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老城区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助力创文,预计惠及居民超6万户 倾听各方意见 迎来环境变身
横坑村120多栋房屋披上了“七彩外衣”,远远看去像是一幅彩色油画。这里的改造不仅让居住环境焕然一新,更帮助不少居民走上了致富路。杨兴乐摄
上午9时,在江门市蓬江区育德社区文体广场上,街坊们三五成群健步锻炼,年轻人酣畅淋漓地打场篮球,萌娃们围着游乐设施欢笑追逐。没有各种电线飞檐走壁,路面平整干净,一旁新建的公厕和垃圾分类投放亭让社区有了现代感。很难想象这是个建成已有30多年的老社区。
在江门,类似迎来蝶变的老旧小区还有不少。自开展城市品质提升以来,江门市大力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群众需求,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基层推动、业主点单、多元共建、建管并举”模式,推动老城区“软硬件”齐升级,使之成为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品质、推动文明城市创建的民心工程。
在江门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的牵头推动下,全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老城区21条道路完成全要素改造,8个老旧社区进行交通微循环改造,158个旧楼加装电梯项目启动实施,42个口袋公园完成建设,预计惠及居民超6万户。不仅城市由内到外散发出了新气质,有的受益社区还获得了新的产业机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大大提升。
一块水泥空地的重生
“一出家门左转是社区文体广场,右转是口袋公园,阳台上推开窗就能欣赏夜景,家里像多了个后花园。”65岁的欢姨笑开了颜,“住了20多年,这里环境越来越好,生活充实,市民的文明程度也越来越高。”
育德社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面积小密度大,0.7平方公里的辖区内常住人口近1.2万人,是江门市人口最为密集的老旧社区之一。因建成年份久,社区人居条件明显落后。2019年,育德社区入选江门市城市品质提升“社区综合整治项目”。
一块多年闲置的空地,成了改造的焦点。
空地大约有6000平方米,是居民们长期以来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不过,空地上基础设施匮乏且老旧,为数不多的健身器材早已锈迹斑斑。听说即将迎来改造,居民们“炸开了锅”。
年轻人力主多修建体育设施,老年人希望有舞蹈和粤剧表演场所,还有人担心空地上是不是要搞房地产。
合理诉求已是众口难调,各种谣言还不胫而走。一块空地的改造,是育德社区老旧小区改造的“必答题”,也成了基层善治的重要考验。
这时,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显现出来了。近年来,江门通过基层党建,构建政府与居民的良性互动机制,强化社区共同治理。育德社区党委书记赵志伟介绍,该社区牵头成立了“红色业委会”,并建立“社区党委+业委会+在职党员楼长+业主代表”四方联动机制,设立“党员工作室”,由党员发挥头雁作用,定期开展联席议事会,对社区空间优化、环境卫生、停车管理、电梯加装等议题共商共治。
有了这种社区议事机制的基础,达成居民共识就容易得多了。升级改造育德文体广场时,为了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社区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主管部门多次组织人大代表、党员代表、居民代表召开联席议事会,进行现场调研。
最后,这块众人瞩目的空地被改造成社区文体广场,规划了步行、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跳舞、儿童游乐、唱粤曲、健身八大功能区域,既实用又美观,一旁还翻新了公厕。
“这可改到了我们心坎上了!”85岁的林老师热爱粤曲,退休后他和朋友组建了育德友谊曲艺社。“平日里我们就喜欢唱唱曲、聊聊天。升级改造后,文体广场有树荫专区供我们休闲娱乐,老年生活更丰富多彩。”
旧村改造改出群众致富路
距离育德社区大约5公里,有个“彩虹村”。这里的改造不仅让居住环境焕然一新,更帮助不少居民走上了致富路。
临近傍晚,陈博的饮品店迎来了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候。约90平方米的小店里,游客来来往往。“从前外出打工,不仅辛苦工资还低。如今村里游客多人气旺,在家做点小生意,月均营业额三四万元!”
陈博所在的横坑村,正是江门新晋网红打卡地——“彩虹村”。过去,这里民房建筑陈旧,乱搭乱建现象严重,居民在家附近种菜养鸡,村后半山坡上长期堆满垃圾。不仅形象差,因建设年代较早,横坑村多处路面下沉开裂,地下管网淤积堵塞,给居民生活带来不少困扰。
2019年,结合临近的儿童公园项目对外开放,高新区(江海区)对横坑村实施微改造工程。“既要改得漂亮,更要回应群众关切,让居民住得舒心。”江海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改造包括市政设施修缮更新、景观绿化升级以及闲置空间优化。
为契合周边景点的设计风格,横坑村120多栋房屋外立面面临“换装”。“原来单调刻板的楼房被刷成黄、橙、天蓝、浅绿等各色,一眼望去五彩缤纷,走进村庄更像是置身童话世界。”
然而,和育德社区空地的改造一样,居民各方纷繁复杂的不同意见是改造必须面对的难题。回想当初,江海区滘北横坑股份合作经济社党支部书记、社长黄惠颜不禁感慨:“万事开头难。”
担心刷漆气味大、颜色不喜庆、杂物多不方便……听说自家墙面要刷漆,不少居民反对。黄惠颜是横坑村原住居民,熟悉街坊邻居的她和住建部门一起,挨家挨户上门协调。居民心里没底,黄惠颜首先拿出村委会和自家楼栋刷色,介绍是环保漆;居民对颜色不满意,设计团队更换色彩搭配;居民家墙体有裂缝,施工方主动修补。
在政府引导、基层推动、业主点单、多元共建的模式下,横坑村的变化有目共睹,老百姓的态度也悄然发生了变化。黄惠颜说,现在许多居民由“要我改”转向“我要改”,“在彩色墙面上,他们自主设计,手绘卡通图案,将村屋涂鸦成"彩虹屋"。”
与此同时,村子周边集中了江海云道、白水带体育公园、儿童公园等精品项目,横坑村的旅游产业日渐兴起。作为片区配套,横坑村着力发展餐饮休闲业,有的居民当起了小老板,有的则出租村屋。“村里的士多店、轻餐吧、咖啡店等开了13家,停车场新建了3个,接下来我们还将探索新业态新模式,让村里家家户户奔小康。”黄惠颜说。
张婧媛董有逸
新闻推荐
“市长杯”工业设计大赛空间、 家具、文创专项赛开展评审 34件作品获奖
江门日报讯(记者/毕松杰)近日,第十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江门赛区)暨2020“市长杯”工业设计大赛空间、家具、文创专项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