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区发力“六稳”“六保”,稳住经济基本盘 靠前服务稳预期 助企达产育新机
位于洞南村的江门市桥裕纸业有限公司是崖门镇的大型企业之一。
江门华津集团古井厂区在今年6月份正式投产。
复工复产至今,维达纸业(中国)有限公司(下称“维达”)新会东侯工厂的生产线每日都在满负荷工作。在疫情最吃紧的时候,受停工停产影响,维达一季度营业额同比下降10%。如今当地疫情渐趋平稳,主营生活必需品的维达发挥出龙头纸业品牌的强大韧性,营业额在二季度转负为正,同比增长14%。
“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维达(中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维达集团副行政总裁张健说,这份成绩离不开政府各项惠企政策的支持。复工前指导企业做好防疫准备工作,复产后指引企业申领纾困惠企政策,为企业提供金融贷款防疫补贴……新会各部门多方联动,合力推动辖区企业复工达产,平稳度过疫情冲击。
“稳”是大局,“保”是底线。面对疫情给经济带来的不确定性,新会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扎实推进“六稳”“六保”工作,全面推进复工复产达产,牢牢把握稳金融、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的主动权。今年上半年,新会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降幅全线收窄,大、中型企业6月增加值同比增长14%和18%;132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9.5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55.5%,投资完成额排名全市第一。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李霭莹摄影:南方日报记者杨兴乐
重启
复工复产率达99.4%
“一开始我们很彷徨,不知道要怎么做。”坐落在新会银湖大道沿线的广东希杰大昌冷冻食品有限公司(下称“希杰大昌”),主营韩国饺子、海鲜饼等,公司早前推出的“王饺子”深受珠三角市场欢迎。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厂长鞠稠镐很是头疼:一方面,宅在家里的人变多了,市场对饺子等冷冻食品的需求猛增,希杰大昌急需恢复生产,扩大供应量;另一方面,工厂不知如何规范组织212名员工返岗,做到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两不误”。
就在鞠稠镐迷茫之时,新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系上了他,向企业明确了复工复产“四个到位”“八个一”的要求。针对食品加工企业,该局对食堂卫生消杀和就餐安全进行防控指导,加大对企业食堂内部人员、食材管理、食用农产品的检查抽检力度,守好“舌尖上的安全”。
2月2日,希杰大昌提交了复工复产的资料;2月6日,工厂接受复工复产前的检查;2月7日,工厂被准予提前复工复产;2月10日,工厂全面恢复生产,轰隆的机器声在银湖大道旁再次响起。
为稳妥迅速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新会在疫情期间及时制定复工标准和复工指引,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四个到位”和“八个一”。目前,全区企业复工复产率达到99.4%。
员工返岗后,打通产业链上下游,让产品产得出来、卖得出去,才能产生经济效益,达到复工复产的目的。作为外资企业,希杰大昌在复工之初遇到了原料面粉供应不足的情况。得知企业原料供给有困难后,区市监局主动介入,多次到企业调研,为其推送国内面粉供应商信息,提供物流和供应链的保障。经过两个月的调整,希杰大昌的产品能够基本满足市场需求。
受疫情影响,希杰大昌生产的冷冻食品在线下超市销量表现平平,但在线上电商平台却迎来了新的机遇。4—5月,“王饺子”销量位列京东商城饺子类商品榜首,带动企业营收实现20%的逆势增长。普通话还不熟练的韩国人鞠稠镐反复强调:“能取得这份成绩,离不开政府的大力帮助。”从8月开始,希杰大昌将晚上2条生产线扩大至3条生产线,新招的10名员工经过培训后上岗,他们将为企业每月带来20%左右的产量增长。
输血
真金白银为企业减负
谈起企业在疫情期间享受到的减免政策,鞠稠镐认真算了一笔账,罗列出企业享受到的11项减免政策:2—7月,单位养老保险、失业险、工伤险全免;2—6月,单位医疗保险减半,每月减免5%电费……截至7月份,希杰大昌已收到超过100万元补贴。
据了解,今年2月,《新会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若干措施》(下称《措施》)出台,以真金白银全力支持和推动受疫情影响的各类企业复工复产。对防疫应急保障物资生产企业给予提前复工一次性奖励,生产防疫物资成品的企业最高奖励20万元,生产配套产品的企业最高奖励10万元,下调企业用水价格10%(期限为3个月),返还3个月城镇污水处理费,等等,帮助复工复产企业共克时艰。2—6月,全区7.2万户企业累计获得用电用水用气优惠近7000万元。
维达在江门有3家工厂,有3000多名员工,其中有一小部分是外地员工。疫情期间,市民跨省流动受到限制,对工厂复工复产造成了影响。“幸好政府提前联系了我们,指引外来员工做好14天出行记录和健康申报。”张健说,他们提前做好了员工信息的管理,并且根据要求完成车间的消毒工作和食堂用餐时间的调整。早准备换来了早复工,2月10日,维达东侯工厂成为新会第一批复工复产的企业。
随后,维达作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转产口罩。在一个月内,维达在江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新会区科工商务局、新会区市场管理局等部门的高效配合下,突破了工艺技术、生产设备、物料供应等核心难关,在2月28日取得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应急备案凭证,获得生产销售一次性医用口罩资质。无菌车间里的设备飞速运转,流水线上的面料被压制成口罩片,日产量超过10万只。
