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供电局创新形成“四法一平台”工作机制,有效提升基层支部组织力 让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起来
江门新会供电局客户经理走访新会中集工业园,了解客户用电需求、宣传用电政策。梁嘉淇摄
“我们有用电需求的时候,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上门服务,还帮我们落实阶段性电价优惠政策,预计为我们节约用电成本超100万元,太棒了!”日前,江门市新会中集工业园工作人员肯定了疫情期间南方电网广东江门供电局的相关举措。
疫情期间,新会中集工业园承接模块化抗疫隔离设施的生产任务,企业用电需求紧迫,江门新会供电局召集相关业务板块的党支部进行联建,把“抗疫企业增容受电”这一业务难题作为党建课题深入探讨研究,并落实具体的行动方法,及时完成园区增容受电工程的接火送电,为园区增容2500千伏安,确保抗疫企业复工复产的用电需求。这次党建驱动业务的重要法宝,正是“四法一平台”中的“群众路线行动法”。
近年来,江门供电局聚焦基层党支部组织力提升,经过5年多的不断探索、实践和完善,产研结合,形成“四法一平台”工作机制,其核心内容包括督查挂旗组织生活法、群众路线谈心法、群众路线行动法、党建成效评价法以及智慧党建管理平台。
江门供电局党建工作部主任黄凯荣说,“四法一平台”最大的特色就在于能够让党建和业务工作真正地融合起来,并且在操作层面上有了具体抓手。“一直以来很困扰党建工作的一个事情,就是党建和业务"两张皮"。"四法一平台"通过加强党支部的凝聚力,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有力地推动了中心工作的开展。”
撰文:郑琦叶芷晴陈婷钟艳珍
“督查挂旗”激发支部自主管理
走进江门台山供电局水步供电所党员活动室,“三查”看板上的小红旗格外引人注目。2015年,这个位置贴的还是一面小黄旗。当时,江门供电局党建部突击检查了水步供电所的党建基础管理情况,检查结果为不合格,为此水步供电所党支部被挂了一面标志着党建工作不达标的“黄旗”。
“当时工作做得较松散,没有按照要求做好工作。挂了黄旗后,心情比较难受。”水步供电所党支部书记黄杰佐介绍,成为该局第一个被挂黄旗的支部后,水步供电所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围绕支部党建工作不达标和存在的不严不实问题,支部党员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三面旗”的激励下,水步供电所支部战斗力明显提升,两年多时间内综合指标从65名跃升到第3名。
水步供电所的转变是江门供电局推动党建基础工作的一个缩影,也是督查挂旗组织生活法的基层作用体现。
督查挂旗组织生活法,即制定考核标准和实现无差异评分,建立常态化党建工作督查机制,发现问题后以挂旗的形式进行公示,分红、黄、灰三种旗。随着江门供电局创新推出智慧党建管理平台,挂旗结果也在该平台中的“政治生活看板”模块公示。
据了解,“红旗”表示该支部达标;“黄旗”表示该支部不达标,但其上一级党组织主动管党治党到位,只需该支部整改;“灰旗”表示该支部不达标,且其上一级党组织存在管党治党不到位,负“连带管理责任”,该支部及其上一级组织均需进行整改。被挂“黄旗”和“灰旗”时,需待所有整改工作扎实完成并经上级组织验收合格后,方可挂回“红旗”。
“将心理学的知识和实现方法应用在党建工作中,江门供电局的探索给我很大的震撼。”在此前举办的广东省直单位第六届技能大赛决赛的舞台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教授王詠如此点评江门供电局的党建创新项目《基于三查看板的“督查挂旗”组织生活法》。
2014年开始推进“督查挂旗组织生活法”以来,像水步供电所这样被挂黄旗的党支部共有13个,均实现后进变先进。2015年至2017年,该局基层支部党建基础管理达标率从15%提升到100%,实现了基层党支部基础管理的突破。
“群众路线行动法”破解支部业务难题
“从今年1月份开始,无人机巡视基本上都是使用自动巡航技术。特别是在疫情期间,我们累计出动500多机次,巡视线路1500多公里,为疫情保电、复工复产等做好电力护航。”江门台山供电局无人机机手谭志豪说。
2019年底,江门台山供电局成为南方电网首个实现配网精细化自动巡航全覆盖的县级供电局,这项新技术的成功引入,离不开“四法一平台”中“群众路线行动法”的支撑。由于没有经验可循,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江门台山供电局坚持党建引领,运用“群众路线行动法”,不同专业的员工共同对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讨,保证自动巡航示范区建设的顺利推进。
