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坑镇岭源学校教师梁惠玲扎根基层三十余年 在农村教育热土上奉献青春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从1986年8月开始,梁惠玲成为新会区罗坑镇的一名基层教师,至今已经有34个年头了。34年来,梁惠玲尽心尽力教导学生,将自己的青春奉献在农村的教育热土上。
当老师是梁惠玲从小的梦想。在家庭经济比较艰难的情况下,她的父母坚持送子女上学。良好的教育让梁惠玲看到了知识的力量,她发奋学习,毕业后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深知农村师资力量的匮乏,用师爱滋润孩子的心灵,让农村的孩子展翅飞翔,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回忆起自己的初心,梁惠玲会心一笑。她实现了当年的梦想,并且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基层教育一线,一过就是大半辈子。
文/图江门日报记者/刘倩
坚持乡村教师身兼多职哪里需要补哪里
农村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师资不足,一个老师往往需要兼任很多课程,直到现在,梁惠玲就职的罗坑镇岭源学校也没有专业的音乐、美术、科学老师,全校只有一名专业的体育老师,其他文体老师都由各科老师兼任。
刚毕业时,梁惠玲一直负责教语文、数学等课。1995年课改后,英语加入了小学课程,这一下难倒了不少基层学校。根本没有专业的英语老师,谁来教英语呢?这是当时令岭源学校很头疼的问题。思虑再三,梁惠玲主动站了出来,“一是当时我学习刻苦认真,在初中三年、高中三年的英语学习中打下了牢固的基础,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二是当时学校急需,我就上了”。梁惠玲迎难而上,兼任语文和英语课程,英语教学从无到有,从零开始。
农村的孩子英语基础薄弱,梁惠玲从26个字母开始教起。她认真钻研教材,积极探讨教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采用创设情境教学、愉快教学、游戏教学等方式,寓教于学,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知识。“比如说学习买东西这个话题,我会让同学们把各种文具、书本摆出来,分成卖家区和买家区,让同学们参与到购物的模拟场景中,大胆表达,感受英语场景。”梁惠玲说。
梁惠玲是新会区首批小学英语科兼职教研员,又是新会区小学英语学科的带头人,她积极带领罗坑镇的英语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创设情境教学和愉快教学,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愉快,成效显著。在她的带领下,罗坑镇的英语教师每学期定期举行英语教研活动,一齐备课、讲课、评课,互相学习,相互促进,连续多年,罗坑镇的英语教学水平都在新会全区名列前茅。
延续
基层教育需要
更多耐心、细心和关心
面对没学过英语的外来学生,梁惠玲的任务之一就是帮助他们打好基础。“有的孩子学会了一个新单词、新句子后,会到我面前给我展示,比如用英语问我"今天天气如何",这样的场景每次都让我很感动,因为我看到了学生的改变。”梁惠玲说。
曾经有三位从贵州转学来的学生,从未学过英语。梁惠玲鼓励她们开口讲英语,并告诉当时班里的其他同学:“这三位同学从贵州来,以前没有学过英语,现在不会说很正常,同学们要一起帮助她们。”这三位同学一直很感谢梁惠玲,并在她的影响下成为了老师,每年放假都会回来支教,大老师带出“小老师”。
在梁惠玲看来,农村有不少留守儿童,很多时候都是缺爱的,要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这样,孩子们会很受鼓舞,整天都围着你转”。
梁惠玲认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风将影响孩子的一生。梁惠玲深知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一直和孩子们的父母、爷爷、奶奶沟通,告诉他们要言传身教,要多陪伴孩子,重视孩子良好品德的培养。
三年之后,梁惠玲就要退休了,回首过往,让她最留恋的是学校,让她最牵挂的是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回想起我30多年的教书生涯,幸福是我最大的体会和感受,我做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在自己喜欢的岗位上奉献热情,很值得。”梁惠玲说。
新闻推荐
借助“智慧”平台加强管理,实现空余车位可查询 路面停车将进入“收费时代”
新会人民会堂周边固有的车位已翻新,并统一编码、埋入地磁感应装置、安装视频监控,接入智慧停车管理平台。近日,经过新会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