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力推“夜间经济集聚区” 发布夜间经济发展实施方案 3年打造“夜侨都”示范项目不少于100个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黄文生)江门市政府日前印发《江门市推动夜间经济发展实施方案》,该方案将于今年全面启动。根据该方案,江门将以“蓬江区万达广场-五邑华侨广场-院士路-大融城-益华广场一带”为重点,精心打造具有地标性的夜间经济集聚区,各市(区)至少启动1个夜间经济集聚区的提升打造工作,确保为市民提供满意的夜间经济消费场所。
制定实施3年创建计划
上述方案立足于江门侨都自身特色资源禀赋和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发展定位,顺应居民夜间消费需求,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企业主体、行业自律、总体规划、分步推进”的原则,采取“市县联动、属地负责”的方式统筹规划建设,打造集侨乡传统文化、都市现代生活、城市璀璨景观、丰富多元业态为一体的高品质夜间经济集聚区,为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依照该方案,江门将全面启动以“夜购侨货、夜尝侨味、夜住侨宿、夜游侨景、夜娱侨乐、夜品侨学、夜享侨健、夜赏侨都”为核心的“夜侨都”品牌创建计划,梳理江门全市夜间经济资源,制定3年创建计划,并开始实施。
力争到2022年,全市夜间经济优质产品和服务显著增加,夜经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更加丰富,形成布局合理、错位发展、特色鲜明、管理规范、功能完善的高端夜间经济集聚区不少于10个,将“蓬江区万达广场-五邑华侨广场-院士路-大融城-益华广场一带”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西翼核心商圈之一,打造“夜侨都”示范项目不少于100个,形成全国知名品牌。
根据该方案,江门市将建立发展夜间经济领导小组,由江门市分管领导牵头负责,统筹江门市夜间经济的发展。借鉴国际经验,建立“夜间市(区)长”制度,由江门各市(区)分管商务或城管工作的领导担任,统筹协调本区域夜间经济发展和“夜侨都”品牌打造工作。
“夜侨都”这样创建——
夜购侨货
以夜间消费购物场所为载体,提升“江门购物”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推动购物中心、大型百货商场延长营业时间,引入国内外品牌首店及各类创意体验中心,举办假期狂欢季、深夜购物不打烊、夜间市集等夜间促销活动。根据不同消费层次需求,在高端品牌商圈周边配套布局建设音乐街、酒吧街等特色街区,在万达广场五邑老街打造江门手信一条街,加快24小时品牌连锁便利店建设,丰富商圈业态。
夜尝侨味
围绕新会陈皮、杜阮凉瓜、台山鳗鱼、台山青蟹、开平马冈鹅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推进“粤菜师傅”彩虹计划,鼓励“五邑菜系”美食项目创办餐馆,打造一系列具有江门特色的美食名品、美食名厨、美食名店,擦亮“世界名厨之乡”金字招牌。以增强游客美食体验和市民休闲就餐为重点,推进美食街区、美食城建设,引进国内外品牌餐厅、知名酒吧。加强对老字号店、特色小店的保护和引导,支持延时、错时或24小时经营,做大餐饮市场夜间消费规模,打造江门特色“深夜食堂”。
夜住侨宿
加强对国际知名连锁酒店及品牌酒店的招商力度,推动酒店服务业做大做强。鼓励现有酒店提质升级、申报评星,壮大江门市星级酒店的数量。加快民宿建设,重点推进江门历史文化游径沿线的特色民宿布局。用好《江门市促进全域旅游发展扶持办法》和《江门市民宿管理暂行办法》,鼓励和引导市场建设一批品牌酒店、星级酒店和精品民宿。
夜游侨景
依托江门丰富的碉楼、温泉、海岛、人文、水乡、生态等旅游资源,以促进增加过夜旅客为重点,加快赤坎古镇、中国侨镇、古劳水乡等重点文旅项目建设,积极推动侨乡文化小镇项目尽快落地,打造一批凸显侨都特色的标志性夜间旅游项目。发挥江门“温泉之乡”的优势,丰富温泉景区夜间活动业态,拉动夜间消费。鼓励有条件的景区延长开放时间,实施夜场门票优惠,策划推出“送戏进景区”等一批富有特色的夜间旅游活动项目,服务本地市民,吸引外地游客。
夜娱侨乐
依托江门体育中心、江门演艺中心、新会体育馆、东湖影剧院等场馆,引进明星演唱会、音乐剧、歌舞剧、话剧、演奏会等夜间剧场,发展夜间高端演出。提升《少年中国说》《闯金山》《侨都记忆》等本土品牌演艺项目影响力,举办本土流行音乐、粤曲、微电影、服装秀等主题活动,打造夜间特色文化娱乐项目。鼓励剧场、影院、酒吧等经营场所延长营业时间,推出夜场优惠券、电影券、打折卡等促销活动,营造夜间消费良好氛围。
夜品侨学
整合全市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纪念馆、科学馆等文化场馆资源,有条件的场馆,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周末及节假日实行夜间开放,延长开放时间。加快建设品牌书店、24小时自助图书馆等,尝试无人化经营,降低夜间成本。鼓励培训机构在夜间推出语言、艺术、烘焙等课程。支持社区组织开展插花、茶艺、国学等传统文化学习活动。支持文化场馆举办夜间文化展览,定期邀请各类大师名家开办艺术讲座和研讨活动,举办非遗文化展览,传承和推广江门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江门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
夜享侨健
充分利用江门体育中心高标准的硬件设施和高品质的体育服务设施,承办世界排球联赛、全国女排锦标赛、全国花样游泳系列俱乐部赛等国际、国内高水平体育赛事。利用全国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鹤山梁赞故居、新会京梅村等资源和设施,打造江门特色夜间潮流运动。支持建设室内篮球馆、24小时健身房、卡丁车馆、保龄球馆、击剑馆、射箭馆、攀岩馆等体育场馆,大力发展夜间健身产业。加快社区和公园公共健身设施建设,打造滨江绿道、城央绿廊等夜跑、夜骑精品线路,引导市民走出家门,参与夜间活动,带动夜间消费市场扩容。
夜赏侨都
实施夜间经济集聚区照明提升工程,对商圈、主道、广场、公园、游乐场所等区域整体照明提升,重点改造提升华侨广场、江门河两岸、体育中心、东湖公园等周边光彩景观,让江门“亮起来”。围绕江门河“一河两岸”探索开发夜间游船项目,完善线路设置,实施沿线照明常态化,打造夜游江门品牌。
新闻推荐
江门日报讯(记者/陈敏锐)记者从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及市教育局了解到,为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和学生返校准备,依托“数字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