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红毛泥雕艺传承人曹锦锐: 让古建筑穿越岁月延续精彩
通过红毛泥雕艺,可以做出铁质感的艺术作品。 徒弟陆小凤向师傅学习红毛泥雕艺。 红毛泥雕艺的每一个步骤,都呈现出不一样的状态,需要艺人细心打磨。 曹锦锐在创作。 扫扫二维码 看新闻视频 树根质地的艺术作品。
台城一片老城区里有一雅趣处所,倚靠在光槐公园前,远看似乎古色古香,富有古韵;走进一看,古老的底色下,却是潮流的新鲜感扑面而来,古韵与现代相互交融、相映成趣,这,就是红毛泥雕艺的鬼斧神工所致,这出自台山红毛泥雕艺传承人曹锦锐之手。这里就是他的工作室。
原本普普通通的建筑,在红毛泥雕艺中变得富有韵味,虽然不是做旧,却有历史的厚重感;虽不是嘻哈风格,却有现代千姿百态的艺术美感。传统工艺传承与创新相结合而诞生的红毛泥雕艺,让渗透着华侨文化的古建筑穿越岁月,走入现代依然熠熠生辉。红毛泥雕艺就像一座桥梁,联结着它们的过去与未来。而曹锦锐也正用工艺延续华侨文化的梦想,修复保护台山侨乡的古建筑文化,让台山的文化内涵更加精彩。
策划/叶桃
统筹/王平强王建华
文/图张华炽朱磊磊
视频/朱磊磊
关注雕艺结合传统研究出红毛泥雕艺
说起红毛泥,可能大家较为陌生,但这只是过去的叫法,翻译成现在的称呼,红毛泥就是水泥。曹锦锐小时候就喜欢四处跑,和别的小孩不同,他不是玩闹,而是去看各种各样的洋楼。台山是著名的华侨之乡,漂泊海外的人稍有积蓄后,会回到家乡搞建设,而洋楼这种结合了当地特色与西方文化的建筑,就被他们引进来,曹锦锐看到的,就是洋楼上中西合璧的文化艺术结晶和传统的壁画。
“完全被迷住了,好看、漂亮,尤其是洋楼上勾勒的浮雕、图画还有造型等,当时心里觉得再也找不到比这更美的东西了。”曹锦锐回忆说,跟在父辈身后的他开始了解到灰塑这门技艺。
“灰塑是一项比较传统的技艺,有很长的历史。”曹锦锐说,红毛泥雕艺是脱胎于灰塑的一门技术。刚开始时,曹锦锐会对着那些壁画胡乱临摹,一些灰塑手艺人看他有天分,也不怕苦,便教他一些灰塑技术。这些灰塑艺人,虽然与曹锦锐没有师徒名分,却真正实实在在地教了他不少。曹锦锐也很争气,用老一辈的话说,就是很有“灵性”,当他的画作有些出彩时,村中老人不吝称赞,他自然而然地更多沉浸于雕艺和绘画的摸索中。
红毛泥雕艺,除了动手能力要求高外,对艺术底子也有着一定的要求。1981年,曹锦锐开始从事玻璃镜画和木雕等艺术创意工作,1986年,他和港商合作创办西洋油画生产基地,1997年赴美深造学习,2003年回国。“在美国,我参观了许多艺术建筑,看到他们对自己文化艺术保护得很好,尤其是建筑上的壁画、雕刻等,这对我有了很大的冲击,我想起了小时候看的洋楼壁画和灰塑作品。”曹锦锐决定做些事情。
这件事情,就是红毛泥雕艺。“受原材料影响,灰塑的保存期是可以预见的,那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延长这些艺术品的留存时间呢?”曹锦锐想到了红毛泥,在西方,有手工匠人用红毛泥做雕塑,在台山的洋楼,也有西方技艺制作出来的浮雕与圆雕。于是,曹锦锐结合了西方红毛泥雕塑以及中国灰塑传统技艺,研究出了红毛泥雕艺。
修复古建筑延续华侨文化
红毛泥雕艺,脱胎于传统的灰塑技艺。传统的灰塑,大多数是以生石灰、纸筋、稻草、矿物质颜料、钢钉和钢线为主;而红毛泥雕艺,则创新性地加入了红毛泥,除了延长了保存时间外,还具备做旧如旧、造型多变和可塑性强的特点。
