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发挥“数字力量”的强大战“疫”力

江门日报 2020-04-29 08:32

政务服务大厅工作人员现场为办事群众演示“自助办”。 市民可在“粤省事”上报个人健康信息,并凭借“粤康码”实现“一码通行”。

当前,为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全国上下众志成城用实际行动为疫情防控作出积极贡献。疫情发生后,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积极部署、迅速行动,创新运用数字化技术收集、分析全市各项信息数据,充分发挥大数据对抗疫的支撑作用,以实际行动支持全市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江门复工复产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企业按下复工复产“快进键”的背后,是江门全力打造“政务服务无堵点城市”,力推政务服务全程“线上办”的技术与服务支撑。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江门“数字政府”建设成果“大显身手”,大数据的广泛应用让“市民少出门、数据多跑腿”,在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A开发购买口罩服务平台

“口罩预约”成“爆款应用”

2月11日,江门市“网上预约购买口罩服务平台”启动试运行。通过“江门健康服务”小程序、“江门易办事”App、电话预约(限65岁以上老年人)3个渠道提供预约口罩服务,既有“先到先得”的“秒杀”抢购,也有“全凭运气”的随机抽取,更有“操作简单”的电话预约,满足不同市民的需求,引起社会热议和关注,“口罩预约”成为“爆款应用”。

为解决疫情防控期间市民扎堆到药房购买口罩的问题,根据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要求,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在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市司法局的配合下,参考广州、佛山等周边城市做法,迅速组织腾讯公司、数字江门公司,会同江门市国大药房、大参林药店、EMS邮政速递公司,组建业务和技术团队开发江门市“网上预约购买口罩服务平台”,第一时间完成平台开发测试和业务联通,实现3个服务渠道同步向群众开放。

随着口罩供应日益充足,4月1日起,江门市关停“江门健康服务”小程序、“江门易办事”App网上口罩预约购买服务和65岁以上老年人电话预约服务。“口罩预约”期间,累计向市民供应平价防疫口罩350万只。

B充分依托“粤系列”平台

助力复工复产和经济发展

“口罩预约”只是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利用“数字力量”全面助力疫情防控的一个缩影。从2月开始,“粤康码”在全省21个地市推广,市民到省内其他城市出行,都可点击“粤省事”,凭借“粤康码”实现“一码通行”。目前,江门市已在机关事业单位、政务大厅、公司厂企、交通站点等领域共2310个公共场所、1048个组织机构推广使用,并突出抓好“粤康码”在社区网格化管理、学校学生复学前健康管理和企业快捷复工复产等重点场景应用,累计为全市98万名市民提供613万人次便捷通行,为373人出具解除医学观察电子告知书,为273个村(居)、73万名学生提供高效服务。

随着复工复产的持续进行,如何做好员工管理成为企业的难题之一。为进一步满足企业管理员工的需求,江门市积极推广“粤商通”健康申报功能,帮助企业在复工复产阶段科学监管监控员工健康状况,实现防疫、生产两不误,助力经济发展。通过“粤商通”员工个人健康申报功能,企业法人代表可以在“健康申报”一栏中生成企业“葵花码”,分享给员工完成个人健康情况申报,在App上随时随地查看员工的申报情况。当前,江门已有2657家企业通过“粤商通”采集员工健康信息,申报数据5万多条。

同时,坚持与需求对接,充分利用“粤商通”及12345政府服务热线,收集并解决企业急需解决的用工招聘、物资申购等诉求,全面加强疫情数据分析,助力联防联控。

一方面,在“粤商通”平台开通企业诉求响应功能,建立诉求响应机制,及时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对于所有诉求,根据企业所在地区、所提问题类型,经过大数据分析,迅速进行精准分发办理。已处理企业诉求71宗,实现“企业有呼、政府必应”。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务大数据资源中心支撑作用,汇聚全市疫情防控相关各自建系统采集的健康申报数据超过127万条,疫情线索上报数据1000多条,成功核查湖北在本地的务工人员信息2538条,成功配对率达到70%,高效匹配全市网格信息与行政区划网格信息4262条,成功率高达91.5%。同时,在省的支持下,实现疫情防控工作相关需求数据以接口形式回流本地,为全市疫情态势研判、防控部署和精准施策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此外,江门市还结合省市出台的各类复工复产文件及惠企政策,响应企业在政策咨询、了解、补贴申报等方面的需求,率先在全省推出“粤商通”疫情补贴服务专区,将“受疫情影响返工务工人员一次性创业资助”补贴申办事项纳入“掌上办”一站式服务,并争取推动上线更多政策咨询等便企功能,实现企业复工复产与疫情防控两不误。

C优化线上服务

护航企业复产“不误工”

近年来,紧扣“数字政府”建设核心,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优化在线政务服务,有效支撑企业、群众、政府工作人员不见面办成事,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在疫情防控期间,各职能部门建立24小时响应机制,开启24小时无休办理模式,在非上班时间快速办理企业紧急防疫事项。对疫情防控相关的企业和项目,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为涉及防疫的事项提供免预约优先办理、简化流程和材料、容缺受理、延时办理等简约化、便利化服务,全市已有59宗业务通过疫情防控绿色通道办理。

为减少群众出门、让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全市政务服务机构急群众所急,三举措协同构筑线上服务坚强堡垒:通过传媒和各类新媒介、手机短信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发出政务服务“网上办”“自助办”的倡议书,引导群众宅家网上办、就近自助办,少往实体大厅办理;组织各级各部门迅速对省政务服务网、“侨都之窗”自助服务终端、“江门易办事”App等“网上办”“自助办”平台政务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梳理检查,优化服务流程,确保事项“网上能办”。

疫情防控期间,江门为企业群众提供超过2000项“全天候”网上可办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85%,并将政务服务引入全市81个工行网点、共300台智能终端机里,进一步织密市民政务服务“就近办”线下网络。目前,全市“网上办”“自助办”政务服务业务量已超40万件。

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还积极推进省、市、县、镇、村五级联动,迅速将省电子公文交换和“政务微信”功能向全市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公职人员推广应用,增开用户21921人,累计开通用户28693人;加强远程办公安全可靠网络环境建设,宣传推广远程开会、减少人员聚集。疫情期间,全市应用公共视频会议系统等召开会议比例大增,有效助力疫情防控。

同时,开辟疫情信息发布阵地。第一时间在政府门户网站开辟“江门在行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宣传专区,设置“情况通报”“政策速递”“复工复产”等7个栏目,及时发布权威信息,目前已累计发布疫情防控工作信息4235条。

文/图陈敏锐叶新萍

新闻推荐

江门市高位推进“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三大培训工程 做出侨乡特色 打造江门品牌

江门市率先建设全省首家家政服务产业园——南粤家政(江门)产业园。去年12月,在2019年“粤菜师傅”技能大赛(江门)暨“粤菜师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