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切口”推动“大变化” “南粤家政”工程拓宽就业渠道
“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了我从事了20多年的珠宝行业,最近下决心来参加培训,希望学一些新的技能多一条出路,找到新的工作。”一周前,39岁的钟彩浓通过“云”平台找到江门市中家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并自掏腰包学习了月嫂、催乳师等课程和专业技能。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就业都摆在首位。近日,记者走访江门市多地发现,得益于“南粤家政”工程,在有效拓宽就业渠道的同时,“传统家政”已衍变成具有互联网思维、使用新模式、新技术的“新型家政”。疫情期间,像钟彩浓一样选择“跨行”从事家政行业的人并不少。随着需求多样化,“南粤家政”正在成为促就业、保民生的重要抓手之一,从“小切口”推动了“大变化”。
江门日报记者彭晓玲傅雅蓉
越专业收入越高
“给宝宝洗头时,要记得一手托住宝宝的头部,然后用拇指和食指或中指保护宝宝的双耳……”日前,记者走进江门市中家职业培训学校时,年仅23岁的新人育婴师邝嘉静正坐在育婴培训室接受老师的线下实操教学。而此时,培训室里不仅坐满了各个年龄段的学员,时不时还能遇到前来咨询或报名的新人面孔。
“从3月启动线上培训至今,已相继有200多名学员选择了报名参加家政培训。近半年来,我们家政业务的订单量同比增长了30%。各个家政岗位一直都在招人,家政员越专业,收入就越高”,市中家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校长邱娜娟说。
从凭生活经验做家务的普通家政员到持证上岗的专业育婴师,41岁的秦红艳已有10年家政育婴员从业经验。过去,秦红艳在照顾女儿之余,做钟点工,一个月大约能挣1000多元。机缘巧合下,她报名参加了育婴员培训课程,并于2011年顺利考取了育婴员(初级)证书。经过专业培训,她才发现,原来带小孩也有很多学问,不学习,掌握不了科学育婴和护理方法。现在,秦红艳已经考取了育婴员(高级)证书,而月薪更是达到了1万多元。
月嫂的薪酬很诱人,不过背后也有常人不知道的辛苦。“月嫂的工作比较辛苦,24小时随时待命,宝宝常在深夜醒来,这时就要喂奶、换尿片等,睡眠时间很难保证,有时一天睡不到五六个小时。”秦红艳表示,经过专业培训提升专业技能和科学知识后,收入随能力提升,既改善了自身经济情况,又可以在工作中找到自我价值。
市场需求越来越大
暑假将至,市民陈先生处在焦虑之中。太太即将生产,作为家庭当前的“头等大事”,他四处打听哪里有靠谱的月嫂。与陈先生一样,有着找家政人员烦恼的还有市民刘先生。一个星期前,他将83岁的母亲接到家中住一阵,本想找个保姆在家照顾母亲,但找了近1个月,依然没有找到合适人选。
近年来,家政服务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家政服务成为市民越来越关注的话题。其实陈先生和刘先生的烦恼和焦虑并不复杂,症结在于目前专业家政服务人员需求旺,而供给严重不足。
为解决家政服务难题,省人社厅于2019年8月出台了《广东省实施“南粤家政”工程促进就业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立足解决家庭育儿养老等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与此同时,江门市人社部门也于2019年9月印发了《江门市“五邑家政”工程促进就业工作实施方案》,促进“南粤家政”工程在江门落地开花。
据统计,江门市实施“南粤家政”工程以来,共开展家政服务类技能培训7148人次;开展家政服务业人员职业技能鉴定5333人次,获证3611人次;带动就业2544人。目前,全市办理工商登记且在江门市就业实名制系统有用工记录的家政服务类企业共255家,其中实行员工制企业78家,从业人员4969人。
值得一提的是,为发挥产业行业集聚效应,打造家政人员的“超级市场”,江门市率先建设了五邑家政服务产业园。该产业园位于江门市人力资源市场内,建筑面积6370平方米。产业园配备网络、办公家具、空调等配套设备设施,首期建有50个创业室、2个培训室、3个功能室等功能服务区,并为符合条件的家政服务企业提供免租金、物管费等政策扶持,配套专业招聘市场和相关商务服务。
在政策杠杆和行业规范建设带动下,家政业正成为创业的“新热土”。去年8月,张怀磊等四位年轻人带着技术回家乡创业,成立了江门市朗颐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以“互联网+家政”对居家养老服务进行系统集成,用户通过手机就能预约服务、智能监控等。公司成立短短4个月就获得了首轮投资,目前正在启动第二轮融资。
“新需求的涌现带来了对新职业的需求,及时开展有关人才培训对于满足市场需求、解决就业很有必要。”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江门市还将围绕新形势下对家政服务的迫切需求,增加家政服务有效供给,力争把实施“南粤家政”工程作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抓手,通过家政服务“小切口”,推动城乡劳动者就业创业。
新闻推荐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黄文生)昨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权威发布今年高考各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并进行政策解读。据了解,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