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市五丰村归侨陈木泉: 感谢党和国家给予的美好生活
江门日报讯(记者/陈方欢)五丰村位于台山市海宴镇,东接鸡笼山、南临南海,是一个看得见山、望得见海、记得住乡愁的地方。该村始建于1963年,由国务院侨办委托广东省侨办,为安置印尼、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等13个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归侨难侨而设。
陈木泉是第一批落户五丰村的归侨。据他回忆,当时一起过来的归侨共有200多人,而那时的五丰村,仍是一片滩涂,出入仅靠一条1米多宽的河堤小路。“当时,大部分归侨以开荒种水草为生。”陈木泉说。
1964年底,五丰村第一批住房建成,每户分到了一间不足30平方米的瓦房。当时已成年的陈木泉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家,而他做事也更有了干劲。然而,1965年的一场台风,给当时所有五丰村村民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当时我们面临解散,但幸好大家还是坚持了下来。”陈木泉说。
随后,依靠政府强有力的扶持和归侨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五丰村终于摆脱了困境,把盐碱地改造成“糖仓”。而华侨农场更是建立了甘蔗生产基地,兴办了一座日榨量700多吨的糖厂,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当时海宴华侨农场的蔗糖业11项经济指标在同类糖厂中有8项名列全国第一,为稳定农场经济奠定良好条件。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五丰村所有房子统一改造,并扩大面积。当时,陈木胜分到了一间80多平方米的房子。陈木胜表示:“自此,大家的生活过得红红火火,算是完全扎根下来。”
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号角的吹起,五丰村再次迎来改变。该村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兴旺为导向,完善雨污分离系统、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建地标广场、东南亚美食街、东南亚风情园及表演馆等设施,同时推动农业由增产转向提质,做到品种特色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点亮滨海农旅名片。
如今的五丰村,分外优美恬静。芳草烂漫,鸟语花香,各色墙绘打造缤纷“打卡点”、荧光车道线、彩虹人行道,还有详细的路标指示牌、充裕的停车位、乡村旅游驿站。“这两年村里更漂亮了,来的游客也多了,很多外出打工的村民都回来村里创业了。”陈木泉表示,真要感谢党和国家给予他们一家人如此美好的生活。
新闻推荐
江门日报讯(记者/陈方欢)9月21日,台山市在海宴镇五丰村举办庆祝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活动以“庆丰收、迎小康”为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