“如今在台山广袤的土地上,到处耸立着风格各异的中西合璧华侨文化建筑,充分体现台山人对传统与时尚的美学追求、创造出标志性文化建筑新起点,形成了中国南方地区的沿海区域特色文化遗宝。”曹锦锐回忆说,在他的记忆里,吸引他整个童年的,就是洋楼所具备的极具设计工艺风格的建筑艺术呈现,有欧洲文艺复兴时的多立克式、爱奥尼式、科林斯式等古希腊柱式和复合式、塔斯干式等古罗马柱式、穹顶楼阁。说起这个,曹锦锐有说不完的话题。
然而,因为时代的发展,许多建筑或多或少有了损坏。曹锦锐发现,红毛泥雕艺就是修缮古建筑的“灵丹妙药”。曹锦锐表示,洋楼不仅是一栋建筑,还是台山华侨文化的根。若想将台山的华侨文化延续下去,最基本的就是要保存这些古建筑。红毛泥雕艺,选择上等的红毛泥做主料,再从当地挖掘优质细腻的黄泥做副料,适量调入木薯粉,将优质麻丝纤维混合其中,选用当地的黄竹开丝或钢筋与铁丝进行造型,涂抹上木薯粉、石粉混合矿物质颜料,无数次堆叠修整绘画,最后用土制蓖麻子油上光便完成作品。
“红毛泥雕艺自诞生那一刻起,就携带着华侨文化基因。加上它能做到修旧如旧,最适合用来修复古建筑。”曹锦锐说。能修复古建筑、能做园林雕塑、能做艺术摆件,还有文化底蕴,他的徒弟陆小凤(网名)说,师傅这门技艺,真牛。
致力传承计划开发文创基地
2020年,红毛泥雕艺正式录入台山非遗名录。如今,曹锦锐为了更好地传承红毛泥雕艺,收了不少徒弟,对于这些徒弟,他教得很认真,并有意识地向农村匠人以及年轻人群体传播。“农村的匠人,让他们掌握了这门技艺,可以说多了一个较为可观的收入来源。而年轻人就是时代的未来,他们接下棒子,才能一代接一代地传递下去。”曹锦锐说。当年痴迷于洋楼浮雕、壁画的小孩长大后,身边又围上了一群小孩,痴迷地看着他,用红毛泥雕艺,完成一个又一个技术作品,修缮一个又一个历史沧桑的古建筑。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台山非遗文化,2016年曹锦锐成立台山市睿侨文化艺术有限公司,2020年与数名“90后”共同成立掘荒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继西洋艺术与本土传统文化深度发展的同时,又参与乡村文创文旅规划、古建筑修复、设计建造等相关工作。现在,曹锦锐和伙伴们开始琢磨短视频制作。“现在短视频是流量的保证,也能更好地传播红毛泥雕艺,让更多人了解红毛泥雕艺。”曹锦锐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前瞻性和计划性。
目前,曹锦锐投入了自己大部分的积蓄,来开发台山市端芬镇塘头村委会的汶秧村。汶秧村里,只有一两户人家,许多人都搬走了,因为年久失修,墙体脱落,漏水渗水,是这个村里房子的通病。“这些都是洋楼,都是年代的见证,华侨历史的经历者。”曹锦锐说,他计划把这里修缮好后,开发一个文创基地,弘扬传承华侨文化和红毛泥雕艺文化。
曹锦锐说,希望下一步能得到政府的支持,群策群力,共建创意工作室,培养更多的当地工匠手艺人,参与文旅雕艺主题景区建设,创造就业,借助文创集团、文旅企业等资源以及民间文化组织等,创建城乡文创平台(艺术文化创意村),形成专业文创团队,为台山的古建筑加以修复和保护,将红毛泥雕艺的传统工艺传承下去,让台山的文化内涵更加精彩。
新闻推荐
江门日报讯(记者/陈方欢)日前,台山市委副书记、市长谢少谋到台山市国防教育基地,向即将奔赴部队的新兵送上祝福。在台山市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