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宁铁路到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 江门人的百年“铁路梦”
□江门日报记者唐达
“呜——”,列车月台上,随着一声汽笛自远而近,一扇联结着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与新宁铁路的时空之门,缓缓开启。1920年,全国最长的侨办民营铁路——新宁铁路在五邑大地全线建成通车。在新宁铁路全线建成一百年之际,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将于今年11月15日起运行。这是江门在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新征程上迈出的又一重要一步。从梦启到梦圆,江门人的“铁路梦”已走过百年历程。
新宁铁路开启百年“铁路梦”
晨光穿过层云,倾泻在西江之畔的北街火车站旧址。这里既是新宁铁路的终点站,也是侨乡百年“铁路梦”的“始发站”。一段辉煌的侨乡铁路历史篇章,由此而始。
一百多年前,由台山籍旅美华侨陈宜禧先生主持建造的新宁铁路破土动工,历时14年,在1920年全线建成。40多个车站、200多座桥梁、全长133公里,使新宁铁路成为当时全国最长的侨办民营铁路。
铁路改变了五邑。“乡亲们沿水路抵达北街火车站后,经新宁铁路能抵达台山等地。同时,大量物资也经此进入五邑,促进了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五邑大学教授张国雄如此描述道。
作为第一条国人自行设计、自行施工、自筹经费修筑的民营铁路,新宁铁路虽然只存在了短短30年就因战火而遗憾拆毁,但它却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留下了永恒的侨乡印记。
张国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孙中山先生曾在其所著的《建国方略》中,把新宁铁路纳入全国铁路建设规划之中,承担着从广州直至台山广海湾的交通大通道的重任。
重任落于肩,历史选择了五邑侨乡。
五邑侨乡,人才辈出,是岭南领风气之先的地方。这份自信与气魄,使五邑人敢于坚持“不用洋钱、不用洋工、不用洋人技术”,在漫长的14年里勇当铁轨上的“追梦者”,并最终筑就了新宁铁路。
张国雄认为,这条铁路背后,不仅折射了五邑乡亲通过蒸汽文明,推动家乡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强烈愿望;更展现了五邑华侨华人对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无限渴望和不懈付出。
这就是五邑文化,这就是侨乡精神。
江门圆了新时代的“枢纽梦”
江门,大江之门。昔日,挟西江、潭江两大流域的河海联运之利,地处珠三角西部的江门曾长期作为省内水陆交通枢纽。
沧海桑田,百年一瞬。今日,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承东启西”的重要节点城市,江门之“门”被赋予了更深远的时代使命。
梦启百年,江门在追梦。
2011年1月7日,广东省内首条城际专线铁路广珠城际铁路正式开通,江门重回全国铁路版图,融入珠三角“1小时生活圈”;
2012年12月29日,广珠铁路竣工运营,改写了珠江西岸无货运铁路的状况,更充分发挥了江门面向港澳沿海、背靠内陆腹地的地缘优势;
2018年7月1日,江湛铁路首发列车驶出,历经四年建设的江湛铁路,结束了西部台开恩三市不通铁路的历史,江门迈入高铁新时代……
从无到有、从支线到主线,江门打响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交通大会战”,一步步朝着“珠三角西翼与粤西地区联系的交通门户、珠江西岸综合交通枢纽”的目标砥砺前行。
2020年11月15日,历时3年建设的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开始售票运行。
作为省内第四大轨道交通枢纽,江门站与北部的广州南站和佛山西站、东部的深圳北站,形成了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枢纽“黄金三角”。
这是江门交通事业发展史上的伟大“里程碑”,这是江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新引擎”,这是江门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高速“加速器”。
在五邑大学经济学教授刘志坚看来,江门站提高了城市通达性,拉近了与大湾区核心城市的空间距离,强化了高端产业资源要素集聚,交通枢纽优势迅速转化为城市发展优势,改写了大湾区经济地理格局。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蔡勇认为,江门站填补了珠江西岸缺乏大型交通枢纽的空白,完善了大湾区和珠西都市圈的现代交通网络,使江门成为大湾区辐射粤西乃至大西南的“辐射之门”。
百年追梦路,圆梦在今朝。
“今天江门站已经开始售票,我感到很激动。”张国雄感慨道,这不仅圆了江门百年“铁路梦”,更圆了新时代江门的“枢纽梦”。
新闻推荐
学生们进入模拟逃生屋,参加消防演练。江门日报讯(文/图见习记者/张舜同通讯员/周崇飞)为认真做好“119”消防日宣传活动,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