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气”更足了,“人情味”更浓了,夜间消费更丰富了 “夜侨都”如何“夜”来“夜”美丽?
晚上11点,在江门大融城旁的中天新地,一楼店铺依然灯火通明,聚集着三五成群的消费者。江门大融城内,海底捞火锅热气腾腾,服务员忙得不亦乐乎。
近年来,江门市积极发展“夜经济”,市领导多次对发展“夜经济”、促进消费升级作出重要批示,召集相关部门研究促进“夜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今年的《江门市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出,要积极发展“夜经济”,打造区域消费新热点。4月10日印发的《江门市推动夜间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更明确提出各市(区)今年至少要启动1个“夜经济”集聚区的提升打造工作。目前,相关工作已启动。
食、游、购、娱、体、展、演等各项活动,令夜间消费成为城市经济的新亮点。不过,记者近期走访发现,相较于消费者的旺盛需求,“夜经济”发展还存在资源供给不足、硬件配套还不够完善等短板。如何更好激活“夜经济”,让“夜侨都”越“夜”越美丽?仍待破题。
文/图江门日报记者吕胜根梁爽
A市民
多元“夜”态丰富“夜生活”
“改革开放初期,长堤路、常安路一带的夜市很繁荣,很有人气。”45岁的市民黄伟明见证了江门市区夜间消费商圈的变迁。
小时候,每当夜幕降临,黄伟明就会跟着父亲去长堤路、常安路逛街。一到晚上7点,长堤路就亮起彩灯,道路两旁,商人用竹子搭起架子,挂上衣服售卖。此外,还有那香气扑鼻的夜宵地摊。
时光飞逝,21世纪后,五邑城、地王广场一带的夜间消费异军突起。“那里的百货、餐饮有些香港风格,很受年轻人的欢迎。”黄伟明说。
后来,益华百货、中环广场、江门大融城、江门万达广场、奥园广场、新会万达广场、美吉特、江海广场等商业综合体在市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夜间消费商圈四处开花,有的走街坊路线,有的走年轻化路线,有的走商务路线,消费环境越来越好,消费业态也越来越丰富,极大方便了市民夜间就近消费,形成夜间消费的重要基础。
市民李超经常在周末晚上开车去大型商业广场购物、吃饭。一路上,街灯明亮,令人心旷神怡。到了目的地,在大型停车场停好车后,他就乘电梯上楼消费,很是方便惬意。
近年来,随着城市亮化工程的开展,江门市区的夜间消费氛围也越来越好。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万达广场双塔楼等群楼灯光联动,一座座楼宇流光溢彩,五邑华侨广场周边建筑物被灯光装点得格外靓丽,五颜六色的灯光交相辉映,点亮了江门市区的夜空。
江门河,江门的母亲河。随着高新区(江海区)对沿岸建筑进行外立面改造和亮化提升,蓬江区也对河岸进行亮化后,一河两岸景观进一步美化、亮化。
美丽的夜色,不断涌现的网红打卡点,吸引越来越多的市民走出家门,加入到夜间消费的人潮之中。“夜经济”的繁荣程度,也成为这座城市经济开放度、活跃度的重要标志。
B商家
主动出招掘金“夜经济”
“与以前的广场卡拉OK不同,现在的KTV娱乐氛围好,歌曲更新快。到这里唱歌,能释放不少压力。”晚饭过后,市民刘进民带着妻子来到万达广场的潮K-party,与两位老朋友在一间包厢里,尽情唱着自己的“拿手金曲”,很是陶醉。
潮K-party夜场营业时间为晚上8点至凌晨2点。为促进夜间消费,这里新增了音乐餐厅,提供聚会、吃饭、唱歌等一站式服务,以及私人定制服务。广东潮K-party文化连锁公司董事长李全福介绍说,每个月,潮K-party晚上的营业额占到总营业额的90%。
吃喝玩乐购不尽,夜间消费花样多。这其中,餐饮、购物占了多数。在奥园广场,入驻商家纷纷出招,推出各类优惠活动,掘金“夜经济”。为给深夜消费的市民提供服务,这里的胡桃里、深夜食堂、美宜佳等,通常营业到凌晨2点。
江门奥园商管总经理陈锋说,奥园广场消费群体以家庭成员为主,商家夜间收入占全天总收入的60%。
位于老城区的ISTOP一汇广场为年轻人提供了夜间吃喝玩乐的场所,使夜间消费有了更多选择。
ISTOP一汇品牌创办人莫荣杰介绍,为促进夜间消费,一汇商管打造ITV直播汇,即24小时开放式“网红直播商场”,通过“特色美食+情景式体验+特色街区文化+感情营销模式”等,与年轻潮流主题相结合,满足当下消费人群多层次、多样化、沉浸式的消费需求。
