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江海区)打出“政策+平台”组合拳 努力打造博士后人才发展高地

江门日报 2020-05-28 08:57

□记者/李雨溪通讯员/江组宣

近日,高新区(江海区)召开“百名博(硕)士引育工程”引进对象座谈会,鼓励人才爱岗敬业、追求卓越,更好地融入高新(江海)这个大家庭。高新区(江海区)一直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尤其是高端人才引进,近年来该区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打出一套“政策+平台”组合拳,以攻坚克难的决心,着力打破博士后人才难进的困局,努力打造博士后人才发展高地。

2017年8月,高新区(江海区)研究出台了全市首个博士后专项扶持政策——《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加快集聚博士后创新创业暂行办法》,一共有13项扶持措施,在执行省、市博士后扶持政策基础上,对在站博士后再增加5万元/年的生活补贴;鼓励博士后以科研项目、科研成果、技术入股等形式与本区企业合作,鼓励博士后以专利、专有技术等形式在本区申请创业项目,最高给予200万元资助;对博士后在站期间取得的优秀科研成果(发明专利)给予奖励,最高20万元/项。每2年组织对本区工作站、实践基地进行评估,经评估评为优秀的设站单位奖励5万元,对优秀博士后管理工作人员奖励1万元。该区2018年印发《高新区(江海区)推进人才强区战略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加强对博士后项目的扶持,对入驻“博士后双创园”的优秀项目择优给予5万元补贴。该区多项激励措施形成叠加效应,加快推动博士后高端人才向辖区聚集。

为保证博士后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去年高新区(江海区)出台《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博士后管理工作暂行办法》,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博士后管理工作。定期举办博士后管理工作业务培训班及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增强建站单位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及对政策的熟悉程度,推动空站(基地)单位加快引进博士后人才,推动有潜力的企业建立博士后科研平台。同时,在全市首创开展博士后建站单位运行效果评估工作,通过制定完善的评估方案,对辖区内博士后建站单位的引才成效、成果产出、效益产出及综合管理水平等多项指标量化考评,计算分数和排名,结合综合评分,准确地评估各建站单位总体运行效果。

企业是用人主体,激发企业提高创新意识,发现自身需求,尤为重要。为推动企业建立博士后科研平台,引进博士后,高新区(江海区)梳理出区域内高新技术企业、建有研发机构企业、科技型小微企业、规模以上企业名单,逐家上门拜访,与企业主要负责人面对面,讲解博士后政策,收集企业对人才及科研项目的需求,并建立台账,实行“一企一策”,做好跟踪服务;另一方面,加强与高校联系,邀请专家教授与企业对接,通过专题讲座、座谈交流、实地走访等方式,从“面”到“点”为企业提供政策、人才和项目信息。2019年12月,该区举办了“智汇高新共创未来”人才交流对接活动,成功促成励福(江门)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矿业大学现场签约,引进博士后1名。

此外,高新区(江海区)积极倡议企业做好博士后人才服务,配备科研助手协助博士后开展科研工作,推动科研成果落地生根。该区率先成立全市首个人才发展促进会,建立了“人才管家”专业服务队伍,为人才提供社会保障、配偶就业安置、子女入学入托等全方位服务,以解决博士后的后顾之忧。此外,积极搭建博士后人才情感交流、学术研究的平台,打造“经纶江海”特色品牌活动,多次举办博士后讲堂、产业科技论坛及人才沙龙活动,加强博士后人才之间的互动交流,让人才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目前,高新区(江海区)博士后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至2020年4月,全区共建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家)、园区分站(4家)、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2家)、博士工作站(4家),合计共23家,在站博士后24人,在站博士5人。

新闻推荐

“老师,我们想您啦!” 江海区一至三年级小学生昨返校复课

外海中心小学一至三年级学生返校,上了“开学防控第一课”。江门日报讯(文/图记者/梁丽琴)“早上好!”“老师早上好!”伴随着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