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代传承绝活期盼申报“非遗”

阳江日报 2020-06-05 10:28

[摘要]阳江龙舟龙头多出自南恩路这位民间老艺人之手

本报记者/朱俏施

在市区南恩路有间古色古香的老店,70多岁的左文康正在雕刻他的龙头。走进这约12平方米的店铺,一张老旧的工作台上摆放着栩栩如生的龙头、微型龙船等木雕制品。左师傅眉头紧锁,眼神专注,用手工雕刻刀在木材上打粗坯,随后用左手固定龙头的一端,右手灵活操作砂纸打磨雕刻成型的龙头至表面光滑,整个过程心细手稳……此时他拿起调料在龙眼的部位上色,一个“画龙点睛”之举,让龙头神采奕奕、活灵活现。

据《阳江县志》记载,阳江赛龙舟活动,从清朝开始盛行。龙头是最能直接体现阳江龙舟精神的物质载体,同时也是阳江木雕艺术的代表。左文康是阳江为数不多,仍然掌握雕刻龙头技艺的传承人。一颗匠心,一门手艺,他用一个龙船头,雕刻出阳江龙头的传统特色:龙头造型高大威猛、龙眼展望前方炯炯有神、龙尾蜿蜒宛如波浪,直入江海。左文康说:“当年父亲跟他舅舅学习雕刻龙头、饼印等技艺。我16岁也跟父亲学习这门手艺,如今传到两个儿子手中,已经是第四代了。”

“手工龙头雕刻的制作技艺分为选木料、锯木、粗坯、精雕花纹、打磨、上色等多道工序,还要安装鼻球、龙须、龙珠等配件。”左文康介绍,雕刻龙头并不是所有的木材都适用,需要挑选体积够大且形状完整的樟木才适合雕刻,制作龙头的工艺相当复杂,完成一个龙头前后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所以一定要有足够耐心。

“他闭着眼都知道雕刻的工序了。”左文康的邻居笑着说。拥有62年雕刻经验使得左文康对龙头的处理早已炉火纯青。“在整个雕刻环节,都考验手眼心法的协调配合,想要让龙头活灵活现是一个细工夫,需要拿捏好力度。每一次下刀都要精准,力量用小了凿不动木材,用力过度会把木材凿坏了。”左文康说,最关键的环节是雕刻龙眼,一旦下刀不精准导致龙眼目视的方向斜向地面,整个木雕都难以补救。

“阳江所有龙舟的龙头基本都是我雕刻制作的。”因左文康手艺精湛娴熟,江城、阳东、阳西等本地的龙舟队都会找他雕刻,就连恩平、广西等外地的龙舟队也会慕名前来。今年因受疫情影响,左文康只接到一份雕刻龙头的邀请。说到这里,左文康喟然长叹,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手工艺逐步被现代工业取代,近年来,雕刻龙头的需求已经越来越少了。他指着摆放在一旁的饼印说,手工制作一天的产量比不上现代机器一个小时的产量,靠木雕维持生计是件艰难的事情。

左文康说,许多木雕匠人当初进入这个行当,一为兴趣,二为谋生。对他自己而言,既能做喜欢的事,又能获得经济来源,人生没有遗憾,但对龙头雕刻这门手艺,他仍有所期盼。他期望能将这门技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可给予扶持和指导,由专业的机构进行保护和传扬,用一颗匠心、一门手艺、一份传承留住城市文化记忆,让木雕老手艺重新焕发生机。

左图:市区南恩路,左文康在进行龙头雕刻创作。

宋福亮 摄

新闻推荐

恩城锦电双桥6月5日零时恢复通车 恩平城区与河南片区之间的交通压力将大为缓解

工作人员正在紧张施工,利用吊车吊装限高杆。江门日报讯(文/图记者/吴健争)记者昨日从恩城锦电双桥施工现场了解到,双桥将于6...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