接近凌晨,街边大部分商铺逐渐打烊,遍布街巷、深入社区的24小时便利店依然正常营业,给深夜归来的市民带来温暖。
在“小二街”中天新地店门前,有桌有椅,一群年轻人在这里点上啤酒,配上烤串、小龙虾、手抓饼等,喝酒、聊天,尽情玩耍。
“小二街”创始人赖惠钢说:“做好场景营销是我们促进夜间消费的"法宝"。桌椅外摆后,留给客户的空间变大了,客户更有舒适感,这样也有利于客户夜间消费习惯的养成。”
C把脉
恰逢其时发力“夜经济”
夜间是市民消费的“黄金时段”。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我国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大型商场每天18:00—22:00的销售额占比超过全天的一半。
《2019年江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数据显示,2019年江门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20.43亿元,比上年增长8%,其中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达143.30亿元,比上年增长8.5%。去年,江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323元,首次突破3万元大关,与往年相比增长9.4%。这几组数据,从侧面反映了江门居民的消费实力和潜力。
五邑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刘志坚说,南方地区气候温热,人们习惯夜生活,发展“夜经济”,提振夜间消费,满足人们休闲健身、逛街购物、饮食娱乐、精神文化等夜间消费需求,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疫情以来,百姓消费积极性受到影响,近期,全国各地很多地方就促进“夜经济”密集发文,旨在拉动消费。为了提振消费活力,顺应居民夜间消费需求,《江门市推动夜间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提出,江门市将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企业主体、行业自律、总体规划、分步推进”的原则,采取“市县联动、属地负责”的方式统筹规划建设,全面启动以“夜购侨货、夜尝侨味、夜住侨宿、夜游侨景、夜娱侨乐、夜品侨学、夜享侨健、夜赏侨都”为核心的“夜侨都”品牌创建计划,聚焦提升“夜经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多措并举,最终使"夜经济"业态功能逐步提升、运营经验不断丰富、消费业态不断优化、管理维护不断规范、配套功能不断完善。”江门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说。
江门发展“夜经济”,恰逢其时。江门市旅游发展促进会秘书长何岩说,《江门市推动夜间经济发展实施方案》的推出很及时,也很鼓舞人心。江门“夜经济”的打造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需要科学的举措来推动。
D声音
文旅融合点亮“夜经济”
为满足顾客夜间消费需求,江门一商业广场积极策划,希望在广场门前增加一些娱乐、餐饮等夜间消费服务,不过,在申请项目时,进展并不像预期那么顺利。
江门发展“夜经济”,促进夜间消费,在现实层面确实面临着一些困难和不足。“对于夜间经营的商铺,是否可拿到夜间电费补贴呢?”赖惠刚认为,政府如何提供实际性、接地气的优惠政策,借助民间力量,利用好有经营能力的市场主体,促进B端(经营者)和C端(消费者)连接起来,成为江门市当下发展“夜经济”的当务之急。
刘志坚则表示,江门流动人口不多,居民结构偏老龄化,夜间消费的硬件和软件还需进一步提升。
农工党江门市委员会在有关提案中指出,江门中心城区人口集聚效应不够,城市路网通达程度尤其是主城区和周边乡镇的公共交通通达程度不高;现有成熟商圈辐射引领作用还不强,老旧居民区附近商圈缺少规划,个别商户甚至有噪音扰民现象;现有旅游、文化、体育、餐饮、健康等大消费产业资源整合和宣传力度不够,各部门促进消费领域互联互通的政策合力还需增强。
