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法院推进“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开启司法“云服务” 不跑法院也能“云”解纠纷

南方日报 2020-08-18 06:55

“一次也没去过法院,在家门口就能拿到裁定书,真暖心!”这是江海区村民拿到民事裁定书后发出的感叹。通过人民调解和线上司法确认,身陷青苗补偿款纠纷的14名村民既不用跑腿,还减少了诉讼费用。

近年来,江海区人民法院(下称“江海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为解决当事人“问难”“诉难”“办事难”等问题,以推进“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为载体,全面开启司法“云服务”,力促司法诉讼一回办好、一次化解。

“一站式”大厅解难题

在江海法院,诉讼服务大厅设有立案区、导诉服务区、便民服务区、便民休息区、自助填表区、普法宣传区等六大区域,诉讼服务实现从零散到集约、从后台到前台、从被动到主动的“三大转变”。

“小法,我想追讨老板拖欠的工资,需要准备哪些材料?”“请稍等,正在为您查询。”这是诉讼服务大厅智能机器人工作的常态。为满足群众多元的司法需求,大厅设置了诉讼服务智能机器人、自助查询机、诉讼服务自助一体机等设备,为当事人提供诉讼指引、法律法规查询、类案推送、法律咨询等智能审判辅助服务。

近两年,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和广州海事法院相继在江海法院设立诉讼服务点,江海法院已成为全省诉讼类别最完整、诉讼功能最齐全的基层法院之一。随着服务范围越来越广,江海法院接入了“全国跨域立案”服务系统,专人专窗处理跨域立案诉讼服务工作。目前,所有跨域立案可在15分钟内完成。

“来法院办事,免不了要递交材料或者领取文书。”一名前来法院办事的律师说,在以前,如果遇上法官和书记员开庭或者外出,交领材料要等上大半天。“现在直接到诉讼服务中心就可以解决,方便多了。”江海法院将分散在各个部门的诉讼引导、电子卷宗扫描、财产保全、鉴定评估、卷宗查阅等辅助性事务性工作,全部集中到诉讼服务中心,当事人在大厅即可快速办结除庭审以外的其他诉讼相关事宜。

司法诉讼“云上办”

江门是著名侨乡,在这一背景影响下,不少人选择出国务工,跨国纠纷也因此不在少数。去年,江海法院探索借助视频通话,让远在智利的当事人参加庭审。短短20分钟的跨国远程调解,轻松化解了2万公里外的婚姻纠纷。案件结束后,当事人的诉讼代理人在朋友圈中写道:“一方国内,一方国外,江海法院微信开庭真棒!”

上个月,江海区14名村民因青苗补偿费用分配问题,与合作社发生纠纷。江海法院调解团队指导当地人民调解员,向当事人提供类案处理结果和政策解读,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随后,法院指导人民调解员通过网上平台完成司法确认工作,确保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力。14名村民一次没去过法院就把“烦心事”办成了“顺心事”。

上面两个例子是江海法院提供“云服务”的缩影。近年来,江海法院推行指尖上的诉讼服务,依托“广东法院诉讼服务网”“粤公正小程序”“广东移动微法院”等平台全面提供网上立案、网上缴费、网上调解、网上送达等20余项功能,保障当事人“隔空”行使诉讼权利。2019年以来,江海法院网上立案率达93.3%,网上调解案件192件。

诉前调解有效率,更要有温度。疫情期间,江海区一酒家受疫情影响,经营及支付租金遇到困难,未能依约支付拖欠的租金,被房东诉至法院。经过法院耐心调解,房东同意免除该酒家在疫情期间的租金。案件结束后,两名当事人将绣有“诉前调解倾情为民,暖心助企共克时艰”的锦旗送到了江海法院诉讼服务中心。

近年来,江海法院先后建立起婚姻家庭、道路交通、劳动争议、涉侨纠纷、知识产权等多个诉调对接工作室,助力矛盾纠纷高效化解。据统计,去年以来,该院通过多元平台诉前化解纠纷1421件,案件从登记至调解成功最快可在当天办结,调解成功的案件平均办理周期为16天。

南方日报记者李霭莹通讯员黄妙姿

新闻推荐

江海区两件原创作品 入选省文联抗疫主题 文艺作品库

江门日报讯(记者/李雨溪)近日,记者从江海区文化馆获悉,截至今年5月,广东省文联和各省级文艺家协会共收到抗疫主题文艺作品3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