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建筑公司如何转型?从业15年的周德聪总结出心得 建立总部实现“全产业链城市服务配套”

中山商报 2020-06-12 06:47

中亿集团董事长周德聪雕镂屏风,励志书法,各个优质工程不经意间在室内留下印记……中亿集团董事长周德聪为自己设计的办公室,透露出追求工匠精神的初心。公司成立15年,按照每五年登一级台阶的步伐,发展为知名建筑施工企业。

他是“80后”,他是新中山人,他在中山建立总部……在周德聪眼里,总部不仅是工商执照写着“中山”二字,更是要将资源辐射到产业上下游。他坦言:“建筑企业要转型升级,"全产业链城市服务配套"这十个字是我瞄准的方向。”

文/记者 范展颢 图/记者 洪喜鹏

1 见证历史:建筑业百花齐放,骨头再硬也要啃

2003年,“80后”周德聪来到中山创业;除了建筑,没想过做别的行当。

“大学读的是建筑相关专业。老家在广东开平,那里是中国建筑之乡,许多亲戚从事这个行业。”周德聪回忆说,“我的想法很简单,找个经济发达城市,努力打拼,做一点成绩。”

2005年,周德聪在中山创立中亿。从小工程做起,逐步拼下大工程,通过完成大工程获取更高的行业资质……如今,中亿拥有建筑工程总承包二级资质、信用A级建筑企业以及多项专业工程承包资质,由单纯的建筑公司跃升为总部集团。

此外,周德聪还担任了中山市企业联合会秘书长,公司跻身为中山市建筑业协会、开平市建设商会的副会长单位,为业界抱团发展积极发声、解决问题。

如今的周德聪,坐在办公室,远眺岐江,经常回想起中山建筑业的历史变迁。

“今天,在同行眼里,中亿集团是纯粹的本地建筑企业。15年前刚成立中亿,别人视我们为外来户。当年,建筑业在中山是挺保守的,有着浓厚的计划经济影子。”周德聪告诉记者,“中亿要往前走,先拼小工程,积累好的口碑,逐步拿到大业务。工程量做得足够大,公司的资质才能提高,最终拿到更大工程的竞标入场券。”

创业那些年,再硬的骨头也要啃。

周德聪回忆说:“当年,做神湾盛世游艇会,前面是房子,后面是码头,每栋建筑物都有独特造型,难度很大。外方提供的技术指标,堆起来有5个枕头那么厚,细节达到了"绣花"级别。怎么办?顶硬上!最终,中亿的施工成果拿到了中山市级双优样板工程。”

2017年,中亿集团凭借南区鸿福绿茵苑项目,再夺广东省级双优样板工程。

周德聪还想起了另一件趣事。一家中国地产20强企业在山区开发楼盘,兴建100米高、33层的商住楼。周德聪说:“工地是一片山头,还要修路才能进场。村民和当地的建筑材料商以为我们是骗人工、骗材料的团伙。”

在此进程中,周德聪见证了中山建筑行业发生历史性转变。

“中亿是本地公司,后来逐步转型为总部在中山、税收留在中山、分公司遍布多座城市、工程项目遍布中山内外的企业。”周德聪告诉记者,“另一方面,2010年起,注册地在中山市外、实力雄厚的央企和大企业纷纷进入中山承揽工程。"百花齐放"的局面也督促着本地企业走向自强。”

2 加速转型:延伸上下游,对接产业链

在一般经营者乃至市民眼里,企业先“做大”,才能迈向“做强”。周德聪却有不同的看法。

“企业先实现"做强",才有可能"做大"。其后,聚焦主业,做精做深,契合整个产业和社会的发展要素。”他回应说。

中亿成立15年,前5年瞄准了“做强”。

企业逐步组建了一支由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中级工程师、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BIM(建筑信息模型)工程师、各类研发人员组成的专业团队。承建的工程项目紧盯省市两级双优工程、示范工地的目标去执行,从而拿到多项准入资质。

