽年岁渐高,但对母校的热情却依然十分高涨。今年国庆期间,他亲手画了一幅江门一中90年办校示意图以及创作了一首祝福诗献给母校。“红楼学府庆长春,景贤岁月今还在。雄伟英姿蓬江立,九十风韵沐春风……”采访间隙,区德麟不禁动情吟诵这首送给母校的诗。

20世纪60年代校友黎协卿:师生收集砖头铺就美丽校道

今年74岁的黎协卿是江门一中1964届校友。不仅是她,她的两个女儿也是江门一中校友,外孙女如今还在江门一中就读。一家三代一中人,对一中有非常深厚的感情。

“我们这一代一中人,对母校感情极深。”黎协卿说,20世纪60年代的江门一中是“省重点”,与华师附中、广雅中学齐名,大家都以进入江门一中就读而自豪。

“那时候,国家经济困难,学校也特别简陋,记得当时没有足球场,校道也全部是泥土。师生们就自发收集砖头用来修校道,那时候的校道,就是我们一块砖一块砖亲手铺起来的,从红楼图书馆一直延伸到教学楼。”说起当年在校园的情况,黎协卿有说不完的话。

“高三毕业那年的暑假,师生又一起义务劳动,硬是挖开了半边山,建起了足球场。”尽管已过去近60年,但谈起当年的事情,黎协卿仍然很激动,饱含深情。

听说母校90周年校庆,黎协卿远在北京的小女儿还特意写了书法作品寄回来,让姐姐送去母校,以表庆贺。“我们都希望江门一中越办越好,为祖国、为家乡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黎协卿说。

20世纪80年代校友伍欢雪:传承父亲衣钵回母校继续奉献

1986届校友伍欢雪,如今是江门一中的总务处主任,她自己以及家人,都与江门一中有着深厚的渊源。她的爸爸伍国强,是江门一中的退休教师,两个妹妹以及家族第三代的两个孩子,都是江门一中的校友。“从13岁起到现在,除了大学本科的4年外,我都是在江门一中度过的。”伍欢雪说。

20世纪90年代,大学毕业的伍欢雪其实有很多选择,但她却毅然选择回归母校。“做老师的想法是在高二的时候萌生的,我想我喜欢站在讲台上的感觉,当然,父亲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伍欢雪说,父亲在江门一中做教师的时候,曾经用他的努力感化了不少学生。“我想这就是教育的力量,我从父亲身上看到了"辛苦并快乐着"的状态,所以大学毕业后我就一门心思要回江门一中做老师”伍欢雪说。

从学生到老师,身份的转变,也让伍欢雪感慨颇深:“我在江门一中,从青年教师成长起来,如今也从徒弟变成师傅了。而现在,更有我教过的学生回来江门一中当老师,这种感觉很奇妙。我想,这就是传承。”

21世纪初校友项斌:很庆幸能有两个校区的不同记忆

2005年,对江门一中和江门一中校友来说,是值得铭记的一年。这年9月,江门一中由蓬莱山搬迁至江海区金瓯路,开始实行全寄宿管理。2004年入学的项斌刚好赶上,高中三年,她和同学们在两个不同的校区度过。

“当时听说学校要搬迁,心情有点复杂,一方面是不舍得,另一方面又很期待。”项斌说,因为她初中是在景贤学校读,所以等于在旧校区度过了4年时光。“我们对当时的教学楼、单车棚很有感情,但是来到新校区,过真正的集体生活,感觉也很好,在学校的时间更长,和同学的感情也更深。”项斌说。

尽管当时新校区的各种设施设备还不完善,但项斌和同学们仍慢慢对新校区有了感情,并越来越深厚。“我想高三那年的记忆,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最难忘的。那段时间,我们是在新校区度过的。”项斌说。

“毕业后再回校,看到新建的体育馆、风雨球场、塑胶跑道、荷花池,真是越来越漂亮!这时候,我们就会感叹自己"生不逢时"。”项斌笑言。

“我们其实很庆幸,能拥有两个校区的不同记忆。”项斌表示,新校区图书馆保留了红楼的设计,这不仅是一种传承,也是对一代代一中人的精神慰藉。

新闻推荐

吃陈皮美食 赏特色表演 500余人领略新会独特魅力

江门日报讯(见习记者/殷浩轩)近日,2020“游启超故里·品新会陈皮宴”活动在新会龙泉度假酒店举行,活动吸引超过500人参加,他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