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之战 联防联控 打造“江门经验”

江门日报 2020-04-29 08:13

社区网格员在体温检测站点冒雨开展防疫工作。 网格员正通过全科网络指挥平台进行实时沟通。 “三人排查小组”对出租屋及流动人口情况进行上门摸排登记。 网格员为居家健康管理人员送物资。 张文超正在社区检查排查工作。 陈婉韶正在电话排查重点人员。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江门曾陷入静谧中,如今街头人多了,工厂的机器热了,田间的苗儿绿了,精彩热闹的江门又回来了。她的“复苏”离不开医务人员、公安民警、社区工作者的努力。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工作部署,市委政法委迅速牵头市公安局、市卫生健康局等21个职能部门,成立社会稳定和社区防控组,下设综合协调、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公共安全和社会治理、宣传舆情等4个专责组,推动社区“网格化”防控工作,发动社工、志愿者加入防控阵线,织密社区防疫网。并组建市、县两级涉疫情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专班,凝聚各方力量统筹推进涉疫情风险隐患防范化解工作,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经过将近100天的奋战,江门市疫情防控态势向好。然而,全球防疫形势依然紧张,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江门市社区防控工作步入常态化,全市3925个网格仍不松懈,继续做好重点人群健康管理、防控宣传等工作,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

A千方百计扎密扎牢疫情防控网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市委政法委依托基层综治维稳工作网格,在市、县、镇三级由政法、公安、卫健部门一把手组成83个“三人领导小组”,市、县两级同步成立疫情防控“三人工作专班”,指挥推动网格化疫情防控工作。将全市1323条村(社区)划分为3925个疫情防控网格,构建市(区)、镇(街)、村(社区)、网格、楼栋(自然村)五级“网格化”疫情防控体系,实行“分片包干”和“研判报告”制度,全市组成1338个“三人排查组”,负责省、市推送的重点群体排查管控。同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防控工作,组织社会治理公益创投项目的230多名专业社工及460多名一线工作人员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并调动社会力量参与防控工作,构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严密防线,全市村(社区)干部、专(兼)职网格员、楼栋长、志愿者、业委会成员、物业公司工作人员及公安民(辅)警等近12万人参与网格化疫情防控。

立足“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紧扣流动人员管控追踪、密切接触者日常管理、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健康教育宣传引导、入境人员社区管理等五项工作,实时监测重点人员、动态摸排流动人口,坚决切断疫情输入源。此外,还充分发挥“数字政府”建设成果在疫情防控中的支撑作用,将数字技术应用于重点地区回流人员排查、疫情动态监测、防控决策、复工复产等各环节,推广粤康码在进出政务服务大厅、住宅小区、单位企业上下班、入住酒店宾馆、登乘公共交通工具等各类公共场所和场景下相互认证使用。

目前,通过粤康码已汇聚全市疫情防控相关健康申报数据超过120万条,疫情线索上报数据800多条,“粤省事”“粤商通”回流数据4.1万条。疫情防控以来,全市共上报各类涉疫情线索22896条,排查重点人员18972人,印刷、派发疫情防控漫画海报、宣传标语等各类宣传资料30万份,社区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

目前,江门市新冠肺炎病例实现“清零”,全市疫情等级评估均为低风险,但“低风险”不等于“无风险”,江门市已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紧紧围绕群防群控和社区防控,切实做好重点人员排查管控、居家健康管理人员服务、社区疫情监测、小区出入管理、宣传教育引导、环境卫生整治和困难群体帮扶等工作,千方百计扎密扎牢疫情防控网,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

B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松懈

江海区外海街道彩虹社区毗邻古镇,辖区内还有工业区,居民多是外省籍,因此,该社区外来人员排查管控的压力要比其他社区大上许多。大约2月底,开始复工复产后江门市便迎来了务工人员返程高峰,该社区“三人小组”的工作量也多了起来,除了接待回来当天前来社区登记的居民,还得下到厂企去核查外来务工人员。“最多时,我们一天要接待90位外地返江的居民。”该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区凤莲说。

