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今天 告诉未来 为江门市战“疫”天使“造像”
一百个摄影人,就有一百种拍法。有的人爱拍风光,有的人爱拍人文。而我是一名摄影记者,既爱拍新闻现场,也爱拍人物肖像。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全国人民奋起抗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中,我作为一名摄影记者,用图片讲好这场战争的感人故事责无旁贷。采访中,我见到了太多的感动,在全力拍摄好、报道好现场新闻的同时,还努力用相机为江门市奋战在一线的战“疫”天使“造像”。
用什么样的影像才能充分展现战“疫”天使的英雄形象?当初,这个问题一直在我脑海里打转。后来,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人民日报摄影记者李舸和南方都市报摄影记者钟锐钧在隔离病房的拍摄方法让我找到了方向——拍摄肖像。
至今,我拍摄的医护人员肖像已有100多人。第一批拍摄的是市委宣传部、市卫生健康局、南方都市报共同策划的《致敬最美逆行者》海报中的3名医护人员。第二批拍摄的是市委宣传部、江门日报社、市妇联一起打造的《致敬江门最美她力量》海报中的28名女医护人员。这两批人物海报都在江门三区四市40多处标志性建筑和户外宣传屏进行了同频展播。第三批拍摄的是本报独家推出的《英雄回家》专题中江门市支援湖北医疗队48名英雄,已于4月3日刊发。第四批是《天使肖像》,我走进江门唯一的省级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市中心医院感染科拍摄了29名医护人员(因版面有限,我们选登12名医护人员)。我拍摄的每一位医护人员都是奋战在隔离病房的逆行者,他们是英勇的战士,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这些肖像是怎么拍出来的?首先我确立一个目标,力求“形神兼备”。用朴素的影像把每个拍摄对象在战“疫”中不同时刻的精神风貌和真实情感充分表现出来,通过对人物形态、脸部表情的瞬间抓取,以及服装、灯光、道具、气氛的衬托,把人物的真实面孔、真情实感记录下来,用生动的影像把主题充分表达出来,给观者留下深刻的印像。在拍摄男医护人员时,运用了经典的伦布朗式用光,拍摄女医护人员时采用蝴蝶光。在拍摄时特别强化人物的眼神,希望人们通过眼神能读懂他们此刻的心情。还以手机作为道具,希望让观者通过手机中的照片能看到人物在隔离病房中的战斗状态。
在拍摄100多名战“疫”者肖像的过程中,尽管做足了安全保护措施,还是会有被感染的风险。在拍摄过程中付出了艰辛,而且未能把每一张照片都拍到完美无缺。我的内心始终充满着无限感动和敬意,因为,我觉得这样的照片具有文献的价值:记录今天,告诉未来。
在此,让我以肖像向所有战“疫”天使致敬!向大力支持我去拍摄的江门日报社和有关部门表示衷心感谢。
(文/图江门日报记者周华东)
新闻推荐
昨日,市中心医院、五邑中医院、市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等4家医院纷纷下半旗志哀。昨日上午10时,防空警报鸣响,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