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心城区环卫一体化和市场化改革的推进 “城市管家”让家园更美丽

江门日报 2020-09-11 08:24

▼环卫工人指导居民做好垃圾分类。 环卫工人在清洁地面。 爱心活动让环卫工人更有归属感和责任感。 环卫工人在按照标准细心清洁垃圾桶。

“厕所比以前干净卫生了很多。过去,去公共厕所是件令人难受的事,里面环境不好,厕所清洁也不及时,又脏又臭。”昨天上午,在市区竹排街的一个公厕旁,刚如厕出来的出租车司机罗师傅说,“现在,厕所里臭味少了很多,清洁也很及时。”

公厕虽小,事关民生。作为一个城市不可缺少的公共设施,它既是现代城市文明的窗口之一,也是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公厕环境卫生的变化,也见证着城市空间这个“大家庭”环境卫生的变化。

去年7月,在市城管局等部门的指导下,蓬江区以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区城市品质为目标,在全市率先推行中心城区环卫一体化和市场化改革,与北京环卫集团达成合作,打开了城市保洁和管理的新局面:一体化的模式,使环卫服务从过去的“扫大街”变身为“城市管家”,担起城市空间这个家园的整体环卫职责。

一年来,“城市管家”服务推动中心城区城市环境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更加精细,环卫作业模式和保洁成果都呈现出全新气象。今年6月,江门市获得2019年度全省地级市全国文明城市综合测评第一的好成绩,其中实地考察、群众满意度等单项成绩排名第一,这里面有环卫改革交出的理想答卷,更是广大市民群众对环卫改革的表态。

遇到环卫问题不再“投诉难”

“前两年,我们楼下不知道哪位住户扔了几个旧沙发,放了一个多月时间都没有人处理。找过几个部门,都没弄清谁负责。”说到曾经遇到过的乱放垃圾处理问题,家住农林西路的马女士说。不过,随着环卫一体化改革,市民现在就少了这样的烦恼。

据了解,以往,“牛皮癣”、建筑垃圾等清理是由辖区属地负责,交通护栏清洗由交警负责,绿化方面由城管负责,市区道路保洁又由环卫负责,各个部门监管自己负责的区域环境……

在环卫一体化改革以前,涉及城市环境卫生工作的各个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各守一方,但也造成了保洁环境多头管理、清扫出现真空地带等问题出现,曾让市民十分头疼。

记者从蓬江区环卫处了解到,环卫改革,正是将综合清扫保洁、垃圾收集清运、公厕管护及化粪池清掏、绿化养护和保洁、市容整治、垃圾分类、智慧环卫共7大项17小项环卫保洁服务内容,交由北京环卫集团旗下的江门京环环境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门京环公司”)统一负责。同时,区环卫处专职负责监督管理和应急,并统管全区环卫工作。

“现在园林、绿化也移交过来了。”江门京环服务公司总经理助理张雁仙说,“真正实现环卫"一把扫"。”

如今,市民遇到环卫问题,只需要打通政府服务热线,政府服务热线接线员只需要直接对接江门京环服务公司即可。“改革以前,接线员接到市民反映后,要首先判断具体是哪个部门负责,再转交给相关部门办理,比较麻烦。”张雁仙说,“现在不同了,只需要找到我们就可以了。是我们职责范围的,我们直接处理,不是我们职责范围的,我们根据和相关部门的联动机制,可以协助沟通处理。”

记者了解到,一体化服务后,过去那种各个环卫所分散管理的模式也改变了。虽然现在日常环卫工作也是划分为几个服务中心。但是,这些中心工作人员都统一由京环服务公司管理。以前对于一些垃圾到底该哪个所管理,可能会出现责任不清的现象。但是,现在,不管是哪个服务中心负责,所有公司的环卫工人都有责任去处理。“我们会根据GPS定位来了解情况,谁在附近,谁就负责处理。不会说因为这不是自己中心负责的片区,就不用负责。”张雁仙说。

环境卫生问题处理更及时了

“厕内通风、采光、照明完好,公共厕所内无明显臭味和异味”“小便槽斗池,保持整洁无锈迹、尿垢污物”“夏季应每天喷洒灭蚊蝇药物”……

细心的市民在市区公厕如厕时会发现,现在市区的公厕都在入口处墙上明显位置贴着明确的《公厕管理制度》,详细的管理服务,让如今的公厕和以前又脏又臭的环境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卫生干净多了,空气也清新多了。而这种变化,正是环卫改革后带来的结果。

“对公厕进行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才有这样的成效。”张雁仙说。事实上,不仅公厕管理如此,记者了解到,随着环卫改革的推进,其他环卫工作也是这样。

在江门京环公司制定下发的《保洁作业标准及考核制度手册》里,记者看到,手册分机扫和人扫两项,从作业范围到作业时间,从操作规范到形象守护,从劳动纪律到奖惩制度都作了明确、详细的要求,相关条目超过30项,标准要求精准细化为各项数据。