进入第二个5年,此前获得大型工程“入场券”的中亿开始做大,参与了连片小区、超高层建筑、市政工程等项目。

近5年,中亿集团朝着“全产业链城市服务配套”的方向迈进,运营着规划设计院、投资公司、新能源公司、房地产销售代理公司、建材贸易公司等子公司,在建筑工程总承包的基础上切入到市政工程、公路工程、装饰装修、园林绿化、建筑设计、综合管廊、园区运营、房地产策划开发及代理销售等新业务。

周德聪回应说:“上述转型升级,绝不是盲目的投资和多元化。建筑工程是主业,其他产业是向着主业的上游、下游进行延伸,最终覆盖建筑施工的全产业链条,做精做深整个主业,从而全力投入到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3 社会责任:为行业鼓与呼是每家企业的责任

熟悉周德聪的同行都知道,这位“80后”企业家的性格特点是“敢言”。

目前,周德聪担任中山市企业联合会秘书长。“如果只是为企业争取利益,格局太小。一个行业能在一座城市做强做大,让税收和就业留在当地,就是最实际的贡献。”周德聪说,“每个行业在特定阶段会不断遇到新问题。通过行业协会搭建与政府部门沟通的平台,进而收集、传达、沟通、解决行业遇到的社情民意,这就是企业履行的社会责任。”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市内各个建筑工地的复工复产进程普遍耽搁1-2个月。社区进不去,工地难开工。工人离乡难,回不到工地。与此同时,开发商和施工方的工作进度被拖延,也影响着上下游资金链的顺畅运作。

为此,周德聪四处奔走,争取行业主管部门的支持,呼吁改善相关政策的执行流程,协助同行工地的机器尽早动起来。

对话

建筑业是助力经济“重振虎威”的支撑产业之一

建议推动本土企业发展,留住税收和就业

●记者:去年,中山提出“重振虎威”动员令。就建筑产业而言,你们能提供哪些具体贡献?

○周德聪:建筑施工企业的总部不会占用太多土地,但可以做很多内容,效益的起效速度比较快,为本地带来大量税收和就业岗位。

相对其他产业,建筑业的培育相对较易,过程不会太漫长。在经济迈向“重振虎威”的进程中,建筑业是立即见效的产业。

●记者:在实现经济高质量崛起的进程中,本地建筑企业遇到哪些困难?

○周德聪:注册地不在中山的大型建筑企业,近10年纷纷闯入中山各个工地做总承包。面对竞争,我始终认为,本地建筑企业需要先做强,再做大。留意行业动态,归纳和执行好各类做法,引入高新技术加强自身内功。

目前,建筑基层从业者的平均年龄超过40岁。中国缺技工和技师,教育机制要真正重视起职业教育,这需要国家层面去解决,为各行各业培养专才。

另一方面,企业要专注,整合好资源促进高质量发展,从而让从业者看得到前景,在一个行业坚持深耕,去做专才和工匠。这样一来,才是良性循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别人认可你的能力,才会把大型项目交给你去施工。

●记者:目前,本地建筑企业需要哪些共性支持?

○周德聪:中山经济要实现“重振虎威”,我呼吁不要轻视建筑业的作用,不要忽视本地总部企业的贡献。建议完善现有政策,推出扶持政策,为中山留住税收,增加就业岗位。

去年底,住建部改革了招投标政策,推行“评定分离”。也就是说,改变了“评委做决定,甲方业主没有话语权”的旧规则;评委提出专业意见,定标权和决定权留给甲方。

为此,建议在同等条件下,把符合资质升级的工程项目优先安排给本地企业,促进本土经济力量的壮大。推出税收奖励返还,支持企业做好本地施工以及“走出去”做大项目,由此产生的税收和就业,最终留在中山。

在建筑行业以及很多产业,期待外地的超大规模企业把运营总部迁移到中山,目前难度较大。相反,培育本地总部企业是比较可行的做法。对此,建议相关部门建立总部企业培育库,采用“包干制”去培育,让优质企业加速成长。

新闻推荐

“90后”青年李继津扎根塘口镇创业 用建筑为古老村落带来人气

李继津(中)向游客介绍开平塘口。周末来到开平市塘口旧圩可以看到,络绎不绝的游客、市民前来游玩、打卡。这样的现象,在2年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