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小时隔离病区“腾空而出” 江门市中心医院康复科同心战“疫”贡献“康复”力量
“根据疫情防治需要,康复病房迅速腾空,在此建立新的隔离病区!”为了抗“疫”,在接到江门市中心医院的指令后,该院康复科52人团队在相关职能部门协助支持下,前后只用了7小时,迅速清空该科的日常诊疗场所,腾出空间,马上组建了抗击疫情的发热门诊、隔离病区,构筑起了硬核抗“疫”第一防线!
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医护人员与患者心连心,他们并肩作战多日,毫无怨言。目前,防疫工作仍然严峻,康复科医护人员继续在战“疫”第一防线站岗。他们,是庚子之春千千万万抗“疫”医护人员中的平凡一员;他们,筑起了中华大地硬核抗“疫”的钢铁长城。
文/图江门日报记者梁爽
通讯员廖欣余铄君
A从接到指令到腾出科室仅用7小时
1月29日,医院收治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后,疫情持续发展,原有的感染区已容纳不了持续增加的病患,怎样才能扩大收治区域?
一个新增隔离病房,构筑核抗“疫”第一防线的任务随之拉开序幕!2月5日中午,康复科接到医院紧急通知——“康复病房迅速腾空,在此建立新的隔离病区!”
该科主任、内三支部书记胡荣亮、护士长梁锦云迅速组织策划搬迁事宜,全科人员积极响应,第一时间返回科室贡献力量。医务科、院感科、总务科、网信科等职能部门迅速到位指导。同时,科室人员用了3个小时将20多名在院患者安全转移到新病区。
次日下午2时,科室接到医院指令——“清空康复治疗大厅,用作新的发热门诊”,这才是大动静!治疗区大型设备众多,各种治疗床、智能化康复治疗设备、训练器械等林林总总不计其数,要把原放置在500平方米空间的各种设备短时间内迁移到100多平方米的暂放空间,真是让人犯难!
疫情就是命令,新的发热门诊筹建迫在眉睫。面对这一难题,科室负责人积极筹划,再次重新设计布局暂放空间,经过4小时的奋战,在科室全员和后勤部门协助下,他们将各种设备设施迅速安置好。新的暂放空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物理治疗(PT)、作业治疗(OT)、言语治疗(ST)、中医传统康复治疗(TCM)四大功能区域,基本满足了日常诊疗需求。
至此,一共4层的康复医学楼(包括3层病房和1层治疗大厅),全科52人参与搬迁,历时7小时顺利完成了任务!康复团队成员丝毫不觉得累,纷纷说道:“能为抗"疫"工作做一点贡献,我们感到自豪和开心!”
B从康复医护到抗“疫”天使,众志成城“参战”
疫情早期,该院未雨绸缪、提前动员,迅速成立抗击疫情应急队支援发热门诊,动员令一经发出,胡荣亮马上报名主动请缨,参加了年初四夜班的发热门诊值班,当天也正是医院正式宣告战“疫”打响。随后该科党员林长甜、方健斌陆续报名支援发热门诊,其中,青年骨干方健斌支援发热门诊为期1个月,其新婚燕尔的妻子只能在开平遥遥相盼、祈祷平安。
一封请战书,摁了40个红指印!面对党委组建医疗先锋队的号召,康复科医护技人员踊跃报名,其中,点亮隔离病区的“提灯女神”、科室青年护士叶淑红、刘晓莹2名同志主动请缨先后投入感染科隔离病房护理工作1个月。此外,科室护士容艳茶、陈秀珠、黄思茵、曾燕姗、叶淑红、戚雁翎、朱雅芬、何秀嫦、杨惠芬以及入党积极分子陈颂玲等10人先后17余次参加医院门诊预检分检工作。
为了帮助新冠肺炎患者尽早康复、回归正常生活,分散在治疗部、住院部的余铄君、任雪芹等迅速集合,作为主创人员,参考中国康复医学会相关的康复指导意见,并结合科室团队肺康复的实践经验,通宵达旦,精心、首发录制了新冠肺炎患者呼吸康复训练视频,为他们的治疗增添一份“康复”力量。
此外,考虑到防疫物资紧缺,康复工程师谭家航利用专业知识,心灵手巧地制作了可调节式防护面罩供前线人员使用。物理治疗师余俞斌放弃春节假期,报名参加一线预分检工作,并为防疫物资捐赠四处摇旗呐喊。后期,他又转战宣传科,协助江门电视台拍摄抗“疫”实录,作为通讯员联系采访报道一线的医护人员、病患等,他是天使背后的男人,是战“疫”突击队里的别样英雄。
除了本院战场外,他们也时刻牵挂湖北疫情。支援湖北医疗工作报名通知一经发出,该科胡荣亮、任雪芹、李明高、黄小玉等4名医生及尹雪梅、罗素环、叶淑红、曾燕珊、容艳茶、罗素环、黄思茵等7名护理人员积极报名,时刻准备着奔赴一线投入工作。
目前,防疫工作仍然严峻,发热门诊需持续支援,康复科小小身躯却充满力量的“女神”医生单丽娜主动接下战友们手中的接力棒,支援发热门诊长达1个月,只为筑牢战“疫”第一防线。
4月8日,按下暂停键77天的武汉解封了。与此同时,需严防境内外输入病例,全国各地的发热门诊仍然不敢松懈,刚入职没多久的康复科年轻医生李明高挺身而出主动应战,目前仍奋斗在发热门诊抗“疫”战斗的一线。
C团结就是力量,疫情冲不散“康复人”精神
为抗击疫情,康复科虽清空诊区,又分兵各条战线支援,但“康复人”的心却更加紧密相连,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打赢这场战“疫”。
科室因地制宜,改变既往的作业方式,化整为零,医生、治疗师奔走在与康复衔接的全院各个临床科室中,仍然为患者提供各种高质量康复治疗。见不了面时,医生、治疗师、护士治疗团队就借助网络,坚持及时有效的沟通。
期间,该科接诊了1例中年男性急性中风患者张先生(化名),面对本人及其家属极其强烈的康复需求,医师、治疗师、护士齐上阵,大家下班时间后准时相约线上会议,针对患者存在的功能障碍,展开热烈讨论。经过一个半小时的线上讨论,康复团队为患者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全面的康复方案。
“感谢康复团队,在特殊时期,仍然全力保我安康!”张先生说。目前,经过康复治疗,该患者进展良好。
在原来的康复治疗大厅,每逢周一、三下午5时是查房和业务学习时间,雷打不动。由于疫情及地理位置改变等因素,科室人员无法像以往一样现场集中学习交流。即便如此,大家学习的热情没有丝毫减退,科室利用互联网方式进行业务交流学习和病例探讨。此外,儿童康复是本年度的科室工作重点,儿康小组成员不定期利用业余时间组织线上讲课学习,尽快提升专业技术水平。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康复医学科团队无愧于医者担当,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听从号令、服从大局,坚决贯彻落实医院党委总体部署,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力量。他们“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以火一样的热情奔赴抗“疫”最前线,他们身上展现医者仁心和英勇无畏。
新闻推荐
江门日报讯(记者/王鼎强通讯员/江关宣)“海关免收加工贸易手册风险担保金2.09亿元,为我们企业节省了资金成本,减轻了我们的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