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西镇红联村村民制作橹罟子条 他们靠自己的双手过上安稳日子
端午节将至,又是粽子飘香的时节。随着端午节的临近,良西镇红联村这个只有20来户的小村落近日变得格外热闹,人们忙碌了起来。村民抢抓有利天气,制作琅鼓条,“备战”端午节。琅鼓是橹罟子在恩平的“土名”,既有野生的,也有种植的,是制作恩平粽的“三件套”之一。对于红联村的村民来说,琅鼓还有更重要的意义:红联村是一条水库移民村,村子面积不大,村民居住相对分散,全村人依靠制作琅鼓条增加收入。
文/图江门日报记者/周晓营谭锦波
村民制作橹罟子条自食其力增加收入
5月29日一早,红联村村民邹立辉向往常一样来到田间,将满车的琅鼓条载回家中,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只见他把新鲜采割的琅鼓条拉到门前的树荫下,拿起小刀,先把琅鼓条两边的小刺削掉,再把处理干净的琅鼓条撕开,制成宽度约2厘米的藤条,洗干净后进行晾晒。
邹立辉是良西镇的精准扶贫户,近年来靠种植琅鼓和制造琅鼓条过上了稳定的日子。临近端午节,琅鼓条的销量日益增加。“一扎有50条,卖2.5元,虽然钱不多但销量稳定。”邹立辉说,为了即将到来的端午节,他早早做好准备,现在,他家门前已晒满了琅鼓条。
琅鼓条的制作过程虽然不复杂,但全靠人手完成,纯粹是力气活,对于年近花甲的邹立辉而言,能自食其力就很满足了。
邹立辉制作琅鼓条已有10多年。“现在一年下来,我靠卖琅鼓条能赚8000到1万元,何乐而不为?”邹立辉说,琅鼓原本就属于野生植物,对生长环境条件要求并不高,生命力顽强,只要稍微施肥,产量就可以翻倍增长,“只要肯干,就能赚钱”。
目前,邹立辉的女儿正在读中医,家里的大小开支全都在邹立辉身上,除了平时制作琅鼓条外,邹立辉还利用空闲时间外出打散工帮补家用。
近年来,良西镇通过开展精准扶贫,对邹立辉的家庭给予低保补贴及子女学费减免,邹立辉不仅享受到了扶贫政策的红利,还靠自己的双手增加了经济收入,日子过得安稳且充实。
本地粽子企业定点采购
让村民不愁销路
走进良西镇红联村,无论在村道旁、田间地头,还是在村民家周边的空地上,都能看到琅鼓。
近几年来,恩平市大做农业文章,特别在打造农业品牌方面下足功夫,收到较好效果,诸多农产品逐渐向产业规模化迈进,并带动周边产品共同升值,琅鼓条就是其中之一。
“粽乡园”是恩平市一家专门生产粽子的大型企业,2017年落户恩平,年销售额达1700多万元。如此庞大的粽子销售量如果没有当地原材料产业的支撑,肯定难以实现,因此,“粽乡园”每周都要到红联村收购琅鼓条。
收购前,该公司业务人员会提前通知农户,每户则将晒好的琅鼓条捆好,放在门口,等待收购人员的到来。如今,“粽乡园”是红联村最大的采购合作商,带动了琅鼓条效益的提升,也为农户提供了稳定的销售渠道。
红联村村民叶青与哥哥两家四口是村里的琅鼓条制作大户,眼下他们正忙于制作、晾晒琅鼓条,筹备收购事宜。“前段时间因为疫情卖得不好,现在临近端午节,不少采购商都提前来采购,工作量和销量都上来了。”叶青说。
新闻推荐
江门日报讯(记者/周晓营)为进一步落实“两个责任”和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日前,良西镇召开2020年新任镇(村)干部廉政座谈会,给18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