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 跨行业挖潜 传统产业显韧性防疫物资生产让江门制造找到升级“绝招”

羊城晚报 2020-03-25 01:41

文/羊城晚报记者陈卓栋通讯员江工信周颖森

供应防护服压条机超过1400台、防护服胶条2.8亿米、熔喷布超27.6吨、无纺布超3834吨、医用口罩日产能超百万……疫情之下,江门口罩产能增加19倍,防护服生产实现“零”突破。记者近日走访江门多家制造业企业发现,疫情之下,一些传统制造业内部挖潜、外部整合,呈现强大的产业韧性。

跨行业整合激发新产能

在维达纸业(中国)有限公司(下简称“维达公司”)位于江门市新会区的东侯工厂内,新增的封闭车间正在全速开动。多层原料压合、缝进鼻夹、折叠、补边压合、热压固定挂耳绳、裁断……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有序运行,各工序紧密配合,一只只崭新的口罩就此出产。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专注于卫生用纸、个人护理等领域的维达公司,早已将口罩生产纳入考虑,“早在去年第三季度,维达就曾开展了口罩生产研究,已掌握了产品结构等关键技术。”公司董事长张健说。疫情来袭,维达公司的口罩生产计划迅速启动。

和维达相似,康美芝、远博、康迈斯……这些原本就具备了口罩生产能力或生产条件的江门日用品、医疗用品生产企业,也迅速调整,启动口罩生产。

拥有深厚产学研积累的江门技工学府——广东南方职业学院解决了生产设备的后顾之忧。相关教师和技术工程师不仅支援完成了口罩生产线的安装、调试和部分器件的更新,还突击研发出了一套设备日产能达到14.4万只的全自动平面耳带式口罩生产线。

口罩生产原料供应同样一呼即应。迈德公司、恒通公司、纺兴无纺布厂等口罩原材料生产企业在江门市工信局的支持和调度下全力加大生产量,不仅供应江门的口罩生产企业,还为中山、阳江、佛山、东莞等地口罩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

传统产业的跨行业整合,有效激发出强大产能。江门市工信局数据显示,目前江门市备案医用口罩生产企业16家,预计日产能本月底达到200万只。而在1月底,江门能生产医用口罩的企业仅有一家,日产能不足10万只。

防护服生产潜力“变现”

江门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疫情之下,传统产业整合“变现”并非个案。

记者了解到,作为全国重要的防护服压条机和防护胶条生产基地,江门企业目前共供应防护服压条机超过1400台、防护服胶条2.8亿米。虽然提供大量设备和原材料,但在疫情防控之初,江门并没有一家企业生产医用防护服。

“2月1日,我们决定响应江门市政府号召,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生产防护服。”广东宏健医疗器械公司总经理李东说。

宏健医疗原是一家生产手术用引流管、给药器的生产厂家,具备生产二类医疗用品生产资质,且具备生产医用防护衣的无菌洁净生产车间及有关灭菌、检验设备。2月1日决定生产防护服后,该公司迅速铺开车间调整、设备和原料购置、工人招募等一系列工作。2月15日开始投产隔离衣。目前,该公司日均产量已经稳定在1000件以上。

“从生产能力、生产设备研发到原材料的供应,江门的传统制造业都给口罩和防护服提供了雄厚的基础,只要稍加整合调度、深挖潜力,就能迸发出强大的产能。”江门市工信局人士认为,此次经验为未来江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个经典示范“案例”,“整合现有生产能力、深挖潜在生产能力,未来只要坚持做好这两点,江门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就大有希望。”

新闻推荐

深茂铁路深江段今年动工 计划建设总工期5.5年

江门日报讯(见习记者/毕松杰)3月18日,广州市公共资源中心发布《新建深圳至江门铁路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招标公告》。公告显示,新...

 
相关阅读