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定期做产前检查,遭遇产期危急重症 33岁产妇两度入院,鬼门关前走一遭
重度子痫前期、妊娠急性心衰、围生期心肌病,对于孕妇来说,只要碰到其中一个,都可能会有生命危险。然而,前不久,江门市人民医院产科来了一位孕36+4周的孕妇李女士,患有重度子痫前期、急性心衰、围生期心肌病,病情极其凶险,幸得医护人员及时抢救,母子才得以平安。
没想到产后1个多月后,李女士再次出现心衰症状,二次入院。对此,江门市人民医院产科主任刘淑秋表示,出现这些情况,与李女士健康意识不强,以及没有按时产检有很大的关系,她提醒孕妇一定要定期做产前检查。
文/江门日报记者蔡昭璐通讯员曾冬怡
1出现产期危急重症病情凶险
李女士,今年33岁,贵州人,在江门工作,家住江海区外海街道。
6月4日,因为胸闷、气紧,孕36+4周的李女士一个人来到江门市人民医院产科门诊就诊,“医生,我这两天有点呼吸困难,还有点胸闷,今天早上起来感觉更明显了。”
医生给李女士量血压,发现她血压高,而且呼吸急促,意识到情况严重的医护人员赶紧将李女士转到产科住院部。
“当时李女士端坐在床上,呼吸很急促,我一听她的心肺就发现她的情况很严重,便马上让她打电话叫其丈夫过来,并组织科室做好抢救准备。”产科主任刘淑秋回忆说。
随即,刘淑秋给李女士行床边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但前后不到半个小时,她就出现了急性心衰。因为心衰,李女士需要端坐呼吸,还出现咳嗽、大汗淋漓、口唇发紫。
“检查结果提示李女士是扩张性心肌病,左心室射血分数只有20%,心肌收缩明显减少,考虑围生期心肌病和重度子痫前期。”刘淑秋说,围生期心肌病和重度子痫都属于孕产期危急重症,其中任何一项都能致命,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抢救,病人随时有可能因呼吸心跳骤停而死亡,而且她刚到产科时,就已出现有规律宫缩,这进一步加重了心脏负荷。
考虑到李女士病情严重,刘淑秋在向医务科和主管院长汇报病情的同时,也向心血管内科、麻醉科、手术室等发出了紧急会诊请求。不久,李女士被送到手术室,行剖宫产手术。
2多学科联合救助,母子平安
情况危急,时间就是生命!麻醉科副主任瞿波立即组织科内的医护人员进行抢救,率团队为李女士给予强心、利尿、解痉等治疗,迅速控制血压、减轻心脏负荷、控制输液量和速度、吸氧等。同时,心血管内科主任冼伟进也到场积极协助抢救。
因为心功能不全,李女士需要端坐着才能呼吸,腰椎穿刺难度极大,因此,麻醉科选择了全身麻醉,麻醉科主治医师潘拾洲迅速为产妇做好气管插管,麻醉科主治医师黄连芳准确地控制好产妇的麻醉深度和生命体征。
刘淑秋说,李女士是第三次剖宫产,再加上这次病情凶险,手术过程中,随时会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的状况。为保证母子平安,医护人员做了充分应对准备。
中午1:00,手术开始,由刘淑秋亲自主刀,切皮、分离、止血、熟练而沉稳地切开子宫……在产科、麻醉科、心血管内科的密切配合下,随着一声清亮的啼哭,新生儿终于平安降临。整个手术历时55分钟,出血不到250ml。
术后,李女士血压、心率、脉氧渐趋正常,双肺湿啰音也在减少,这些都证明李女士的心肺功能正在恢复,但因为急性心衰加上手术血流动力改变,术后三天内都是危险期。因此,术后,李女士被送到重病医学科治疗,病情平稳之后才转回产科。
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下,李女士病情日渐减轻好转,于6月17日带药出院,并一直在心血管内科随诊。
3产后1个多月再次出现心衰,二次入院抢救
7月17日,李女士一个人抱着宝宝到医院进行产后42天检查,当时检查显示李女士子宫收缩得很好,伤口也痊愈,血压平稳,但是心脏功能仍没完全恢复正常。刘淑秋提醒李女士要避免劳累注意休息,但她没有放在心上:“我又没什么事,身体很正常。”
谁知,第二天,李女士再次出现气紧、胸闷等心衰症状,被家人送到江门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抢救。经过治疗,7月23日,李女士才得以出院。
“围生期心肌病的恢复可能需要到产后六个月的时间,这期间她需要充足的睡眠,避免劳累、合理营养,但她没有重视,健康保健意识不够强。”刘淑秋说,此外,李女士这次病情这么严重跟她没有按时产检也有很大的关系。
据了解,分娩前两个月,李女士都没有到医院产检,而她本身有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这些都是重度子痫前期、围生期心肌病的高危因素。
“如果她有定期产检,就可及时干预,减少甚至避免危急重症的发生。”刘淑秋提醒,保障母亲健康、围生儿安全不仅仅是产科医务人员的职责,也需要准爸爸妈妈的积极参与。孕妇一定要定期做产前检查,尤其是家族有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年龄偏小(<18岁)、偏大(>40岁)或体重超标的孕妇。孕期如有异常情况,建议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诊疗。
新闻推荐
江门日报讯(记者/张华炽通讯员/高园)去网吧上网,打开主机后,却被主机配件吸引;在路边闲逛,却对地里的苦瓜起了贪婪之心。近日,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