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女子遭遇车祸导致心脏破裂 医生连夜“补心”化险为夷
开栏语
医院,是一个生老病死都离不开的场所,也是一个希望与绝望并存的地方。每天,这里都上演着各式各样的悲欢离合。在这里,有着充满绝望与无助的病人,也有着为了一线希望拼尽全力的医者仁心;有着世间最凉薄的心,也有着世间最温暖的情。悲痛与喜悦在这里交织,生存与死亡在这里相遇,世间百态,在这里一一上演。即日起,本报与江门市人民医院联合推出专栏——《身边》,为您讲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有温度的行医故事,还原平凡医者的不凡人生,敬请垂注。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承担起推动全身血液循环的作用。当心脏出现了长达0.5厘米的裂口,人还有生还的可能吗?来自江门市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用实际行动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昨日,回该院复诊的黄女士,回忆起此前的经历,仍后怕不已。她感慨地说,非常感谢这些医护人员,如果不是他们及时抢救,自己这条命真的就没了。
文/图江门日报记者邓榕梁爽通讯员曾冬怡徐美玲
A
一场车祸,将她推向死亡边缘
黄女士,四川人,今年50岁,在江门一家工厂上班。
1月7日20时许,下班后的黄女士如往常一样骑电动车回家。在一个左转弯的路口,一辆汽车冲了过来,把她卷入了车底。
“一切发生得太突然,我当场就失去意识了。”黄女士回忆说。
21:20,被紧急送至江门市人民医院急诊科的黄女士已是呼吸浅促、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处于休克状态。
“当时患者的血压、血氧均测不出,为此,我们立刻采取了深静脉置管、升压、强心等一系列抗休克措施!”该科副主任医师陈汀劳回忆道。
要保住患者的性命,必须尽快明确导致休克的创伤出血部位,找出引起休克的原因。“患者身上没有开放性伤口,外伤后导致的血压降低,考虑有脏器出血。”前来会诊的胸外科副主任医师吕庆帮分析道。
医护人员立即开通创伤急救绿色通道,一路小跑,护送病人至放射科做了胸腹部CT检查。CT结果提示心包有积血,这进一步证实了医生的诊断。
B
家属未到场,医生先救人
心包是指包裹心脏的一层囊样结构,心脏破裂可以造成心包腔内血液积存过多。当急性心包积血达150ml,即可限制血液回心和心脏跳动,引起急性循环衰竭,进而导致心跳骤停。在抢救心脏破裂伤的过程中,早期正确诊断是抢救成功的基本条件,外科的紧急开胸心脏破裂修补术则是抢救的关键环节,能大大提高心脏破裂伤救治的成功率。
时间就是生命,手术势在必行。按规范,在两种情况下,必须有家属的签字才能手术:一是病人自己神志不清;二是病人有可能发生生命危险。但此时此刻,黄女士的家属还未赶到医院。在这样的情况下动手术,如果没有家属的签字,医院要担负很大的医疗责任风险。
但时间已经拖不起了。吕庆帮根据多年的从医经验做出判断:立刻手术!多拖延一分钟就多一分钟的危险。
21:40,吕庆帮在向医院总值班领导汇报,得到同意后,在没有家属签字的情况下进行了手术。
谈及为何要冒着巨大风险做这个决定时,吕庆帮用了一句话来回答:“生命至上,身为医者,救死扶伤,职责所在。”
C
心脏跳动下,进行“补心”手术
常规手术,要心脏先停跳再做,但为了减少手术对心脏再次损伤,该院心胸外科团队选择了在心脏跳动下,进行“补心”术。
21:59,患者被送往手术室。一场穿越生死的挑战正式开始,主刀的是从医15年的吕庆帮,采用的是全麻剖胸探查术。打开病人的胸腔,一颗硕大的心脏出现在大家的眼前。“当时,患者的心脏包膜内全是积血,如同一个充气过多快要爆破的皮球!”吕庆帮回忆道。
吕庆帮小心翼翼地剪开患者的心脏包膜,鲜血瞬间喷涌而出,心包积血足有250毫升。他一边沉着而小心地清除积血,一边仔细查找心脏裂伤处。
“通过剖胸探查,我们发现患者左心室的侧壁有一个0.5厘米左右的破裂口。”吕庆帮说,水肿的心脏好比“烂湿的破布”,此时进行手术缝补,就像缝豆腐,术后心脏出血或破裂的风险大。因此,对医者的技术是个极大的考验。
00:15,耗时2个多小时的心包裂伤修补术终于完成,患者的血压上升了,心脏能够正常跳动了。
