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甲 寻 韵
红旗街
红旗街横一巷里仅存的民国时期三层碉楼
三甲新貌
图/ 文 刘再扬
三甲,是阳春市春南地区的交通中心,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较快。最近,笔者在当地热心人士范小兵的帮助下,与当地各界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对三甲的人文历史、发展轨迹作了深入的采访。
1/ 三甲河畔红旗街
“过去的三甲圩其实只有一条街,即现在的红旗街。那里临近三甲河,有码头,以前有帆船经潭水可达阳江,1968年河道逐渐淤积,水路没了。”今年77岁的红旗街原住民、今住建设路自家楼房开茶庄的刘传祁说,原来的一条街分为北福里和南福里,约500米长,圩头是原阳春县第四区(三甲)政府驻地,里面本来有两排瓦房,早些年拆除,新建了一家学校。长街上左右两边有几条小横巷,靠近河边的称为水巷,居民到河里担水吃、洗衣服、游泳等都走这里,政府的警察、邮政、银行和税务等部门均设在街上。
“我爷爷当时在这街上开了一间小客栈,有10多间小房。”刘传祁说。
“以前圩上一些住户住的都是简陋的棚子,有些还是用根竹子顶着,如果住的是砖瓦房,此户人家的生活水平定在中等以上。”刘传祁说,当时圩上长街中心街面有三条石桥,石桥的两边还有青砖铺路,人穿木屐行在街上“的的”作响。解放后随着三甲圩其他街道的兴建,将此街命名为红旗街。
《阳春古驿道》一书中载∶“嘉靖十九年(1540),刘廷亮以三甲一带地少人稠,不可无交易场所为由,将双龙门下垌靠三甲河畔税地一大段,建立铺舍,招徕商贾,建立圩场,申得圩期农历二、五、八,以便买卖,一时兴旺。”这就是三甲建圩时间和由来,距今近500年了。
行走在三甲圩这条古老的街道上,新楼很多,但带有旧时光的老屋也不少。现红旗街158号门牌,是一层砖瓦房,其铺面还保留了过去的商店风格,三位老婆婆坐在里面闲聊。笔者一行在获得允许后走进了这间长铺,刚进铺就看见一道上小阁楼的木楼梯,此物现在已经很少见了。步行长铺时,夏日的太阳光通过明瓦将地面照得光亮。来到铺尾便看见了三甲河。该铺一头连着街道一头连着河边。目测宽约5.5米,长约36米。
在铺尾房,一台碾米机安装在那里。今年86岁的铺主陈宾媚说,年轻时结婚来到三甲圩,当时丈夫与大伯一起在这里经营客栈,生意还好。如今家里在经营碾米生意。
2/ 抗战时一度繁华
在横一巷,一幢3层高的青砖碉楼藏在居民新楼中,如果不认真辨认,还真不容易将之认出来。“这是圩上5幢碉楼之一,碉楼和圩上围墙闸门一起,是在三甲圩多次受到徐东海等土匪洗劫以后,由当地刘、王、袁、蓝、陈姓乡亲共同捐资所建,建好以后,在抵御土匪中发挥了保境安民的作用。”刘传祁说,可惜有4幢碉楼在1958年“大跃进”中用作大炼钢铁的炉灶,被烧坏倒塌了。仅存的这幢碉楼成为那一段历史的见证。
街上连在一起的旧铺仍有不少,在一家旧铺门口上方木板上仍留有“同生堂”字样。刘传祁说,“同生堂”药店就是当时阳江县人来开的。抗战时,阳江、台山、恩平、开平等地乡亲为躲避日本侵略军,结伴来到三甲,阳江人大多数前来做木工、泥水、理发、车衣和开药材铺、副食铺等。台山人来做阉猪阉鸡补锅续犁头等活。
其时由于日军封锁了沿海,阳江产的海盐通过漠阳江和三甲转运粤北、湖南和广西等地,长长的担盐队伍经过三甲,源源不断。加上有数十户阳江人在三甲从事多种工商业,四邑难民涌入和商贩在三甲摆卖故衣,渐渐地,三甲有了商机,因此繁华起来。
3/ 新楼林立街市红火
在范小兵的帮助下,笔者找到了一位仍在三甲生活的阳江城人后代谢克光,今年68岁的谢克光说着一口流利的阳江话。
谢克光的父亲是白沙谢村人,母亲是白沙麻桥人。1946年,父母从阳江担盐步行来到三甲圩租房做生意,然后从三甲收购木屐回到阳江卖,如此反复。解放后,父母在三甲合管会商店参加工作,一直到退休。
“我们三兄弟都是解放后在三甲出生的,父亲有先见之明,改革开放初期,三甲经济迅猛发展,三甲镇区发展很快,父亲在新圩的教新路、建设路和三双路交汇处买下了3个铺位的地皮建了一幢5层楼房,一楼开春江饭店兼做副食批发。”谢克光说,父母和大哥早些年已去世,弟弟退休后返回阳江,如今自己和太太儿子一起经营饭店,生意还不错。
走进新时代的三甲镇区,但见街道纵横,新楼崛起,镇区仅家具商场就有五六家,购物中心等商店越开越多。听说镇里新引进的金水晶家用玻璃厂和榨汁机、搅肉机小家电产业等生产红红火火。晚上漫步在华灯初上的建设路,热闹的人流显示出无限的经济活力。
风物
300多年老字号
三甲切粉美名扬
计划经济年代,在两阳城乡供销社商店,有“三甲切粉”上架售卖。一般来说,平日里能够吃上“三甲切粉”的,一般都是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人。“三甲切粉”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由此可见。