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维达4条口罩生产线运行平稳,产品已从国内客户扩展至出口国外。“我们享受到政府的纾困惠企措施,同时得到防疫补贴和金融贷款优惠。”张健表示,这些扶企暖企政策极大地缓解了企业的压力,让企业接下来能更集中精力谋求发展。
落实政策为企业精准“输血”,新会一直在“加码”。《措施》提出,要降低企业融资难度和融资成本,包括加大“葵乡惠农贷”扶持力度、提高“助保贷”风险损失补偿比例、优化保障性金融服务等。例如,新会对承租区属经营用房的大小微企业实行“自动减免租金”,目前政策已惠及超1000个承租户,累计减免租金逾1300万元。
服务
绿色通道助企达预期
如果没有疫情,江门华津集团(下称“华津”)古井厂区会在今年5月份正式投产。
2018年立项,2019年10月盖好了超10万平方米厂房,安装好了2.7亿元的生产线设备,华津距离开工投产只剩下厂房验收这一步。按照手续,华津需要为在建工程办理竣工手续,而后才能申领不动产权证书,以便向银行进行抵押贷款。面对疫情,华津常务副总经理谢冠明也没有底气:“我心里想着,这下肯定要误了工期,订单不能如期完成了。”
华津的主要产品是高精度冷轧薄板、钢管和镀锌板,其下游2000多个客户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包括万和、格兰仕等知名家电品牌,以及电子、五金、家具等行业。当时,华津陆续收到了客户的订单,仅靠原有的睦洲厂区产量并不能如期交货,古井厂区的投产迫在眉睫。
令他欣喜的是,负责不动产登记相关手续的新会区自然资源局,并没有因为疫情而放慢了审批速度,反而主动联系上了企业,为他们开启绿色通道,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审批。
江门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新会分中心副主任林江华介绍,4月26日,区自然资源局出台《新会区不动产登记“扶企暖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一支由区自然资源局各股室共10人组成的“扶企暖企”专项行动领导小组(下称“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就此成立。
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开设“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绿色通道”,以政策解读、咨询问答、建议收集、破解难题、固化机制为“组合拳”,为疫情期间企业复工复产开辟“直通车”,为企业提供“私人订制”的服务。
“我们指引华津提前准备好申办不动产登记的材料,并开通绿色通道,委派专人跟进,为他们快速办理了不动产权证书。”通过主动靠前对接各镇(街)及园区相关企业,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精准对接到了华津的需求,为企业提供了咨询解答、资料预审、情况初步分析等有针对性的服务,对症下药解决企业不动产登记难题。林江华说,专项行动已累计办理十多宗不动产登记,为企业打通了融资办证的“最后一环”。
5月,华津古井厂区试产,日产量在1000—1300吨之间;一个月后,华津古井厂区正式投产。通过厂房抵押拿到的2.5亿元贷款注入到新的生产线中,成为日产2000吨冷轧薄板的资金保障。华津行政总裁罗灿文表示,古井厂区的及时投产,把疫情对企业的影响降到了最低。仅5—6月,该厂区已为集团带来3.5亿元的纯增长,下游终端客户群体也正不断扩大,预计年产值超20亿元。罗灿文很兴奋:“我们的预期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一线走访
新会各镇(街、区)齐发力,狠抓重大项目建设
项目为王遍地开花
“我镇有3项指标排名全区前三,税收、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外贸进出口、工业投资都上过"红榜"。”上半年,新会古井镇的经济成绩单亮点多多。该镇副镇长曾健明介绍,这得益于古井镇对各项数据指标的提前谋划。
5月底,新会区召开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暨工业投资促进大会,宣布设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红黑榜”督查通报机制,将经济指标与干部绩效奖金挂钩,全力扭转经济发展被动局面。新会区科工商务局下达了工业投资指标分解任务,激励各镇(街)逐月按进度推进,及时掌握项目运行情况,为精准施策做足准备。
比学赶超,不甘落后。在“两看两比”(即看增量、看项目,比进度、比差距)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红黑榜”的两个“大擂台”的激励下,新会银湖湾滨海新区、各镇(街)、工业园区齐齐发力,在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上下功夫。全区重点项目遍地开花,为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增添了信心。
跟进服务重大项目
服务好原有大型企业,是古井镇频频荣登“红榜”的秘诀。疫情期间,古井镇全方位服务好辖内重点企业,推动扩大经营的企业,为重点项目做好配套工作。投资4.7亿元的广东芳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已建成投产,年产值在12亿元以上;总投资15亿元的江门华津集团古井厂区项目于6月投产,预计年产值超20亿元;投资6.5亿元的禹工生物项目已动工建设,1号仓库预计8月份竣工验收。
为做好“六稳”“六保”稳预期工作,新会着力跟进服务重大项目,扶优扶强重点企业。今年以来,区科工商务局加大“小升规”工作力度,对主营收入在1000万元到2000万元的企业,综合运用省级工业小升规专项资金、省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市级“政银保”等扶持措施和“黄金十条”奖励,梳理培育名单,指导企业统计入库,充实工业经济家底。上半年,“黄金十条”奖励兑付共奖补企业16家,兑付扶持资金800万元。