江门疫情形势缓和后,各行各业因为疫情耽搁下来的工作逐渐又被提上了日程。江门市各村(社区)进入防疫常态化,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也作出了相应调整,让居民的生活和疫情防控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现在,针对疫情重点地区入江的居民,持有绿码以及核酸检验结果成阴性的报告,就不用隔离14天,他们可以及时去上班了。”区凤莲说,若没有及时做核酸检验,“三人小组”会及时送他们去检验,等待结果期间要隔离3天,结果出来安全后,他们就可以外出工作了。但在其入江14天内,除上下班外,仍不得外出,“社区网格员会在微信上不定时询问其行踪,提醒他们不要聚餐。”区凤莲说。

针对出租屋人员管理,市委政法委指导各市(区)先后出台加强出租屋管理的公告,明确村(居)委会对出租屋疫情防控负总责,压实出租屋业主对承租人疫情防控负管理责任。彩虹社区辖区有不少厂企,因此辖区外来人员流动也大,这也给他们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原来在此务工的人还回不回来,有没有新的人住进来,这些都是不确定因素。”区凤莲告诉记者,为此,社区网格员会同派出所民警,对辖区出租屋、厂企宿舍开展全面排查、滚动排查,督促厂企、房东主动上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常态化防疫不意味着要放松,反而我们要更警惕。”区凤莲介绍,现在社区正在开展日常的卫生环境清理,同时也提醒居民外出切记做好防护。“每个小区如今仍在严格执行出入测温等防范措施,社区也在不间断排查人员流动,这些措施在疫情彻底结束前,将会常态化执行。”区凤莲说。

C网格员助力厂企、农户“复苏”

目前,江门正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江门市全面落实复工复产企业网格化管理,制定支持复工复产30条政策措施,充分发挥网格化“三人排查组”工作优势,织密企业防控网,切实做好企业管理和人员管控。

网格员主动与企业对接,压实企业和各类经营户主体责任,要求各企业主动、如实向所在地镇(街)提供员工健康信息。指导相关企业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制定工作预案,建立内部疫情防控管理体系,协助企业严格落实人员、职工体温监测、工作区域消毒、应急物资储备和安全生产防护等防控机制,及时消除各类隐患。并安排专人具体负责落实,全面摸清14天内通过“点对点”、“一站式”输送返岗以及自行来粤返岗的疫情源发地来粤员工的健康状况。

开平市三埠街道每名网格员对接约100家用人单位,对每个企业的员工目前所在地、计划返回时间、返回后如何安置等信息详细登记造册,以手机微信“接龙”方式汇总数据,实现对辖区全体复工复产企业健康信息的层级管理、及时更新、高效汇总和实时监控。据悉,截至3月底,江门全市“四上”企业(包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国家重点服务业企业)复工率达96.88%。

除了厂企,帮助农户春耕复耕也成了村居网格员的重要任务。2月下旬起,沙堆镇沙西村党委书记、网格长廖耀威对村民开展春耕备耕宣传时发现,村里有分到良田但受疫情等情况影响,今年不准备复耕的农户不在少数。对此,廖耀威找来承包农田的大耕户合作,由他与农户合作经营,对农田统一种植管理,打造了一小片生态农业园,推动600多亩农田在3月中下旬全面开展复耕。

D形成境外人员健康管理“闭环”

江门作为侨乡,境外疫情形势发展严峻,江门市对于境外人员入江的管理措施也不断加强。目前,江门市严防境外疫情输入,对在江外国公民实行“国民管理、闭环管理、柔性管理”,即与中国公民一视同仁,既不特殊优待,也不搞国别和种族歧视,严格做好境外人员转运、筛查、隔离、诊疗等各项防控工作,实现“无缝对接、闭环管理”,并根据他们的文化、生活习惯,提供人性化服务。

江门市坚持组织领导“一盘棋”、人员摸查“一堵墙”、健康服务“一条龙”、宣传引导“一张网”,建立“3+N”入境人员网格化管理模式,把入境人员全部纳入网格化管理,即根据入境人员防控及服务管理工作需要,在“三人排查组”的基础上,再增加若干名外事翻译人员、心理服务人员或商务人员跟进,做好信息登记、健康监测和追踪管理,形成入境人员健康管理“闭环”。

