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湾区人才”工程实施方案》近日印发到2022年底 专业技术人才达22.5万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黄文生)为打造江门人才聚集新高地,江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近日印发了《大力推进“湾区人才”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力争到2022年底,江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22.5万人,高层次人才总量达6000人,在站博士博士后达120人。
据了解,《方案》明确加大湾区人才集聚力。将建立灵活多样的引才方式。鼓励用人单位柔性引才,落实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医院自行组织公开招聘,开通引才“绿色通道”;实施博士博士后人才汇聚计划。加强博士后项目培育和推荐,加快建设博士、博士后科研平台和创新创业科研平台载体建设,持续大力引进国内外博士、博士后人才;大力引进留学归国人才。充分利用江门“第一侨乡”和侨胞人才双优势,创建粤港澳大湾区世界青年人才交流与发展论坛,创新“人才+项目+资本”对接引才模式,集聚世界青年人才到大湾区创新创业。搭建留学人员交流合作平台,打造海归人才朋友圈。鼓励和支持建立留学人员创业园、海归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和青年留学人员实习基地,定期开展留学归国人员创新创业项目资助评审并给予最高300万元资金扶持。
《大力推进“湾区人才”工程实施方案》提出优化人才管理方式。将深化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推广事业单位招聘面试采用无纸化智能面试系统,推动县级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改革,组织开展市直事业单位新聘用人员的岗前培训。
实施专业技术人才职称“牵引”工程。以培育高素质专技人才为目标,打造“专技人才职称大讲堂”、开展专技人才对接活动、实施职称改革行动、实施民营企业职称扩展专项行动、实施新兴产业专技人才培育行动、实施“抗疫”专技人才职称提升行动、实施乡村振兴专技人才培养行动、实施技能人才与专技人才贯通行动、实施人才政策兑现行动,推动产业人才建设。
完善人才收益分配形式。全面实行国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认定工作网上申报秒批。以并联审批方式部门联动高效做好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兑现落实服务管理工作。鼓励事业单位加大对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绩效工资分配倾斜力度,支持江门市高校自主确定绩效工资总量、工资比例、分配方式等。
《大力推进“湾区人才”工程实施方案》促进人才顺畅有序流动。将推动专技人才职业资格互认。引导各行业主管部门推进职业资格认可,推动港澳人才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便利执业,积极推进技能人才评价工作,拓展“一试多证”项目;完善人才跨体制间交流渠道。鼓励事业单位打破人才身份、单位类别和所有制限制,加强人才交流。支持和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到企业兼职和离岗创新创业,离岗期间的科研人员保留原单位人事关系,与原单位其他在岗人员同等享有职称评审、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晋升、基本工资调整和参加社会保险等权利;落实境内外人才养老保险待遇。落实港澳台居民在内地(大陆)参保措施。优化江门市各类人才养老保障工作机制,依法保障在江门市就业、居住和就读的港澳台居民与江门市户籍人员享有同等的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保待遇的权益。
新闻推荐
新会葵城中学进行复学演练羊城晚报讯记者陈卓栋,通讯员周颖森、谭耀广摄影报道:江门在20日公布了中小学各年级学生返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