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两季稻全国粮食高产纪录 袁隆平超级稻高产的“新会密码”

江门日报 2020-07-20 07:50

收割机将稻谷装入卡车中。 殷浩轩 摄 专家学者时常到文发农业种植场,了解袁隆平超级稻生产情况。林润开 摄

盛夏,早造水稻成熟的时节,新会区双水镇木江村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稻香。村口整齐划一的农田里,沉甸甸的稻穗挂满了稻秆,收割机正在来回穿梭。

这片由老农户张伟文和“90后”儿子张永发打理多年的文发农业种植场,种植了约160亩的稻田,近年屡屡刷新新会区、江门市水稻种植最高亩产纪录。7月3日,更是刷新了两季稻全国粮食高产纪录——这里种植的袁隆平“Y两优902”达到亩产量1404公斤。

与袁隆平超级稻的“结缘”,新会收获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借此东风,新会引入更多、更科学的水稻种植技术,更好实现优质水稻增产,帮助农民增收。

文/江门日报记者林润开任晓盈

“结缘”袁隆平超级稻打造水稻种植示范基地

记者来到文发农业种植场见到,约160多亩的农田被划分为多个规整的方格,灌溉水渠作为框架被布置于田地四周。张伟文驾驶着收割机在田野间来回穿梭,头上戴着草帽,肩上搭着毛巾,样子十分“拉风”。

“父亲种植水稻已有近20年,他以农田为家,一天不到田里就浑身不舒服。”1990年出生的张永发从小跟着父亲“浪迹”稻田,并于2015年与父亲一起创办了文发农业种植场。

“我们将村里闲置的农田整合起来,形成了约160亩的大农场,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种植。”张永发介绍,他们家的种植场采用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父亲主要提供技术,他重点负责农场的管理。

2017年,新会区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看中文发农业种植场规模化、集约化的种植模式,在此设立“新会区水稻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项目基地”,引进优质水稻新品种,并推广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一次性施肥、有害生物综合防控、稻秆回田、冬种蔬菜、综合提升地力等新技术,奠定了文发农业种植场成为水稻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田的基础。

两年后,新会区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承担2019年南方高端优质稻品种展示项目,项目在文发农业种植场实施,成为省、市、区优质水稻新品种的展示“擂台”,150多个优质水稻种子在此种植、展示,吸引了众多优质种子研发单位、营销单位和专业技术人才关注。

“井然有序的农田、机械化的种植、科学化的管理,我们到现场后,被这个种植场吸引了。”旺稻科技(广东)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吴晓雷介绍,2019年起,他们委托新会区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在文发农业种植场试验种植袁隆平超级稻“隆两优902”和“Y两优902”。当年11月6日,袁隆平超级稻“隆两优902”和“Y两优902”晚造收割,经过专家组测产,亩产量分别为834.9公斤和791.4公斤,超出预期目标,打破了当年新会水稻最高亩产纪录。

今年,文发农业种植场成为新会区2020年水稻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项目基地,吸引了包括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等科研单位的关注。至今年2月,仅袁隆平超级稻,就有6个品种在文发农业种植基地试验种植,文发农业种植场成为名副其实的水稻示范种植、试验基地。

“勤耕细作+科学种植技术”

力促刷新纪录

7月初,文发农业种植场再传好消息:

袁隆平超级稻“Y两优902”早造收割,经专家组测产,早造亩产612.6公斤,加上去年的晚造数据,早、晚两造总亩产量达到1404公斤,刷新两季稻全国粮食高产纪录;

7月14日,袁隆平超级稻“湘两优900”早造收割,经专家组测算,亩产706.38公斤,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刷新江门今年早造水稻产量最高纪录。

文发农业种植场为何能够屡创纪录?

“我们的秘诀可以总结为"勤、耕、细、作"四个字。”张永发说,他和父亲每天都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着种植场里的每一株水稻,“水稻种下后,我们几乎每天都来巡视,细致观察水稻的生长情况,一旦发现虫害等情况出现,立刻科学地解决”。

勤耕细作的同时,文发农业种植场还得到了新会区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等单位的技术加持,这也是该种植场水稻高产的关键因素。

记者了解到,新会区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为推广、试验更好的种植方法,一直担任文发农业种植场“辅导员”的角色,在种植场推广稻秆回田、冬种蔬菜、三控施肥、有害生物综合防控等农业技术,帮助种植场实现耕、插、防、收机械化。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和旺稻科技(广东)有限公司等单位在文发农业种植场试种袁隆平超级稻的过程中,也不断提供技术帮助。“大农场式种植是未来农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我们目前正在重点发展一批本身质量好、重视科技的农场成为示范点,引领农业发展。”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副所长钟旭华介绍,文发农业种植场是该所目前在省内唯一的家庭农场式科技合作基地,他们会不定期派出专业技术团队到现场指导农户进行科学种植。

“试种"湘两优900"的过程中,我们还组建了工作群,技术人员经常会在群里讨论各种种植技术,张伟文父子也在群里,可以随时提问,寻求技术人员和专家的帮助。”钟旭华说。

推广新技术

助本地丝苗米增产

“试验种植过程中学到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知识,我们也会同步介绍给身边的其他农户。”张永发说,作为水稻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项目基地,文发农业种植场最大的收获就是能够掌握更多、更科学的水稻种植技术,而他们也会主动承担起推广这些技术的使命。

但新会与袁隆平超级稻的“结缘”,其意义远不止于此。钟旭华表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和文发农业种植场针对“湘两优900”,共同开展“湘两优900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一方面是为了推广科学技术,另一方面是为了实现优质水稻增产,从而实现农民增收。

“袁隆平超级稻"湘两优900"早造试种结果产量达到预期目标,今年我们将继续委托新会区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在文发农业种植场开展晚造试种。”钟旭华介绍,广东是传统优质水稻产区,但当前优质水稻产量不高,严重影响了农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希望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运用,提高优质水稻的产量,“试验种植成功后,我们会选择适宜的地方逐步推广新的水稻品种”。

旺稻科技(广东)有限公司也有类似的想法,他们尝试与新会区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合作,实现本地丝苗米的增产增收。

旺稻科技(广东)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吴晓雷告诉记者,委托新会区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试验种植袁隆平超级稻“Y两优902”等优质水稻的同时,他们还尝试链接袁隆平院士团队的资源,实现本地丝苗米的增收。

“杂交水稻需要通过父本和母本进行杂交形成。”吴晓雷表示,从去年晚造开始,他们就跟新会区农业农村局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计划用袁隆平超级稻作为父本,用本地优质的丝苗米作为母本,研发更适合新会当地人口味的杂交水稻,“如果顺利的话,通过两到三年的研究,本地丝苗米的亩产有望可以提高约200公斤”。

新闻推荐

文彦带队调研黑臭水体整治工作 推动城区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江门日报讯(记者/张奕维)7月17日下午,新会区委书记文彦带队召开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专项排查现场调研会,现场协调解决黑臭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