“群众路线行动法”是江门供电局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合作探索的一种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新模式,融入心理学理念,将行动学习、焦点解决等实操方法与支部活动有机结合。通过学习、反思和行动,分享知识与经验,群策群力,从而解决棘手难题。“运用好"群众路线行动法"关键在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抓住五个关键点,即将群众意见集中起来、形成正确决策、到群众中宣传解释、将决策化为群众的行动、在群众实践中检验这些决策是否正确。”黄凯荣说道。
类似的做法还包括“群众路线谈心法”。“我们围绕群众凝聚力,提升支部书记、委员讲好理论故事、提供人文关怀、密切联系员工的能力,从思想上、政治上团结、凝聚广大党员和群众,履行宣传党的主张、贯彻落实党的决定的任务。”黄凯荣说,通过“党建引领业务”,基层支部有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抓手,有效破解支部业务难题。
由此,江门供电局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升,进一步优化电力营商环境,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例如,该局多措并举,压缩客户报装办理环节和时间,所有客户的用电业务都可以通过线上办理,实现客户一次都不跑。特别是在疫情期间,江门供电局组建“心灯”战疫党员先锋队,带领职工开展疫情防控保供电、用电检查等工作,大力支持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同时,降低企业用电成本,今年2月1日起至6月30日,非高耗能类工商业客户可减免5%电费,2月、3月已为客户减免超7000万元。
“成效评价法”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
“四法一平台”的另一层重要作用,就是为党建工作的成效建立全新的定义和取向。“最大的变化,首先体现在党支部书记和党员身上。例如,以前大家会认为党建工作就是看看资料,现在不一样了,因为党建可以将业务的难题作为党建的课题,党员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实实在在地发挥作用。”黄凯荣说。
党员发挥作用的空间更大了,但如何评价他们的表现?在此基础上,如何为基层党支部建立科学化考评体系,推动基层工作提质增效?为此,江门供电局创新推出“党建成效评价法”。
“我们改变党建考核偏重于资料考核的导向,考核上突出对党建实效的引导。”黄凯荣说,从实践来看,“党建成效评价法”不仅实现了对党支部党建成效评价的从无到有,改变以往党支部党建工作成效无法衡量、无法评价的现状,实现党建工作“软任务”变“硬指标”、“空对空”变“实打实”,为基层支部自我革新提供可对照标准,同时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保证基层党建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值得一提的是,“党建成效评价法”围绕自我革新力,重点关注基层支部能否有效完成中心工作任务,将支部党建作用的发挥与支部所在单位、部门的经营业绩关联起来,将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的工作和战斗力的要求落到实处。其中,“智慧党建管理平台”为上述方法的实施提供信息技术支撑,并积累形成基层支部管理和组织力提升的大数据。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如何进一步优化电力营商环境,更好地服务侨乡经济发展。”黄凯荣说,接下来江门供电局将结合党建成效评价,推出两个指数。“一个是党支部的堡垒指数,另一个是党员的先锋指数。通过这两个指数,我们希望可以让各级的党组织的工作都聚焦到中心工作,让党建工作成为推动中心工作的强大支撑和保障,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用电服务。”
新闻推荐
致敬最美逆行者:你们是夜空中最亮的星! 江门市中心医院护理人员一线战“疫”日记
护理人员在采集咽拭子。把心中的信念化作嘴角的微笑。口罩下深深浅浅的压痕。护理人员在抽血检查。为自己打气,为生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