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间小店,搭建起创业就业的平台,服务了百姓民生,活跃了市场经济 小店经济点燃人间烟火
江门华园路的“西苑美食”,20多平方米的店面,每天早上7时就有食客排队吃早餐;江边里两旁,几十家茶饮小吃店夹道相迎,吸引着来往的消费者;遍布市区大街小巷里的美宜佳、小二街便利店,更是连接着居民日常生活的“最后一百米”……
这些在我们身边的小店小到不起眼,却点燃了人间的烟火,也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在江门,个体工商户占市场主体83%以上,2020年上半年度,江门市新登记个体工商户35967户。一家家小店创造着就业岗位,为“六稳六保”作出了巨大贡献。
不久前,商务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小店经济推进行动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形成人气旺、“烟火气”浓的小店集聚区1000个,达到“百城千区亿店”目标,意在促进小店经济健康繁荣发展,推动形成多层次、多类别的小店经济发展体系。
作为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江门的“小店经济”群体们如何抓住机遇,提升抗风险能力,实现持续向好经营?对此,记者展开调查采访。
文/江门日报记者梁爽
图/梁爽郭永乐
A小店遍布市井之中
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
在蓬江区建设二路,有那么一家沙县小吃,为食客提供粉面、云吞等,价格从4到16元不等。小店只有20多平方米,但不影响食客对它的喜爱。早晨,附近的许多上班族来到店里,匆匆吃下一碗面后,精神满满地离去。傍晚,不少人又回到这家小店,点上一份经济套餐,在饭菜香味里,结束一天的疲劳。“这里离我上班的地方很近,走过来非常方便。东西便宜又好吃,我经常来。”市民吴女士说道。
小店的老板介绍,该店由夫妻两人共同经营,省去了人工支出的同时,还解决了就业问题。靠着不错的味道、实惠的价格,他们基本保持盈利,并供孩子上了大学。
这家沙县小吃正是小店的典型代表。根据商务部发布的《全国小店经济发展指南》,小店指小型店铺,通常是面向居民消费的,包括餐饮、住宿、配送等行业在内的个体工商户,员工数量在10人以下,或者年营业额不超过100万元的微型企业,或是年营业额不超过1500万元的网店。基于小店形成的促进大众就业、服务改善民生、驱动多元消费的经济形态,被称为小店经济。
小店遍布市井之中,是城市发展的“最佳门面”,是中国民族韧性的体现,也是“芸芸众生相”中最出彩的一卷。
除了沙县小吃外,可能很多人留意到,这几年小区附近的美宜佳、小二街越来越多了,这些便利店打通了连接着居民日常生活的“最后一百米”,让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便利。正因此,这些便利店显示出了顽强的生命力。蓬江区华园中路的美宜佳老板刘先生说,实际上,小店也不是一两天就能够盈利的,刚开始可能亏钱或赚得少,但时间长了,顾客多了,盈利水平就上来了。“刚开始每个月盈利2000元左右,随着营业时间增长,业绩也有所上升。”刘先生说道。
受疫情影响,一些大型商超出现的人流下滑的现象,而小店却出现了疫情下的逆势增长。小二街创始人赖惠钢透露,小二街便利店今年营业收入整体呈增长趋势,同比平均增幅达20%以上,部分门店相比去年同期增长50%—100%。
B谋转型频“触网”
经营亮新招“出圈”
近日,商务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小店经济推进行动的通知》,意在促进小店经济健康繁荣发展,推动形成多层次、多类别的小店经济发展体系。在政策的鼓励和扶持下,小店发展更有底气。但是,在城市的各大商圈,大型商超对人流和消费的仍具有“虹吸效应”,街头小店如何亮新招“出圈”,在经营上更具活力?