江海、新会、鹤山等地建立入境人员健康管理无缝衔接机制,入住管理点后,由疾控中心安排专人进行核酸检测,医务人员每天进行体温监测,密切跟踪健康状况,发现异常立即送医诊疗。同时,每天对管理点进行清洁、消杀毒,并为有需要的人员提供专业心理辅导。

同时,利用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海外社团微信群等渠道密集发出告知书、温馨提示等,呼吁华侨乡亲配合做好“外防输入”有关工作,劝导海外五邑籍侨胞谨慎考虑跨国旅行和暂时取消返乡计划。

据市委政法委社会综合治理科相关负责人介绍,江门的入境人员一般是华侨同胞,健康管理期间,大部分人都很配合管理,入境人员的健康管理工作正在稳步进行。

“最美网格员”活跃在一线抗疫

自开展疫情防控以来,江门市广大网格员按照“四个一”应急处置要求,实施“网格化”疫情防控,坚守岗位,扎实工作,日夜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涌现一大批如新会双水桥美村网格员莫丽芳等一批小有名气的“格格”典型,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遏制疫情扩散蔓延作出突出贡献。

大病一场却不下火线的“网格长”

2月29日,恩平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张文超因过度劳累突发脑梗送入医院抢救。刚从ICU病房出来不久,一个电话进来,张文超便又投入了工作。出院一个多月以来,他仍然不改“工作狂”的本色,家人朋友劝他别加班了,他却摆摆手说:“我好了,没事了。”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作为恩平市疫情防控的“网格长”,张文超牵头起草了五级防控方案、加强出租屋管理工作等系列文件,编织起一道严密疫情防控“排查网”,并带头到社区、村居去,核查数据、探访特殊群体。张文超每天早出晚归,加班加点连轴转地奋战在抗疫一线。因过度劳累,不到40岁的他突发脑梗送入医院抢救。住院期间,张文超还通过电话操心疫情防控的大小事。

在张文超的一再要求下,医生评估后同意他出院,并叮嘱他保证充足休息。可是,自打3月9日返回岗位上,他又回到了只知埋头工作的状态。“现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压力减轻了不少。”张文超说是这么说,但还是闲不住,爱“折腾”,一周七天都泡在办公室,几乎天天加班,手上没事干了,还爱到社区去检查、走访。周围同事和亲人都劝他,刚大病一场,少加班,多休息,他都摆摆手说:“现在身体都好了,没事了,别担心。”转头又扎进了工作堆里。

篁庄社区“最美格格”来去“风风火火”

“我就出去买个东西,很快就回来啦,而且我还戴着口罩呢!”“不行!坚决不可以!”韶姐接到一位正在居家健康管理的居民的电话后,义正辞严地拒绝了他的请求。韶姐全名叫陈婉韶,是蓬江区环市街道篁庄社区的一名社区网格员,性格风风火火的她被社区公认为“最美格格”。

自疫情防控以来,韶姐便忙得脚不沾地,她接到过很多电话,多是询问在家隔离人员外出问题。为确保全体居民的生命安全,韶姐一一作出解释并回绝:“不行!坚决不可以!在家隔离既是对你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有时得不到满意的答复,电话那头便破口大骂,韶姐便横下一条心,顶住压力,化身“麻辣女将”。

3月7日上午,韶姐接到电话,有两名刚从国外回来的人员入住辖区酒店,她立马骑上摩托车奔赴酒店,但在路途中与一辆摩托车迎面相撞,整个人都被撞倒了,膝盖淤青且手脚隐隐作痛,但她顶着伤痛又投入到工作中。她说:“同志们都在坚守岗位,我说啥也不能掉队。”

韶姐所在网格管辖四个小区,涵括44幢楼宇,管辖户数近3500户。尽管现阶段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韶姐依然没有松懈,依旧穿梭在大街小巷督查各商铺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奔波在各楼宇间宣传防疫知识,提醒居民切勿松懈,该做的防控措施一个也不能落下。

文/图凌雪敏江政法宣

新闻推荐

江门市促进招商引资政策加码,创造一流发展环境吸引优质企业落户 “云上”觅商机 “线下”优服务

江门日报记者/陈敏锐见习记者/彭晓玲今年是江门市“招商引资项目提质年”。为抢抓“双区驱动”“双核联动”发展机遇,江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