话说公元1668年,三甲新楼村的十二嫂在煲粥时一不小心煲成了粥片,这粥片口感很好。受到启发,十二嫂将米磨成浆后放在铁锅做粉皮,吃不了的粉皮切成条状放在阳光下晾晒,慢慢就演变成了可口的“切粉”,受到各界欢迎。从那以后,村里100多户人家几乎家家做切粉,晾晒切粉成为当地乡村一道美丽风景。由当地优质粘米制作的“三甲切粉”经过数代人不断改良工艺,美名远扬,成品大都由帆船运至阳江,转销各地,逢年过节,更是销量大增,新楼村成为富裕村。
抗日战争前,“三甲切粉”行业已经很兴旺。当时的福记、益记、义兴隆、德昌号等名号产品,在省内享有盛誉,甚至远销港、澳。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三甲切粉”经过精心改良工艺,引进设备,实行机械化生产,生产出银丝粉、山水河粉、髻仔粉等系列,在国内占有一定的市场,并远销东南亚。
生产的切粉要通过选米-浸米-磨浆-蒸粉-晒干-水浸泡-定型-切丝-日晒干-扎切粉-包装等复杂程序。“1993年,我继承了老祖宗的切粉生产工艺,2006年走上了规模化的发展道路,目前产品除保持原来销售渠道外,还远销到新疆等地,年产量达300多吨。”三甲镇新楼富华切粉厂老板刘贻富在接受采访时说,多年前,他的切粉厂已取得了食品卫生许可证,如今推出三甲山水河粉、三甲髻仔粉、三甲扎粉、三甲黑米营养米粉等8个品牌系列产品,成为人们送礼的佳品。
故事
曾守护全村群众的陈家大屋
在距三甲镇区约10公里的大冲村,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大屋(上图)。近距离观察,是座长方型青砖瓦面的传统建筑物。大屋正面的左右两边是两层的碉楼,居中是稍大的门,两边还有两道小一点的门,屋内有大厅和数个房间,建有木梯通往二楼的两个碉楼。
我们目测,大屋长约25米,宽约18米。像这种建筑如今在阳江已很少见了。
大屋主人、今年68岁的陈贤钦说,该屋是他祖上于1853年所建,他是第五代,兄弟俩目前仍居住在大屋。“祖上以前是地理先生兼武术教师,到过许多地方,有见识,积累了一些资金,便建起了这座大屋。” 陈贤钦说,其祖上为了省钱,自开瓦窑,自己烧制砖瓦,足足用了三年时间才将大屋建好。
环视大屋四周,如今仍留有不少枪眼。我们走上旁边一座新建的楼房,看到陈家大屋顶墙上,仍放有不少被岁月风霜浸染过的鹅卵石(右图)。
“屋顶以前建有四周可以行走的通道,方便村勇巡查和防守,祖上曾置有四五十支土枪,用来防范土匪。”陈贤钦说,大冲地处山区,匪患不断,大屋建好后的第三年,来自西山的一股土匪数十人前来攻寨,全村人都进入大屋关闭门户,青壮年拿起枪和鹅卵石与土匪进行了坚决的抗争。那一次,土匪攻了两天两夜也无法攻入大屋。
对三甲文史有研究的范小兵也讲了一个小故事。说以前永宁一带有个土匪头子叫李儒,其老婆会使双枪,心狠手辣杀人如麻,但人生得丑,如果有人赞她靓,她可能会放人一马。“大概1947年的某一天,土匪婆带着数十人前来大冲攻寨抢劫,全村人又涌进陈家大屋避难。土匪攻了三天仍未攻破,土匪婆恼羞成怒,提起双枪指着大屋满口粗言秽语叫骂。碉楼上的大冲村青年人见女匪露面了,便大声喊着‘阿靓,别攻了,放我们一马吧。’女匪一听,心中欢喜,竟然就撤了。”
“在以前那样动荡的岁月,山区土匪横行,大屋确实成为了村人的堡垒,保护了全村人的生命安全。”大冲村的老人都这么说。
人物
下放三甲的
广州医生团队
“最受三甲人民感动的是哪些人?”谢克光毫不犹豫地答∶“是广州来的欧阳孝、李汉奇、刘思添等几位医生,当年的三甲卫生院吸引了远至茂名和恩平等地的病人前来看病。”
1965年,毛主席发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伟大指示。1968年,欧阳孝、李汉奇、刘思添等广州几位医生分批来到山区的三甲卫生院。“一次,有位村民不小心从树上跌了下来,失血太多,人已昏迷,呼吸困难,脸色发青。送到卫生院后,欧阳孝医生果断地切开伤者喉咙插管抢救成功。”谢克光说,这些省城来的医生不但医术高明,而且待病人如亲人;欧阳孝医生擅骨伤科;李汉奇医生擅长儿科和内科,刘思添医生擅长内科,当年他们在一起为患者治病,挽救了一些危重病人的生命,同时通过传帮带,为三甲卫生院培养了一些从湛江医学院毕业分配来的青年医生,与三甲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1978年后,这些医生陆续返回了广州。据了解,改革开放初期,欧阳孝教授结合实践经验,在广州体育科学研究所研发了一种运动饮料,鉴于对三甲人民的深厚情谊,欧阳教授曾打算将这个配方项目放在阳春,由于种种原因,阳春与之擦肩而过。
新闻推荐
江门日报讯(赵可义)昨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毅会见法国驻穗总领事周丽君一行。市领导利为民陪同会见。刘毅对周丽君一行来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