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10条道路 实施交通“微循环” 群众上下班 不用堵车了
以往,在城区知政路上,部分车主直接把车辆停在道路中间上下客,影响其他车辆通行,导致交通拥堵。如今,这段路的行车秩序改善了,交通拥堵情况也得到明显改善。这样的变化得益于交通“微循环”的实施。
为提升城市品质,优化中心城区交通组织,解决市民的烦心事,新会区积极组织开展交通调研,明确在中心城区打造交通“微循环”缓解交通拥堵压力,实现中心城区街巷道路畅通的交通管理思路。2017年12月29日,新会区率先对“朱紫路—西隅路—镇前路”实施“微循环”,随后相继在新会人民会堂周边的“惠民东路—知政北路—菱东路”,城东路和知政中路、知政南路实施交通“微循环”。今年初,新会交警对辖区骑虎西路、金紫街、南宁街、帝临路、五谷里交通“微循环”设置组织方案。目前,骑虎西路的“微循环”已正式实施,周边道路交通得到有效盘活,交通拥堵情况明显改善,城市交通水平显著提升。
文/图江门日报记者/张奕维
因地制宜城区道路实施“微循环”
据悉,为切实打通交通瓶颈,实现交通“微循环”,新会区前期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调查发现,会城旧城区覆盖城区大部分的行政、医疗、教育、商业、餐饮、文化机构等单位,特别是育才校区及会堂周边路段,学校和医疗机构高度集中,在早晚高峰时段车流量剧增,道路出现超饱和现象。”新会公安分局交警大队大队长柯荣炎介绍说。
为解决旧城区交通压力,优化城区道路交通秩序,切实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出行交通环境,新会公安分局交警大队结合新会城区道路的特点和市民出行习惯,2017年底开始,因地制宜分步推进城区交通“微循环”,目前已分4期对旧城区10条道路实施单向“微循环”。
特别是,结合旧城区市民出行以摩托车为主的实际,新会的交通“微循环”系统加入了摩托车通道。通过分析交通流量数据、路面结构等要素,重点加大对城东路、知政南路、朱紫路、田心路等路段的交通调研,在有条件的路段实施汽摩分离交通管理措施,在现有非机动车道内划分足够宽度的车道作为摩托车专用道,剩余路面宽度作为非机动车道,并完善交通设施,形成摩托车优先通行的环境,满足“微循环”交通组织中单行路段摩托车出行的交通需求,规范摩托车行车秩序,方便旧城区群众的日常出行。
成效显著
交通警情大幅下降
实施“微循环”后,新会城区的行车秩序明显提升。如冈州大道以北的旧城区,实施“微循环”后,因路口车流不存在交叉,早晚高峰时段的行车秩序得到规范,交通行车秩序明显改善。
新会交警部门分析研判高德地图显示的交通拥堵信息,结合交通视频监控,发现近一年多来,新会实施交通“微循环”的相关路段乃至整个旧城区的区域交通保持基本顺畅状态。甚至在节假日、下雨天等情况下,都没有发生严重交通堵塞现象。数据也显示,新会交通警情明显下降,今年1-7月,会城旧城区交通事故警情同比下降30%,交通拥堵警情同比下降60%。
今年初,新会交警部门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骑虎西路、金紫街、南宁街、帝临路、五谷里交通“微循环”设置组织方案。目前,骑虎西路、金紫街、南宁街相继设置了配套的标识标线,正式实施“微循环”。
“下一步,我们计划将"微循环"扩展到帝临路、五谷里等旧城区和新城区的结合部,配套完善相关路段的电子监控设备和交通标识标线,结合科学管理,打通城区内街内巷"毛细血管",提升城市交通品质。”柯荣炎介绍。
新闻推荐
三江镇战友护河队无惧艰辛巡河两年多不间断 “党员红”呵护“家乡绿”
三江镇战友护河队队员在烈日下清理杂物杂草。新会区三江镇沙仔岛是由西江支流与潭江相汇逐渐冲积形成的岛。过去,沙仔岛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