在蓬江区星河路开蜜拓蜜健康管理中心的张兰英,通过微信卖保健食品、二类医疗器械,店铺超过2/3的订单来自微商。线上线下相结合,解决了店面拓展引流的问题。
张兰英的转型不是个例。记者走访发现,不仅大型商超让小店受到了挑战,部分小店的传统经营模式,也使得消费者购物体验不佳。所以,今年以来,小店纷纷将船头对准包括数字化在内的新方向,大量的小店店主,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掀起一波波直播带货的大潮。小店的转型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也为小店经济发展带来更多可能。
开平市长沙街道长福路23号晓酒窝商行老板娘刁美娟告诉记者,25平方米的小店,销售客家腐竹、黄酒等特产,依靠邻居街坊照顾生意。自从线上兼营微商后,凭着客家特色,产品逐渐售往各市,每月营业额超过1万元。
疫情过后率先复苏的小店展现出十足的韧性,这既来自于经营者的坚守,也来自于对新变化做出的不断调整与适应。与此同时,活力强的小店还有一个共性:特色化明显——不同的小店有着不同的“小店经”。
3:30茶餐厅的老板刘秀珍把新会的无骨鸭掌带到九中街,同时配以甜品和茶饮经营,逐渐受到欢迎,收获了一批稳定的熟客。美宜佳老板刘先生则注重服务,他说,“经营小店,就是用心跟顾客做朋友,同时保证产品品质,保持店面的卫生,让顾客感觉舒适、安心。”
还有不少小店意识到自身在商圈中的特殊地位——服务范围和服务半径比较小,更熟悉社区居民需求,是不可或缺的商业配套功能。这种互补关系,也成为其与商圈内大鳄共处的底气。
“小店虽小,力量却大,可注重品牌培育,讲好产品故事,尤其利用好互联网,扩宽宣传渠道,增加客源流量。”粤港澳大湾区农业品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何岩建议。
C既“放”又“管”
为小店发展谋长远
一些小餐饮店会出现油烟味重、声音嘈杂等问题;小店集中度不高,为城市管理增加了难度……小店蓬勃发展,在给经济带来活力的同时,也影响了周边区域居民的生活,给城市管理带来新的挑战。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在售商品没有“三包”凭证、不开具发票、进货渠道不明等也是部分市民不愿踏入小店的原因,桎梏了小店经济的发展。因此,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同时,加强监管、优化消费环境,也是促进小店经济繁荣的重要一环。
破解问题,考验着“管”与“放”之间的城市管理智慧、社会治理能力,也倒逼政府部门提升服务水平。如何当好“店小二”,成为相关部门的新考验。
五邑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江门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吴东武介绍,由于盈利能力弱、融资难融资贵、成本过高、创新能力不足,我国小店普遍生存时间短,平均生命周期约为两年。他建议,管理者可以从降税费、去约束、创模式、增特色四个方面去管理小店。其中,政府可因地制宜,将“小店+步行街”的捆绑模式推而广之,为小店提供租金相对合理的经营场所,统一规范化管理,为小店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小店经济有其韧性,也有脆弱的一面,需要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加以引导和扶持,帮助其朝着数字化的方向迈进。”吴东武表示,数字赋能、金融赋能、政策红利,将赋予小店更多的发展可能,为小店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热评
小店虽小,能耐不小
小店作为城市经济的毛细血管,更是承载了城市经济多元化发展的新希望和新触角,数量庞大的小店对国民经济的复苏可以产生星火燎原之效。
别看小店虽小,其实能耐不小。
能养家糊口。一家沙县小店养活了一家人,还能供孩子上大学;美宜佳华园店的老板刘先生,一年有几万元盈利,足以照顾一家大小。
能提高就业。2020年上半年度,江门市新登记个体工商户35967户。根据2019年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数据,一家个体工商户可带动2.37个人就业。那么上半年,江门市新登记个体工商户就带动了85241.79个人就业。
能方便居民。社区居民不用去菜市场,在小区门口的生鲜店,就可以买到鸡鸭鱼肉;不用叫外卖,家门口的美食店就能解决用餐问题;甚至一家小小的晚托店也能帮你解决接孩子的苦恼。小店渗透到社区里,几乎无所不能,只要你有需求,一定会有小店来帮你。
能特色鲜明。以前你垂涎全国各地的美食,苦苦攒着假期和钞票,可能一年也只有那么一次机会品尝,可是现在你在小区门口就可吃到各地美食,就拿市区海逸城邦小区来说,集聚了杭州小笼包、武汉热干面、桂林螺蛳粉、兰州拉面、潮汕肠粉……就是这些特色鲜明的小店让我们不用舟车劳顿就能品尝各地美食。
然而,我们看到小店“大能耐”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背后存在的营收环境欠佳、抗风险能力较差、获取融资困难等问题。所幸,商务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小店经济推进行动的通知》,如一缕春风,吹醒了街头巷尾因疫情而沉睡的一家家小店,各种帮扶政策也让他们有了发展底气。我们也期待,小店店主们能抓住机遇,创新思维,辛勤付出,善用网络,特立独行,谱出一首侨乡小店百花齐放的欢快圆舞曲。(音叶)
新闻推荐
中国裁判文书网20日公布的一则再审刑事判决书显示,周荣乐利用其担任农业银行开平市支行赤水营业所主任及代管赤水农信、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