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企业18天时间研发出新型全自动口罩生产线 小型智能口罩生产设备成“展会明星”
■粤港澳大湾区科创先锋大赛·先锋企业样本⑧
在江门高新区的广东南大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大机器人公司”),一台刚下线的口罩生产设备正在测试,而新一批口罩生产线正在加紧生产中。“自今年转产以来,我们的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其中口罩生产设备的销售额占公司总销售额的比例达到七成左右。”该公司总经理周志强兴奋地说。
作为一家长期深耕锂电池生产设备、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和机器人教育装备等领域的企业,南大机器人公司依托自身在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控制的技术积累,今年2月仅用了18天时间就成功研发出新型全自动口罩生产线,成为江门率先成功自主研发出口罩生产设备的企业之一,彰显了“江门创造”的创新实力及社会担当。
●撰文:董有逸
助力澳门首家口罩厂投产
今年8月,第九届江门先进制造业博览会在江门珠西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现场,南大机器人公司展出的一台小型全自动口罩生产线成为展会“明星”产品,吸引众多客商驻足观看。“这是我们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口罩生产线,只需一个人即可操作。”南大机器人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笔者,这台机器价值20多万元,占地不到3平方米。
“我们的全自动口罩生产线每分钟可生产105个口罩。”周志强介绍,疫情发生以来,口罩生产设备一度成为紧缺物资。为此,南大机器人公司紧急组织研发团队进行技术攻关,成为江门率先成功自主研发出口罩生产设备的企业之一。
全自动平面耳带式口罩生产线的研制主要包括自动卷放料、折叠压合裁剪、半成品分离翻转等多个工艺,涉及上万个电气控制及机械自动化零部件,技术人才需求量大、专业化程度高。在周志强看来,公司之所以能够快速研发并量产出全自动口罩生产线,离不开校企合作模式提供的技能人才,更离不开过去几年的技术攻关。
“通过自主创新,我们在自动化领域积累了不少核心技术,具备了成熟的柔性生产能力,也搭建了稳固的零部件供应体系。”周志强介绍,公司的口罩生产设备还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定制。
例如,澳门东方永富有限公司向当地政府部门申请,获批生产一次性医用口罩,但该公司并没有相应的口罩生产设备。经多方协调,南大机器人公司紧急向该企业提供了一条成人口罩生产线设备,后者由此成为澳门首家生产医用口罩的工厂。“澳门的厂房寸土寸金,为了满足客户的要求,我们还特别研发了迷你型全自动口罩生产线。”周志强表示。
建立“校中厂”解决行业难题
今年年初,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工程专业的刘昌海博士接到一个特殊的任务:作为江门市科技局选派的“科研小分队”成员之一,他将进驻南大机器人公司生产车间,协助企业完成电机与驱动安装调试等工作,为口罩生产线的研发生产提供帮助。
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探索灵活的研发模式,是南大机器人自主创新的一大法宝。除了通过政企合作加快研发进度,该公司近年来还不断加大科技投入,积极与各大院校及科研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先后与五邑大学建立了研究生工作站、与武汉理工大学建立了博士后实践基地,尝到了“产学研”合作的甜头。
其中,该公司与校企深度合作建立“校中厂”的模式,颇具代表意义。作为广东老牌工业城市,江门产业结构相对传统,不少企业都存在技术改造的客观需求,乐于使用工业机器人去降低人力成本、提升工作效率。
“不过,智能机器人这个行业的特殊性就在于:售出高端设备,还需要有相应人才来匹配企业的升级需求。”周志强介绍,为了更好地推动加快机器人产品的研发进程,公司决定与位于江门的广东南方职业学院进行全方位的合作。
广东南方职业学院负责人介绍,通过上述合作的模式,该校结合南大机器人公司的发展需求,培育了一批具备相关专业理论功底的学生;而公司则向学校分享相关行业的研发技术成果,为学生提供一个实实在在的实践平台。“这样既可以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又可以满足学校的教学培训需求,也为学生拓宽了就业渠道。”该负责人表示。
通过产学研合作,南大机器人公司快速攻克了一批技术难题。“如今,我们的机器人产品已涵盖平面、关节、视觉等细分领域,广泛应用到江门及周边城市的企业车间,可有效完成高精度组装、上下料、焊接等工序。”周志强不无骄傲地说。
■观察眼
政府应加大创新要素供给力度
在江门,科技型小微企业是全市3万多家小微企业里最具活力以及最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但在笔者看来,这类企业一直饱受资金短缺、人才缺乏等问题的困扰,这也成为制约它们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正因为如此,像南大机器人公司这样的初创企业显然具备一定的样本意义,可为其他科技型小微企业提供更多创新发展的信心。
实际上,目前江门全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中小微企业仍然偏少,研发投入相对薄弱。江门市相关部门进行的一份调查问卷显示,江门目前绝大部分的中小微企业没有专门的科技开发部门,60%的中小微企业没有科研资金投入,这直接降低了中小微企业的创新能力。
如何鼓励更多中小微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笔者认为,政府和社会都应该为它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特别是从政府的角度看,面对千家万户的市场主体,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政府的职责更多的是丰富供给端,为小微企业提供各类公共服务平台,丰富创新要素市场,降低创新成本,让更多的创业者放下包袱、勇于创新,最终成长为创新驱动型企业。
新闻推荐
江门日报讯(记者/梁佳欣)近日,江门市新型职业农民协会换届暨第二届第一次会员大会在新会陈皮古道举行,选举出新一届理事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