手术的成功,也让黄女士的家人暂时松了一口气。“多亏了医护人员的果敢和紧急施救,要是等我们到院签字再手术,肯定就来不及了。”患者的丈夫徐先生感激地说道。
D
团队协作,让她转危为安
00:25,黄女士被推出手术室,送入ICU继续治疗。
“病人虽然成功实施了手术,但像这种复合伤的危重症患者,术后康复仍有着许多不确定性,没有专业的支持治疗和严密的监护是很难恢复的。”该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容永璋说,各脏器功能在支持治疗下的恢复情况是她能否成功获救的关键。
在容永璋的带领下,该科医护人员迅速为黄女士制定了后续治疗方案。每日,当值的医护人员都会多次查看伤口及引流管,按生命体征变化调整升压药物用量。根据检查结果,按各脏器功能的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月8日01:48,黄女士心率突然加快,血压骤降,整个人处于休克状态。ICU主治医师杨杰章立马查看病人情况,确认伤口敷料干洁,保证引流管通畅,调整呼吸机参数,缓慢扩容,维持患者生命体征。随后,管床护士给病人吸痰,上输液泵,并不停给予安慰,直到病人心率减慢,血压升至正常,大家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由于患者家属无法进入ICU病房陪护,护理人员既是医者,又是“家属”,不分昼夜,关注患者需求,精心护理,并给予她鼓励和精神支持。无论是深夜还是凌晨,只要黄女士出现异常情况,他们就发布在科室的微信工作群里,共同探讨如何解决。
为避免脱机后病情反复,容永璋重新评估患者肺功能,用纤支镜检查患者气道情况,为她制定了详细的脱机方案。1月9日,在重症医学科严密的守护下,黄女士逐步脱离呼吸机,心肺功能逐渐改善,病情日渐稳定;1月10日,转入普通病房进行康复治疗;2个月后,她终于健康出院。
容永璋说,患者之所以能够死里逃生,得益于医院胸外科、重症医学科、急诊科、手术室、麻醉科、输血科、心内科等多个学科之间高度默契的配合,是整个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任何一个环节或细节处理不当,都有可能导致最终的失败。
科室名片1
江门市人民医院胸外科
江门市人民医院胸外科担负胸部疾病的诊治及抢救工作,坚持以微创为特色,不断完善本科室的管理,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并于2013年被评为广东省重点临床专科。目前,该科主要开展各种胸部良恶性病变和各种胸部外伤的诊治,疾病出入院诊断符合率约99%,且对疑难、危重病例有完善的讨论、会诊制度和治疗方案。经过多年的发展,能开展所有普胸外科手术,并形成了自己的微创技术特色。在五邑地区首批开展的技术项目有:各类微镜微孔手术、腔镜贲门肌层切开术、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等。目前,基本所有普胸外科手术都能在腔镜下完成,其中,各类胸腔的微孔微镜手术、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等先进技术走在国内腔镜技术的前列。
科室名片2
江门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
江门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成立于2001年11月,是首批江门市临床重点专科,是江门五邑地区最先进的综合性ICU之一。该科拥有一支训练有素、经验丰富、应变能力强及善于配合的专业医疗队伍。拥有充足的一流水准的呼吸机,无创呼吸机,转运呼吸机,纤维支气管镜,床旁血液净化系统、数量充足的多功能监护仪、输液泵及注射泵,配备有亚低温治疗仪、床旁DR机、床旁即时超声、PiCCO(脉搏指数连续心排量监测技术)及漂浮导管心输出量监测仪、ECMO(体外膜肺氧合)等一大批先进的监测和治疗设备。在危重病人器官支持、重症感染治疗、临床营养、内环境紊乱纠治及危重病人远程转运等方面有较强的实力及丰富的临床经验。
新闻推荐
菜篮子价格一周动态分析 生猪出栏价延续下降趋势 蔬菜类价格涨跌互现
(4月13日—4月20日)本周江门市粮油价格基本平稳。小农粘、丝苗米、面粉零售均价分别为3.43、3.50、2.86元/500g,环比(与上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