“江门市民夜间消费活跃度相对较低,市场如何创新服务功能,促进市民以高涨的热情参与夜间消费,是当下江门发展"夜经济"必须解决的问题。”何岩提出,可考虑把江门市旅游资源与“夜经济”紧密结合起来,发掘一些郊野农庄或公园,打造一些“天人合一”的大自然环境消费场所,满足人们对大自然的向往;盘活文旅资源,打造一些具有江门元素的乡间大舞台,举办具有本土文化风情的表演,搞活侨乡美食,使夜间消费兴旺起来。
五邑大学江门经济研究中心旅游产业研究院院长伍锋说,开平塘口、赤坎古镇、鹤山古劳、新会石板沙等古镇游、乡村游的提升,将为江门“夜经济”的发展提供载体和空间,目前各地要积极做好准备,为2—3年后江门“夜经济”的大发展打好基础。
文化是推动“夜经济”的主线。以城市文化主导“夜经济”,可提升“夜经济”文化内涵和城市文明水平,扩大文化产品消费,提高市民生活品质。
江门市人大代表梁汉文说,结合江门特色,要重视极具五邑侨乡特色风貌的常安路、长堤风貌街等历史街区建设。同时,还必须在文化上下足功夫,注重消费者的文化体验,明确文化主题定位,打好“文化牌”,给消费者以集行、赏、食、游、购、玩于一体的消费和体验。
莫荣杰说,可积极挖掘地方夜生活传统文化,开展各类夜间节庆会展活动,推出更多有特色、接地气、群众喜闻乐见的夜间文化产品,打造一批群众认可度高、经营特色鲜明的“夜经济”品牌和项目,形成独具江门风格的文化符号。
★记者手记
激活“夜经济”打好“统筹牌”
近年来,全国多个城市已进入以消费带动转型升级的新时期。深挖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的消费需求,刺激消费,活化商圈,让夜间消费越来越成为赋能地方经济的新抓手。
经济学讲求供求关系。从需求看,“夜经济”的主要消费者有两大类:一是短期流动人口,特别是外来旅游人口,他们会争取更多的时间来认识、体验、享受这座城市;二是在这座城市常住的年轻人。从供应看,“夜经济”发展需要风貌街、步行街、美食街、商业综合体、文化体育场所、交通基础设施等硬件设施,更需要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文艺演出、休闲娱乐等软件支撑。
“夜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整合资源,精耕细作。五邑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刘志坚提出,在城市管理上,一是要处理好“夜经济”发展与城市居民美好生活秩序的关系,高水平规划管理;二是要适度建设完善运营好步行街、商业综合体、文化体育场所等硬件设施;三是要大力提供软件支持,丰富夜间消费产品数量和质量,增强夜间消费的吸引力。
只有更大限度地整合资源,在政府的科学引导下规划“夜经济”发展的清晰路径,吸引更广泛的力量参与,才能真正发挥“夜经济”消费新蓝海的动能。如农工党江门市委员会就建议,建立审批绿色通道,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降低“夜经济”街区经营主体准入门槛。发挥“12345”政府服务热线构建跨部门快速协调机制,畅通消费投诉渠道;江门市政协委员赖惠镇建议,根据不同区域打造特色夜市文化街,实现“低消”的“夜经济”集聚化、特色化、规模化,与“高消”的“夜经济”互为补充。同时,引进专业人才,寻求与专业团队的合作等。
发展“夜经济”,需要良好的市场环境,这对政府综合治理能力是一个考验。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未来,江门市将通过实施集聚区培育计划、行政审批创新机制、商业活动宽容监管、交通管理夜间服务、城市照明提升工程、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品牌活动策划营销、宣传营销系列活动、城市智慧综合服务、夜间安全防控服务等十大支持措施,着力处理好发展“夜经济”和加强城市管理的关系,通过疏堵结合营造安全有序的“夜经济”发展环境。
夜间消费只有提供更多选择,才能提升人们的消费体验。在此愿江门夜间消费蒸蒸日上,“夜经济”欣欣向荣!
新闻推荐
分享成长故事 发挥榜样力量 五位同学获评鹤山市“新时代好少年”
李浩贤林奕韬肖玥李佳静谢鑫日前,由鹤山市文明办、教育局、团鹤山市委、妇联、关工委联合举办的2019年下半年“新时代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