过去大半年,崖门镇经济促进局局长李世文已经记不清来了多少趟洞南村。位于洞南村的江门市桥裕纸业有限公司(下称“桥裕纸业”)是崖门镇的大型企业之一,企业拥有员工500多人,年产值达到6亿元,产品主要运往珠三角城市。
一半是本地工人,一半是外地工人,这样的员工组成在疫情期间给总经理苏锦华带来了不少的烦恼。“得益于政府的指引和补贴,大部分员工在2月底前顺利返岗。”苏锦华说,对于住在村里的员工,政府指引他们申领通行证,用于每日进出村口的检疫点;对于滞留在广西、湖南等地的员工,政府还促进多个企业“组团”发车,将员工“点对点”接回新会。
2月20日,桥裕纸业正式复工复产,到3月底,工厂产量恢复到年前水平。
“我们制定了"一企一策",为企业提供复工、招工、政策补贴等服务。”李世文介绍,在崖门镇经济促进局的“一条龙”服务下,今年第一批8家企业如期收到了“黄金十条”自动兑付的奖励,累计享受补贴约100万元。桥裕纸业还完成了高新企业认证,所得税税率由原来的25%降为15%。苏锦华为政府的贴心服务点赞:“这不仅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和复工压力,更重要的是给予我们迎难而上、共克时艰的勇气。”
受年初停机影响,桥裕纸业上半年产值同比有所下降,但七八月份已显现出增长势头。苏锦华期待,接下来企业可以通过技术改造等,持续获得政府的补贴优惠。
精准招商扩大投资
“我们加大"黄金十条"的宣传力度,鼓励中车广东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李锦记、耀皮玻璃等重点企业增资扩产。”圭峰会城街道招商引资相关负责人介绍,疫情期间,他们组建了16个工作组参与企业复工复产帮扶指导行动,为辖区数千家企业提供现场检查指导。在此基础上,该街道还引导辖内企业加大投资。
面对疫情之下外来企业投资的不确定性,鼓励本地企业增资扩产,完成技术改造,是打开今年招商引资局面的关键一环。为此,新会各镇(街、区)立足本地资源,挖掘原有企业的投资潜力,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圭峰会城街道成功推动投资5亿元的津源精密五金件研发生产项目,以及投资3.9亿元的耀皮玻璃增资扩产项目加快上马。中科创新广场引进超过70家企业,中集智库引进超40家科创类企业及配套服务机构,加快枢纽新城创新创业集聚发展。古井镇1—7月完成6.3亿元工业固投,占年度任务的78.75%。通过升级改造已停产多年的原三新电缆厂80亩土地,古井顺利引进投资约3.5亿元的大光明兴顺公司工业房地产项目。同时,中新拆船厂地块成功嫁接远泰建材干粉砂浆项目、众乐帮混凝土项目、海盛修船项目,总投资达2.5亿元。
稳投资、增动能,才能为区域经济引得活水来。今年以来,为积极落实“招商引资项目提质年”工作部署,新会优化招商引资机制,搭建了“区+镇(管委会)+园区公司”的招商引资“大联盟”新机制,调动各成员单位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招商引资成效。
复工复产以来,银湖湾滨海新区、三大万亩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园区硬件水平和招商承载力不断提升。数据显示,滨海新区上半年已成功引进项目8个,总投资198.9亿元,其中重大项目2个,分别是投资72亿元的教育类项目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江门校区)和投资120亿元的文旅项目碧海银湖。三大万亩园区4片区新引入亿元以上项目数14个,其中新引入10亿元以上项目数1个。
值得一提的是,4月28日,新会创新通过“云招商”推介活动的模式,顺利云签约项目5个,投资总额15.4亿元。除此以外,新会还主动外出,到广州、深圳、东莞多地开展招商工作。目前,广东绿缔智能冷链科技项目已于5月底签订投资协议书,国望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联东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已与新会达成合作意向。
■数读
●新会区上半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降幅全线收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始终稳居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扭负为正。
●落实减税降费等政策措施,为企业减负7.7亿元。加大小微企业减负力度,对承租区属经营用房的企业,实行“自动减免租金”,惠及承租户超1000户,减免租金逾1300万元。
●密集举行3次项目集中动工(签约)活动,动工和签约项目67个,计划总投资461亿元。上半年,全区132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9.5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55.5%,投资完成额和完成率分别排名全市第一和第二。其中,省、市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分别超时间进度14.4个和9.6个百分点。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最多跑一次”服务范围由万亩园区扩展到全区所有建设项目,“黄金十条”为30家企业兑付1640万元奖励资金。
新闻推荐
以“政策+服务”助企业乘风破浪 紧盯“六稳”“六保”目标,促经济企稳回升
今年6月,江门市华津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冷轧卷板项目正式投产,日产量最高达2000多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广东希杰大昌冷冻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