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综合治理14条跨县重点支流 投资约30亿元,计划用5年时间,治理河流总长436.67公里
□江门日报记者皇智尧
今年6月,随着江门市碧道建设工程EPC+O项目,同时也是作为全省首个确定采用、全市统一打包EPC+O模式建设的碧道项目的动工,标志着江门全面打响万里碧道建设攻坚战。日前,江门市再次通过EPC+O模式,自主实施西江潭江14条跨县重点支流综合治理工程,标志着江门朝着逐步实现“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目标更进一步。
据了解,江门市西江潭江跨县重点支流综合治理工程(一期)EPC+O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计划用5年时间,治理河流总长436.67公里,系统推进水安全保障、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万里碧道、流域综合调度等工程建设,主要任务是保障水安全、改善水环境以及管理保护水域岸线,达到防洪排涝、水环境治理的目标,创建可持续的生态景观。
治理完成后水质监测断面将全部达标
据了解,目前市河长办已牵头组织完成项目可研、立项、招标、合同签订工作,由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门市科禹水利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澳马(江门)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水务运营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中标。“该工程是澳马集团在江门一次性投资规模最大的建设项目,是公司参与江门基础设施建设,深度融入江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澳马集团董事长马志达表示,接下来将充分发挥在资金、技术、管理和社会资源整合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全力保障西江潭江流域跨县重点支流综合治理工程(一期)EPC+O项目稳步推进。
记者了解到,纳入江门市西江潭江流域跨县重点支流综合治理工程(一期)EPC+O项目的14条跨县重点支流包括荷塘岛水系、江门水道、礼乐河、龙湾河、田金河、沙冲河、址山河、新桥水、镇海水、莲塘水、蚬冈水、白沙水、新昌水和公益水,治理河流总长436.67公里,包括堤防加固107.97公里,护岸治理161.986公里,清淤疏浚290.21公里,水工建筑物40宗。
该工程预计工期为5年,投资约30亿元,预计到2025年,江门市西江潭江跨县重点支流防御洪涝能力整体提升,受洪水威胁严重、洪涝灾害较频繁的重要河段防洪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所有跨县重点支流的防洪排泄标准全部达到现行规范要求,同时河流水环境和水生态明显改善,所有河长制水质监测断面全部达标,均达到IV类及以上,江门市跨县重点支流初步实现“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目标。
据市水利局项目有关负责人介绍,江门市跨县重点支流综合治理工程(一期)EPC+O项目将于本月中旬完成项目初步设计审查、批复,工程预计在今年12月前全面开工建设,2025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实现干支流全流域同步治理
据介绍,西江潭江14条跨县重点支流综合治理工程是江门市推进西江、潭江流域41条重点河流(水系)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举措。“今年江门市采用EPC+O模式自主实施西江潭江14条跨县重点支流综合治理工程,将加快解决洪(潮)涝灾害频发的老问题,以及水资源供需矛盾、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等新问题,进一步推动江门市坚持治水、治城、治产相融合,全流域、全要素、全方位开展河湖综合治理工作。”市河长办有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江门市将西江、潭江流域41条重点河流(水系)综合治理工作作为河长制工作重点,结合每条河流(水系)实际情况,围绕水安全保障、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方面,因地制宜,编制综合治理方案并实施综合治理措施,通过加大工业、农业、生活、林业、渔业等各类污染源治理,实现干支流全流域同步治理,以推动西江水质持续向上向好,潭江国考牛湾断面2020年达到Ⅱ类水质目标。
目前,41条重点支流综合治理方案的编制工作已全部完成。结合中小河流(二期)项目建设、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工作和城市品质提升工程等,全部41条河流相关河段已经启动实施堤防加固、清淤、污染源治理等系列综合治理工程。“今年年底前,江门市各市(区)还要至少自主实施一个非跨县重点支流治理项目。”市河长办有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在重点支流综合治理工作中,各市(区)相继开展了重点河流的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如,鹤山市创新统筹治理模式,对鹤山人民的“母亲河”——沙坪河进行系统治理,沙坪河从以往遍布垃圾、人人避而远之的臭水河,变成水清岸绿的滨水长廊,水质从长期劣Ⅴ类提升至Ⅳ类,成为“网红”打卡点。2019年,沙坪河综合整治工程成功入选“广东省首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
新闻推荐
江门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于2020年8月28日通过的《江门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