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动学生感官,提升古诗词教学效果
古诗词是流传千年的中华文化瑰宝,要提升古诗词的教学效果,不能因循守旧,更不能浮于表面。——开平市中小学教研室温光华
历经千百年沉淀的古诗词,能让学生感受到音韵之美、汉语之美,是语文教学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要让小学生学好古诗词并非容易的事,作为语文老师,我在如何利用学生的所有感官提升古诗词教学效果方面做了一些研究和探索,收获了初步成效。
古诗词的教学现状
现阶段,老师在讲授古诗词时,多以听老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小组读等形式,形式过于单一,而且侧重单方面的讲解和灌输,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差强人意。
另外,学生学习流于表面,无法感受古诗词真正的魅力。古诗词产生的背景与现代有着莫大的时代差距,学生要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和意义是有难度的,大多数只能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和内容,难以感受古诗词里描绘的意境以及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根本无法感受古诗词真正的魅力。
调动多感官
提升古诗词的教学效果
首先,让学生的耳朵动起来。音乐是吸引小学生学习的重要法宝,我在讲授《静夜思》时,首先播放了《小不点唱经典》这首诗的音频,学生一下子就被悠扬的乐曲、动人的旋律、美妙的歌声吸引住了,格外安静地用心聆听。将音乐融入诗词,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更能感受诗词中的情感,而且音乐很适合小学生爱唱爱跳的活泼性情,自然学习兴趣就大大提升了。
其次,让学生的嘴巴动起来。比如大胆说出来。教师可结合古诗词音频教学,设计一些问题来引导、鼓励学生使用口头语言来表达自己听后的感受,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词的意思,以《静夜思》为例,问:“听完歌曲后,你觉得诗人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些词语可看出诗人的内心活动?”通过提问,一步步引导学生说出感想,让学生畅所欲言,通过“说”来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也通过“说”来激发学生找出答案的求知欲,更进一步提高学生思考表达的能力;放声唱起来。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诗意的感知能力,有了感知能力才能体会诗句里的言外之意,真正理解诗词的意义。唱诵是培养感知能力的最好方式,通过反复唱诵,不仅易于熟记、强化记忆,还能通过音律触动学生的情感觉知,代入诗中意境,提升学习效果。
第三,让学生的眼睛动起来。学习古诗词最重要的一环是调动人的形象思维,最好的方式莫过于观看图片,图片很容易抓住学生的眼球,引起学生的注意,老师在讲授古诗词时,要善用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图中的物、事、人,理解诗词的情境,感受诗词中想要表达的内容,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如讲授《采莲曲》时,老师可从网上搜集一些与诗文相关的图片,也可以从现实生活中拍摄一些相关的照片,甚至还可以带一些新鲜的莲花、莲蓬、莲叶给学生看,这样来源于自身生活,可触可见的事物、照片,更能让学生产生共鸣,调动形象思维,利于导入诗词学习。
第四,让学生的小手动起来。古诗词中有许多带有画面感的文字表述,比如:《舟夜书所见》里的“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大林寺桃花》里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等,教师在教学的后段,可以设计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理解诗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自主创作,画出心中所想、所悟,通过绘画,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记忆,拓宽思路。
第五,让学生的肢体动起来。学习古诗词,还可结合音乐,通过舞蹈的形式来提升学习效果。比如,我们用《小不点唱经典》里的《诗经·采薇》音频,让学生根据诗文节奏、韵律、情感、意境进行自编舞蹈,运用舞蹈这种身体语言来演绎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形式创新,既能吸引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第六,让学生的身心合起来。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征,创设符合学习内容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教学《采莲曲》为例,教师结合诗文的内容创设好情境,然后给学生分配扮演的角色,让学生身心投入去还原演绎诗文的情境,体会人物角色的内心感受,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文的内容,并产生学习古诗词的强烈欲望。
古诗词是流传千年的中华文化瑰宝,要提升古诗词的教学效果,不能因循守旧,更不能浮于表面。作为语文老师,需要大胆开拓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提升古诗词教学效果,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新闻推荐
江门日报讯(见习记者/周佩琳通讯员/林冬婕)日前,开平市召开全市稳就业保就业工作会议,贯彻落实中央、省以及江门市关于稳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