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将加快四大科技创新载体建设与制造业优化升级 科创不停步 跑出加速度
□江门日报见习记者/彭晓玲
大数据、5G通信、无人机应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更为迫切地依靠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日前召开的全市科技大会总结了2019年江门科技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开启了江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篇章。
今年,江门市将持续发挥侨乡特色资源优势,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狠下功夫,加快四大科技创新载体(省科学院江门产业技术研究院、大动物模型研究中心(江门)、五邑大学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江门中微子实验站)建设与制造业优化升级,积极对接“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围绕重点产业推进产学研合作,引入国内高水平高校科研院所等优质科技资源,共建综合性研究院、研发中心,积极主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动经济实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加快科技创新载体建设
创新是引领未来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与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近日,江门市与省科学院签署了共建省科学院江门产业技术研究院合作备忘录,研究院选址江门人才岛科创中心。记者从市科技局了解到,接下来江门市将大力推进省科学院江门产业技术研究院于今年正式落地建设,通过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政策链、人才链、信息链的深度融合,引入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将其建设成为立足江门、对接港澳的新型政产学研创新基地、专业科技孵化器和高端科技智库。“江门市还将依托研究院现有资源,结合江门市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在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源电池等重要领域开展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力争取得实质性突破。”市科技局负责人说。
此外,五邑大学正与广州再生医药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合作共建“再生医药实验动物中心——大动物模型研究中心(江门)”,作为集基础研究、开发应用、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生物医药基因实验大动物研究中心,将有力补足广东省乃至粤港澳大湾区高等级生物安全大动物实验室缺乏的短板。届时,江门市将争取以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江门分中心的名义,将其纳入省实验室体系建设,助力江门市在省实验室建设方面实现零的突破。
为加快五邑大学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接下来江门市还将积极协助五邑大学对接粤港澳优势资源,着力推动“数字光芯片联合实验室”“中德人工智能研究院(江门)”“粤港澳工业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等重点平台建设,以及“环五邑大学粤港澳青年创新走廊”建设,力争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品牌的同时,为江门市科技创新注入更前沿、更有活力的科技创新主体。
江门中微子实验站是珠江西岸唯一的国家大科学装置,今年江门市将大力支持该实验站加快建设,并积极延伸大科学装置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五邑大学参与中微子实验,积极筹建江门中微子实验科普馆,将其打造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科普基地。江门市还将加强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对接,进一步推动中科院国家纳米中心纳米纺织印染项目在江门市成功落地。
打造完善的政策扶持体系
如果说金融是经济的命脉,创新是经济竞争的核心,那么科技与金融结合就是经济增长的“双引擎”。为此,接下来江门市将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加大对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投入力度,打造完善的政策扶持体系,促使科技创新梯次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呈现可持续发展态势。
“今年我们计划统筹安排市级扶持科技发展资金逾1亿元,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其中用于高企认定奖补的资金近7000万元,用于扶持设立工程中心等创新平台的资金逾2800万元,目前相关工作正在抓紧办理中。”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推动下,江门市在各项科技创新中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高企数量由2015年的196家增加到2019年的1582家,增长8.07倍,也有了更多实实在在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技创新重点项目。
“我们公司在去年通过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可以把节省下来的钱作为研发经费,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台山市富通达软包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毓年说。
“今年,我们争取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700家,省级科技创新平台达到450家。争取推动1—2家园区成功创建省级高新区,还将协助台山工业新城、开平翠山湖科技产业园和鹤山工业城持续增强科技综合实力,力争早日成功创建为省级高新区!”市科技局负责人表示,今后江门市还将积极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强与“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的对接。
此外,随着“科技创新券”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关于运用专用额度再贷款再贴现政策支持科技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等最新政策的陆续出台,江门市同样也按下了科技企业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升级的“加速键”。
据悉,今年江门市计划投入技改资金288亿元,确保460家规上工业企业成功实施技改;推动40家以上企业“上云上平台”,确保今年内完成3850座5G基站建设任务,实现5G网络在三区四市全覆盖。
我还市将谋划推进一批投资额高达80—100亿元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围绕种业创新、高效种养、污染防治等领域,进行全链条技术创新,并力求到今年底,实现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成果转化率达55%以上。
另外,除了进一步推进人才强市“新四十条”等政策落地,江门市还将继续做好拔尖创新人才和紧缺人才培养、全国博士后创新(江门)示范中心“1+7”布局体系建设,助力重大科技创新资源、新兴产业和高端人才在江门聚集。
新闻推荐
聚焦无接触办公市场 开发医疗健康板块 映美控股有限公司瞄准市场需求,把握“危”中之机
打印机电路芯片制作检测中。日前,记者走进映美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映美),看到一片繁忙的景象:这边,打印机生产线上,技术员正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