比如,在机扫方面,道路清扫、保洁时按规定时速作业,清扫作业时速标准为0—8公里/小时,保洁作业时速标准为0—15公里/小时,清扫作业时间内污染物在责任路段停留时间不超过2小时,保洁作业时间内污染物在责任区路段停留时间不超过3小时等。在人扫方面,大路作业的要求是道路清扫保洁质量标准应基本达到“八无六净”,路牙、人行道无明显的泥沙;小广告、牛皮癣、乱张贴、乱涂写和过时破损广告标语的每两天清理一遍;其他区域7天清理一遍,恢复墙面原貌等。“规定很严格,我们不能马虎。”在建设路,一位清洁工阿姨告诉记者,“比以前要紧张多了。”

记者也了解到,为进一步提升环卫工作效率,江门京环服务公司结合蓬江建设“党建+N全科网格”网络体系经验,投入逾200万元建设智慧环卫指挥中心平台。该平台可以根据江门实际情况,清晰标注中心城区中公厕、公园等环境保洁重点、难点点位,同时通过点击附近环卫服务中心,可随时掌握片区相关负责人姓名、电话等资料,确保突发情况及时反应及处理。

此外,该公司重视员工培训及教育,每个季度都安排作业质量标准培训等强化员工执行力。

“当市民及网格员通过网上或电话报送卫生黑点的位置与情况,指挥员就能立即调度所在片区班长,按照"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制度进行事项办理。”智慧环卫系统工作人员朗骏介绍说,为进一步掌握环卫工作情况,该公司还为上百辆环卫车辆安装了GPS定位及监控。通过系统,可实时掌控车辆所处位置、行驶方向、轨迹及时速,从而高效率解决环卫问题。

“难怪现在很少见到垃圾乱堆放的现象了。”家住西园社区的居民黄先生说,“原来是用上了智能化。”

扫地人少了环境却好了

“别看扫地的人数少了,小区里多了骑车的、装垃圾的,整个小区干净多了。”说到一年来身边环境卫生发生的变化,象山新村居民周姨说。

环卫行业的服务提升主要表现在机械化程度的高低。以机械代替人工,将环卫工人的劳动时间解放出来了,就能用来做更多样化的清洁工作。“以前工作8个小时,时时都要手推垃圾车,现在只要带着簸箕和扫帚,垃圾清运交给清运车,而自己有更多时间专心清扫。”环卫工人黎更妹说。

据了解,环卫一体化改革以来,江门京环服务公司一次性投入逾7000万元购置的环卫工作设备陆续到位。湿扫车、护栏清洗车、消毒车、干湿两用清扫车等多种新型清洁车辆与环卫工人一起,实行街头组合式作业,机械化的高效率清洁模式在蓬江全面铺开。

每天凌晨4点多,天还未亮,洒水车和洗扫车两两组合,一前一后出发对主城区内主干道路面冲刷清洁。在巨大冲力下,马路上的垃圾被冲到道路两旁后吸进车内,少部分剩余在路牙与人行道上的垃圾,也在一小时后被环卫工人扫成一堆,再统一清理到快保车运走。不到两小时,整个路段焕然一新。

在“机械+人工”组合模式下,城市环境有了显著提升。从工作时间“解放”出来的环卫工人们还组成了一支综合保洁队伍,专人对每个楼梯和公共场所进行清扫保洁,并定期对园内的绿化及公共设施进行维护,指导市民做好垃圾分类。

责助推文明意识深入人心

去年12月,16名志愿者跟随江门京环服务公司深入公共小区、主要交通道路和城市中心区,全方位体验改革后的环卫工作;今年8月以来,越来越多市民加入垃圾分类督导员行列,引导、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以自身行动为城市环境增色添彩。

随着城市环境卫生的变化,洁净有序的城市环境也不断提高着市民爱护环境卫生意识,让文明理念逐渐在市民心中扎下根、结出果。

每逢周末,党员志愿者、热心市民都会身着红色、橙色马甲,投入到城市清洁工作中,有人负责用高压水枪冲洗、有人负责擦洗顽固污渍、有人负责清理、倾倒垃圾,有人负责引流地面污水……在朝阳下、在烈日中、在落日时,身着马甲的志愿者换了一批又一批,但参与创文的饱满热情,持续影响着更多市民。

在蓬江市场周边,志愿者袁青一边派发传单、一边向市民介绍精神文明建设意义。她告诉记者,自6年前退休后,她就申请成为一名志愿者。“义展、义剪、扶起共享单车行动等,我都报名参加了。退休后不用上班,还不如多出来走一走、看一看、帮帮忙,自己帮助别人的同时,心情也更愉快了。”

环卫一体化改革不仅带来城市环境的变化,科学、人性化的管理理念也影响着环卫工人的精神面貌。“环卫工人工作相对比较辛苦,有了责任感,才能更好地为城市服务。”张雁仙说。

今年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期间,江门市区有隔离酒店,也有一些市民被隔离在家。酒店公厕、居民楼的清洁工作重要而又隐藏着危险。

“我们抽粪班有一位同事,在疫情防控期间,主动请缨到隔离酒店公共厕所清理卫生。那时候大家都很紧张,但是,他没有怨言。每天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去工作。后来,还按照相关规定被隔离了14天才回到家中。”张雁仙说,“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环卫工人队伍中还有很多。”

文/图江门日报记者/罗霈严建广

新闻推荐

区人社局落实创业贷款各项新规 解决企业资金难题

江门日报讯(记者/罗霈通讯员/冯康南李景仪)近日,蓬江区人社局接到了一通特别的来电,来电者连连向工作人员道谢。后经询问得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